[轉錄] 周慕姿諮商心理師-練習看到自己的傷痛

作者: brwings (橘若)   2018-01-11 20:27:08
https://www.facebook.com/muerchou1/posts/2091101511122162
【情緒勒索】 練習看到自己的傷痛
一次在演講時,有個女同學怯生生地舉手,問了我一個問題:
「老師,我媽媽很不喜歡我丟下她一個人在家,所以,假日如果我跟同學出去,我都會盡
量在晚餐前就回來,但如果我稍微晚一點,她就會發飆罵我,叫我滾出這個家......甚至
,她把我罵的很壞、很糟糕,還會罵我下賤之類的......」這位同學越說,頭越來越低,
聲音開始有些哽咽:「剛剛老師有說,可以先暫時離開現場,可是我不敢離開......這樣
的話,我到底該怎麼辦?」
我忍不住問:「媽媽把你罵成這樣,你為什麼還是不敢離開呢?」
那女孩眼眶含淚地說:「因為我怕我離開,媽媽會難過。」
我聽到她的答覆,頓時間,覺得好心痛。被自己所愛的媽媽的話語,傷害得如此之深,但
這女孩想著的,仍然是:
我能否不讓媽媽受傷?
我能否不讓媽媽難過?
這是我遇到許多被情緒勒索的孩子的共同傷痛,被父母這樣對待時,他們很痛,但他們仍
想愛父母,卻不知道該怎麼停止這樣的行為;尤其是,當父母表現出「我這麼做都是為你
好、都是因為愛你」的時候。
只是,如果你真的是愛我的,為什麼,我會這麼痛?
尤其是,那些攻擊傷人的話語,聽起來,不會讓我們感覺到愛,反而感覺到恨。
當時,我舉了個例子:「我想問大家,如果你身邊重要的人,他們想要拿刀傷害你,你會
留在現場讓他們傷害嗎?」問了現場所有的人,沒有人舉手,大家都笑了。
「那,你怎麼會覺得,話語的刀比較不傷人、不鋒利呢?有的時候,身上的傷,我們還知
道去看醫生、怎麼治療;但心裡的傷,我們卻可能不知該怎麼治療它,隨著時間過去,它
不會越來越好,反而更可能深刻如往昔。」大家停下笑了,若有所思。
很多時候,我們在面對重要他人(例如父母)說出傷人的話、傷害我們時,我們反而因為
太重視對方的心情,忽略了自己的傷痛,因為害怕自己的離開會造成對方受傷、害怕傷害
這段關係,因而不敢離開。
但我認為,這個「離開」,反而是你在意、維護這段關係的表現。
怎麼說呢?
如果你的父母是愛你的,當他們情緒上來、無法控制,而沒辦法不說傷害你的難聽話時,
你留在現場,就像是當他們拿刀要傷害你,你留在現場讓他們傷害一樣。
你不但會遍體鱗傷,你們的關係也必然會因而受傷;而這,不一定是父母冷靜下來之後,
想要的結果。
如果你說服自己:「父母是愛我的,他們不是故意的。」那你就更需要在他們沒有能力維
持這個愛、而不傷害你時,好好保護他們所愛的你自己、保護這段關係。
你可以不反擊,但至少,你需要離開現場。
或許有人問:「如果我覺得他們就是不愛我、就是想傷害我,怎麼辦?」
如果是這樣,那你更需要離開現場。
因為除了你自己,沒有人可以保護你,照顧你。你需要為你自己做這件事。
如果我們沒有看到自己的傷痛,而總是把眼光放在別人身上,我們就很難為自己做到「
保護自己」、試著離開現場的這件事,反而會留在現場,讓自己承受一切。
然後,心受傷了,關係也受傷了,自己不停忍受著,耗損著自己對這個人的愛,直到愛消
逝的那天。
甚至轉變成恨。
能夠看到自己的傷痛,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為,只有看到自己的傷痛,並且理解
、接納它,我們才會有更多勇氣保護自己與關係;而我們,也才能試著理解別人的傷痛,
才不會總是把別人說出傷痛的這件事,當成是對自己的打臉或傷害。
我們才不會在,對方試著想要說出自己的感覺、想要讓我們理解時,說出:「這點小事你
都要覺得難過,想當年我們都.......你也抗壓性太低/太玻璃心了!」
拒絕理解對方、說出更加傷害關係的話;然後,卻期待對方要理解自己。
這不是期待太高了嗎?
就像,每一次,當我試著去寫這個互動發生的事情,以及可能出現的傷痛時,都有站在對
立方的人,跑出來對我說:
「為什麼不寫小孩要好好體諒父母的心情?你根本在製造對立,把父母寫的很壞!」
我一直強調,我想做的,並非是把一方當成加害者,另一方是受害者。而是,就算有愛,
我們仍然可能會 #帶著過往被錯誤對待的傷痛,而繼續用同樣的方式,傷害我們所愛的人
。如果,我們不能正視自己的傷害,覺得被這樣對待是「應該的」,那我們就更容易用同
樣的方式,去壓迫、傷害其他人,而覺得對方應該概括承受。
「因為我也是這樣過來的。」
「我這麼辛苦,我都沒說什麼,你憑什麼說你很辛苦、很受傷?」
「而又憑什麼,你可以說出自己的傷痛?那我的呢?我的呢?」
如果我們沒有意識到這點、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傷痛,並且學會安慰、溫柔的對待自己,我
們就很容易在關係中,用別人對待我們的殘忍方式,去對待其他人。
然後,那些愛,轉成了恨,而我們卻覺得無辜,失望。
最後,我們再度,深深受傷。
練習看到自己的傷痛,那才能讓你產生勇氣,去保護你自己,因為你做的事情,不只是為
了你自己,也是為了這段關係;
練習看到自己的傷痛,那才能讓你試著理解他人的受傷,而不把別人說出的這些傷痛,當
成對你的「打臉」:
沒有人覺得你比較不痛,但他只是說出自己的痛。
而你自己的痛,你也得自己看到才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