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無法理解親情, 對親情電影無感

作者: hass231470 (11!)   2017-08-06 12:06:10
很多作品, 包括文字, 戲劇, 甚至最容易感受的電影
裡面有很多最打動觀眾人心的就是親情的部分
但我只要看到這部分, 都是從初期非常無感
到後期越是理解, 越是覺得太過度, 甚至有點反胃
我理性告訴我這樣在社會上, 我會給人病態感, 甚至可能生存困難
即使我工作念書或是處理複雜事務都是可以的
但我並不想被排擠
所以我對親情釋出過非常多善意, 去試著得到反饋
用模擬人格去演戲, 去看看會是什麼反應
然後紀錄結果
為此我甚至去看了日本很擅長描繪日常親情的是枝裕和好幾部作品
就是為了揣摩親情是什麼, 去模擬親情下的人們感受
好看是好看, 但是我真的看得非常抽離, 都是用邏輯在看
即使裡面那種被長輩罵不負責的父親, 或是離婚父母
我感想都是'哪嚕齁鬥~' (原來如此)
沒錯我用'原來如此'形如, 是說原來會這樣'在意'呀, 會有這種'反應'呀
並且他們會流露出很多對親情在乎的情感, 只是現實條件無奈
有各種離異, 分離, 吵架, 不得已, 然後經歷了各種糾結, 最後放下
基本上就是一直這個流程
原來父母會在乎兒女是這樣感受
原來夫妻會在乎彼此是這樣感受
原來分開與再一起會是這種感受
我從小到大的成長背景, 讓我實在無法理解這些'體會'
我必須要用邏輯去驅動, 才能讓我做出'該有情緒反應'
在我們家, 如果少了一個人, 就是多一張床可以睡罷了
為了融入社會, 我看了很多書, 模擬很多人格反應
角色我都是看書來著的, 我沒有這方面的感情與經驗, 但有很多這方面的知識
家裡書櫃大概有三分之一都是在探討心理與家庭
兒子的行為模式
女兒的行為模式
父親的行為模式
母親的行為模式
我一直到出社會多年才學會跟大多數人做表面上的'情感交流' (深層還不行)
但是針對人的語言還有邏輯性上我則是超過一般人
所以我給人感覺是一種難以相處, 挑惕, 甚至苛求標準的人
然而我並不是, 我也並沒設定這些標準, 我只是很努力在理解這些
我也交過女友, 但都有一種在看戲看電影的感覺
我是很努力, 希望在社會群居生活裡不被人視為異類病態
這些對我來說很耗腦力還有體力, 可是很多人卻能用情緒與直覺來反應
真的好辛苦...
有沒有人也有這樣感受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