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心得] 純真博物館(雷)

作者: r19891011 (弧形)   2013-04-23 23:40:35
※ [本文轉錄自 book 看板 #1F2pk57_ ]
作者: ijsfkira (ijsfkira) 看板: book
標題: [心得] 純真博物館(雷)
時間: Tue Jan 10 03:09:55 2012
這是關於06年諾貝爾獎得主奧罕帕慕克的小說<純真博物館>心得
我閱讀的是簡體版 繁體中文版最近似乎剛上市 不過翻譯者應該是同個人
防雷 以下提及眾多故事內容
如果說帕慕克的前作<雪>書寫的是關於土耳其中低階級人民的生活與各種政治意識形態的
喧囂,那麼<純真博物館>或許可以看作是對於土耳其富裕商人的生活與道德觀的反映。
凱末爾出身於富足家庭,父親經營紡織工廠有成,大學時曾經留學美國,正當他即將和未
婚妻茜貝爾結婚的時候,愛上了久久未見的遠房表妹芙頌並發生了許多次關系。凱末爾原
本打算像許多土耳其富人一樣,體面上保有一個家庭並私密地與另外一個女人維持關系。
然而,當他那盛大到成為整個上流社會注目焦點的訂婚典禮結束後,卻發現芙頌已悄然
消失。凱末爾逃脫不了失去芙頌的悲傷,數個月後決定取消婚約,但當他再次見到芙頌時
,她已經結婚了...
如果不先對土耳其的物件、生活與觀念有所認識的話,那麼我們可能無法領略更多帕慕克
嘗試經營的事物(又或者藉由閱讀小說,我們可以稍加地體會?)。帕慕克試圖表露「婚前
守貞」這個觀念對於土耳其人而言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然而,處在伊斯蘭與歐洲世界的
交接處,對於這些上流而受到些許西化影響的人們而言,他們卻也知道這樣的觀念是如此
的「不夠現代」 (有趣的是,留歐回國的茜貝爾並不真正願意和凱末爾在婚前發生關係,
但貧困出身的芙頌卻願意因為深愛凱末爾而發生關係)。對於婚姻與性看法的對立,就伴
隨著老邁與年輕、男人與女人、階層差異、土耳其與西方之中產生。帕慕克同時寫著上流
社會的生活,他們過著一種對於政治紛擾沒有感受也沒有太多想法,政變與宵禁只會會讓
生活產生不便,到處參加著朋友間的餐會與出遊,持續過著享樂的日子,只需要偶爾煩惱
生意上的事─ 和他在<雪>中寫的情境截然不同。
細心的人也能從帕慕克書寫物件與日常瑣事中發現些樂趣。不論是哪本小說,帕慕克都相
當熱愛書寫土耳其的物件,並在其中隱藏土耳其的生活和歷史。這構成了帕慕克小說特殊
的氛圍,卻同時可能使節奏變得較為緩慢。在這本小說,藉由因為深愛和失去芙頌而養成
戀物癖的凱末爾,這個特色簡直變本加厲。在故事裡,凱末爾對於芙頌的思念與關於芙頌
物件的收集使得他打算建造一座「純真博物館」,一直以來都喜愛在書中和讀者開玩笑的
帕慕克真的在伊斯坦堡的尼尚塔石蓋了這座小型博物館,門票就付在書中。
那麼身處在華人文化的我們又該如何感受這本小說呢?
對我來說,真正能讓我感到動容的,是凱末爾對於芙頌的純真癡情。是的,這樣一個癡情
起先是由對於年輕與貌美的喜愛而起,並伴隨著肉慾、控制慾甚至是些許的沙文主義,既
沒有高尚的理由亦沒有深刻的精神內涵。但這樣的感情卻是如此真實,以至於凱末爾願意
為了此癡癡地在八年多裡的每個晚上,和芙頌夫婦與父母一起共進晚餐只為了陪伴身邊,
最後甚至賠上了自己的事業,和過去上流社會的朋友圈脫離。凱末爾並非是ㄧ個思想深刻
的人,失敗於現實評價,然而這樣的一個純真癡情,卻使得他滿足地活在了一個充滿柔情
與芙頌物件的真誠世界。
他滿懷愛戀地親吻一下芙頌的照片,小心翼翼地把它放進西裝的左胸口袋裡。隨後,他帶
著勝利的喜悅對我笑了一下。
「讓所有人知道,我的一生都過得很幸福。」
作者: stoiccalm (忽然之間...)   2013-01-10 06:39:00
原PO快開課吧
作者: Cezaill   2013-01-10 09:39:00
非常好看 而且麥田這版本封面也蠻美的
作者: cooleatfish   2013-01-18 01:01:00
繁體版我買了!滿好看的!翻得也好美 慢慢品嘗耶 好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