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 孔子新誌(一)

作者: Qorqios (詩人Q)   2021-10-05 14:41:36
孔子新誌(一)
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
蔽芾甘棠,勿翦勿敗,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說。
在樹下歇涼的時候,清風徐徐吹來,孔子不禁起身吟詠一段《詩經》甘棠篇。
子貢衣著光鮮、玉珮琳瑯,有如仙人佇立在側。
子路仗劍而立、威武堂堂,表情充滿對功業的嚮往。
顏回的白髮隨風悠然擺揚,與夫子神契。
其餘弟子亦在心中默誦詩章以及孔子平常的詩教。
然而,空氣中微微飄浮著的慍怒之氣,逃不過孔老夫子的眼睛。
眾人復就席。孔子以溫和的語氣說道:「我年輕的時候也曾這樣,平常你們私底下愛抱怨
:『副刊都不收無名新人、文學獎評審只選獎棍!』如果有刊物賞識你、來稿照登,諸君
會交出怎樣的作品呢?」
總是快人快語的子路這次沒搶先應答。孔門四科:德行、語言、政事、文學,以文學為最
末。子路一心要在政事大展手腳,對辭章本就不感興趣。因退稿而暴怒之事亦有,但他忘
得也快,未曾放在心上。
諸弟子之中,先起身作答者是子寇:「夫子,對於籌辦、維持文學刊物的文學界大前輩,
我們都十分敬佩!任何刊物版面都是僧多粥少。投稿不獲刊,譬若失諸正鵠,則應反求諸
己。文學與文學獎,本是二事。擇一從之,黽勉專心,不宜有怒。將自己想寫的好好寫出
來,就夠了。無論是『道』還是『技』,都非日日磨鍊不可。當我們以為題材和技巧都被
前人寫完的時候,卻又有天才翩然降臨世間,一新耳目。如果自己想寫出那最高等級的作
品,就別分心旁騖了。」
子裘答道:「是不該分心,但也別太專心。散文還是要悠哉悠哉寫才好。就像夫子曾經說
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那樣無成心俗慮地下筆,自然寫得好。如我最喜歡的隨筆
《枕草子》,即使只是條列幾件物事,也令人興味盎然。我們從中讀到了真實的作者、作
者的真實。在期刊雜誌上發表時,不必像各縣市文學獎那樣強調地方特色(參賽簡章規定
);也不必假冒生平、去幻想一段家世、童年、親友(是具現化系能力者不成?);實是
快事。近日寶瓶文化下架《你所說的都將成為呈堂證供》一書,正是因其作者所述經歷、
事件為杜撰不實,托大以欺騙讀者感情。小說本是虛構,散文則不可自欺欺人。」
子仕云:「詩言志。投稿到哪去都一樣,不會有所改變。不,只是說說而已,詩人那柔軟
的心並沒有這麼堅強呀。『我頭可斷,我詩不可改!』有時候是如此強悍;『改幾個字就
能刊登,當然沒問題!』有時是結果取向;我總在此二者間擺盪。畢竟,我的詩風和大部
分刊物有距離,自忖投稿前稍稍排毒(還不到自我審查之地步),應可增加上榜率。實際
上也算是成功了。但不論有無排毒,刊出之後仍要擔憂──讀者們能讀懂多少?是否接受
?就算自己當老大、自己寫自己印保證上壘,日子久了,難道不會懈怠?這樣對作品來說
是福是禍,尚未可知。《易》云:『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是也。」
孔子聽完三人發言,說道:「我贊同你們的意見,也希望你們記得:君子只怕自己能力不
足,不擔憂沒沒無聞。」
然而即使是最偉大的教育家,也無法讓學生的文學功力一飛沖天,也不能保證他們的作品
一鳴驚人。在這條寂寞的漫漫長路,能堅持到最後的有幾人?孔子心底也沒個準,遂將目
光投向樹梢啁啾歡唱的鳥兒們。
※已刊於《文創達人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