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關於"寫程式"的筆電這回事

作者: deo2000 (800IM)   2015-07-25 01:03:52
每次想換筆電都會上來這個版看看,總是不時會看到一種需求叫做"寫程式",
玄妙的是,很多說自己要"寫程式"的買主都沒說清楚自己在寫哪種程式?
但底下總有一堆人能像通靈般的,給出明確型號的建議。
程式語言的種類五花八門。
就算同一種程式語言,對電腦速度的需求,也會因為應用領域不同,
可以從極低(語法入門)到極高(電腦視覺等)。
寫程式不像「文書處理」或「戰地風雲4」等等用途,
對硬體需求可以輕易收斂到一定的範圍。
因為,你可以想像,小到倉庫番、大至Windows,這些軟體都是寫程式寫出來的,
要comilper、要測試、可能還要讀寫檔案、讓IDE解析語法等等,
小到一個ASCII字元,都不可能是你用手拿雷射筆在光碟片上刻出來的。
講講我自己用筆電學習寫程式的過程。
Acer Aspire One D255 :
最早入門C\C++用的,
只有10吋2G RAM的ATOM,完全沒有超頻或換CPU的管道,夠弱了吧?
老師還跟我說:哪有人用這種筆電在寫程式的?
但其實用來跑Visual Studio 2008 Express還ok,
而且帶筆電讓我每次上課都不用重新建構開發環境,
可以輕易帶去找老師同學討論(10吋就是UltraBook的重量而已)。
用這台從printf,學到封裝繼承多型都沒問題。
後來也用這台學了VB6,在IDE拖拉大量控制項稍微慢了點,但執行都還ok。
Acer Aspire 5742G :
因為親戚小孩換Macbook Pro,所以就把這台舊的給我用,
P6300, 2G RAM, 一下子比小筆電快了不少,但是也笨重很多,幾乎雙倍重量。
這時候開始學寫MCU,當然沒問題,
因為我一位靠接案子維生的朋友拿switch 10寫MCU(沒OS的)就非常夠了。
對了,跑XP VM測個相容性也是夠用的。
一陣子後我開始學影像處理,入門的那些是夠的,即便不使用最佳化過的OpenCV,
而是自己很笨的pixel by pixel處理,對一個新手來說,都很夠用,
因為新手處理不了太多資料、實作不了太複雜(且有效率)的演算法。
到後來為了做專題,得要跑一些諸如Viola–Jones之類的影像處理演算法,
就會很吃緊,這才第一次覺得手上的筆電不夠用。
一般資工或電機系學生走到這一步,也是大三、大四甚至研究所之後的事惹。
更慘的是,Acer低階筆電的短腿,讓我無法跟同學長時間討論,這是對學習最傷的點。
(教室或其他討論氣氛好的地方不一定有插座,有也不一定夠用)
另一個對學習寫程式很傷的點是重量,要是很笨重你就懶得帶出門,
會錯失很多實作靈感&討論的機會。
還好當時我經常重訓克服這點,但每次看到UltraBook都還是會流口水。
後來到了研究所,用C\C++\C#做影像處理變成主要的工作,5742G慢到歸覽趴火,
就逐漸升級成8G RAM、i7-640M、SSD,
換i7-640M有明顯提高影像辨識速度,
但是換了SSD才有讓整體變得順暢,用起筆電的心情整個大好。
因為平日不打電動,覺得nVIDIA獨顯沒啥屁用多耗電而已,
但近期的Visual Studio開始會allocate nVIDIA顯卡資源,就算不寫CUDA也一樣,
這時候終於覺得獨顯不是只能拿來打Game。(不愧是地表最強IDE)
TOSHIBA R30 :
最近我妹吵著要筆電,自己又在工作有收入,想說舊的給她,就順便換台自己喜歡的。
買這台是因為到最近論文要收尾了,不太需要coding,多的是找資料寫文章,
又忙得經常台北、台中、嘉義三地跑,很多時間都在客運\火車\高鐵上,
輕\堅固\電力長\看字清楚(Full HD) 是這段時間的主要需求。
雖然用switch 10寫MCU的那位朋友一直推薦我買switch 12,
看規格也是夠用沒錯,可以折又可以拆的,好像很屌,
但是前面用過兩台Acer一堆亂七八糟鳥問題,已經用到我信心全失惹。
加上這次要用我自己寫程式賺來的錢,已經不是靠親友資助,
不管acer做得多好,都不會再選連續兩次令我失望的acer。
產學合作還遇到某代工廠離職的機構RD,
跟我說:「你這台Acer散熱就是我做的,因為加班加到沒人性,所以做得超鳥der」
其實R30若有i5\8G-RAM以上,就算用來工作上的coding,
也很難想出不夠用的領域(如果不是經常在跑VM的話)。
我身邊就有兩位老軟體工程師用R930,其中一位用到i7\16G-RAM經常在跑VM。
R30雖然沒有CUDA的獨顯,但是Express54可以轉接,提供一個外接PCIe顯卡的機會,
萬一日後需要CUDA還是可以在R30上面跑。
講了這麼多,就是想用實例告訴大家,
只有"寫程式"三個字,實在無法對筆電需求給出貼切建議。
因為ATOM小筆電有可能夠用、電競款有反而可能因為重量和電力問題不利學習。
如果你是電資相關科系大一新生,沒有足夠的程式基礎,根本不知道要寫怎樣的東西,
打算照系上安排按部就班學習的話,那就不必求快。
「輕」和「久」帶來的充分移動性,可以提高你和他人切磋討論的機會、
可以在你寫到火氣大的時候換個地點繼續寫,這才是對入門學習最有幫助的。
要是窮到脫褲的話買acer也沒關係,身在電資科系學習修電腦也很正常。
要是念到電資科系高年級,還不知道自己該用怎樣的電腦,
那該檢討計結\OS等科目是不是太混?
如果念經濟\數學\化學\社科等科系的碩班,
因為多的是跑SPSS\Matlab\Labview等肥胖套裝軟體,
入門效能需求可能還高過一般資工系學生。
作者: www10177 (Rist)   2015-07-25 01:16:00
好文推,資工學生目前d255灌linux爽爽寫C,不過應該會換MBA了XD
作者: markbex (馬克杯)   2015-07-25 01:21:00
推好文
作者: LovinTaiwan (Movenpick)   2015-07-25 01:21:00
資訊相關科系就直接買Macbook吧
作者: solitude6060   2015-07-25 01:23:00
好文推,雖然我上mbpr了不過不乏要幫周遭人推薦的時候
作者: prospector (頭好痛啊)   2015-07-25 01:59:00
真,剛入門其實硬體需求不高的,想當年...
作者: rudy2222 (rudy2222)   2015-07-25 02:03:00
作者: weilun1205 (miss...)   2015-07-25 02:07:00
資訊工作人推...
作者: hank821017 (我養了一隻咩)   2015-07-25 02:51:00
快報廢的電腦都可以拿來當server用XD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5-07-25 03:53:00
認真說 其實對於在學校使用的程式寫作 或許最好的方式是由學校提供遠端server 然後遠端寫程式當然這需要校方一定的財力和技術支援 所以大多學校辦不到但是我認為這才是學校該做的事情之一
作者: plhy9 (plhy9)   2015-07-25 04:36:00
其實電機系很多也是用MATLAB啊~所以MATLAB的電腦需求主要是什麼啊XD
作者: moon1139 (小月)   2015-07-25 07:27:00
為什麼可以通靈給建議? 因為通常連自己需求都搞不清楚、寫什麼程式都不知道的人,設備需求也就在那邊了基本上都是初學者,一定先從簡單的例子練起,而且還要練上好一段時間,而這種時候通常挑個 i5-4200U~i5-4210M就足夠了,阿真的有需求的programmer寫了好幾年卻不知道自己需求的,我想這種的也該被淘汰一下了 = ="
作者: gbcg9725 (謝謝你9725)   2015-07-25 07:46:00
ultrabook(當時culv)2010那時候不是價格貴就是效能超差一般的低價筆電普遍續航不強..從haswell開始續航才有大幅進步...另外R30雖說有EC不過我怎麼試外接顯卡都是失敗.."其他用途" 再考慮進去 那就不太可能會推小筆電真的所謂要推"電玩機" 其實價位也是很高的..當沒有辦法把需求說清楚 大家應該都是在那價位直接推一個當時主流配備.. 有需要續航多少的話通常看口袋深度
作者: MOONY135 (談無慾)   2015-07-25 10:37:00
輕 續航 CPU還要夠力 差不多就這樣跑SAS MATLAB的路過 3830TG夠用
作者: dhzzzj (寫不完~)   2015-07-25 11:26:00
我不得不說 當年 X220 r830 3830時期 真的把輕 效能 價格做到了極致了 當年r830 r930 i5 27900 win7
作者: ayugioh2003 (小麥)   2015-07-25 11:33:00
作者: leo840908 (bigcat554)   2015-07-25 11:54:00
作者: remhom (CIS)   2015-07-25 12:25:00
又不是跑3D,筆電一定等級上,寫程式都不是問題,快跟慢而已,反而需求才重要,是否跑VM,要輕還是要續航,要外接多少設備,反而才是重點吧而且會上來問的一定是初學者,真的不用買太好...
作者: jaye8697 (Jay)   2015-07-25 12:58:00
會上來問的其實對程式設計的硬體需求應該都不會很高(像樓上說的都是初學),主要都是其他用途而把需求撐上來的(最常見的就是"遊戲")所以大家應該都是照這樣在推機子的吧?
作者: dhzzzj (寫不完~)   2015-07-25 21:13:00
我上午留言時 是指當時的價值 這樣比是不公平的更不用多 R30 FHD 最低價時 是有出現在34K左右的
作者: int5566 (最愛吃屎惹<3)   2015-07-25 21:22:00
好文推推
作者: dhzzzj (寫不完~)   2015-07-25 21:55:00
當時沒R30這個選項阿
作者: Bencrie   2015-07-25 21:59:00
s/comilper/compile/
作者: dhzzzj (寫不完~)   2015-07-25 23:43:00
R930當年沒有FHD的選項我指台灣機 而且 我講的是以當時的時間點來看 在那時的市場 X220 R830 3830 U31等機器 現在來看都是翹楚控制在1.7KG以下 用正規電壓 但當時我分析時也說過缺少HD+以上的螢幕另外 X220 6cell 我用SSD後 續航力是達7小時的我講的是3年前的選擇 這三年來變化算不錯的了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5-07-26 00:38:00
我自己很喜歡大螢幕 x系列雖然輕便但就是螢幕太小現在t系列也出ultra 相對來說挺符合需求可惜的是鍵盤回不去了....所以上次聽到風聲說有可能出復古板 上網徵尋網友意見超期待的
作者: bibiwann0802 (阿萬isgood)   2015-07-26 02:15:00
用過u36s 我覺得很棒現在的r30比起當年的x220那些 cp感覺弱了許多(還要考慮這段時間技術的成長卻沒有完全相對應的反映在價格及配備上
作者: dhzzzj (寫不完~)   2015-07-26 13:10:00
r系列是逐漸漲價
作者: gbcg9725 (謝謝你9725)   2015-07-26 20:58:00
R30外接顯卡要靠PE4L/4C/4H EXP GDC等配件但問題在pcie資源分配一直沒辦法成功給外接顯卡可能還是要買DIY EGPU軟體來設定才有辦法之前試過T430s就是成功的 但R30就是不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