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曾因常態化核酸而獲利中國檢測機構陷泥淖

作者: skyhawkptt (skyhawk)   2024-05-04 23:28:21
原文標題:曾因常態化核酸而獲利 中國檢測機構今陷財務泥淖
發布時間:2024/5/4 10:45
記者署名:編輯:吳柏緯/謝怡璇
原文連結:
中央社
https://bit.ly/3UOq9Vm
原文內容:
(中央社台北4日電)中國解除COVID-19的各項管控已經逾1年,而在疫情期間因常態化核
酸檢測而「躺著賺」的檢測機構,如今卻陷在財務泥淖之中。有些企業過去1年內大規模
裁員求續命,也有公司至今還被積欠大筆款項。
由於COVID-19肆虐與中國官方的清零政策,在疫情3年期間,原本默默無名的檢測機構,
包含提供核酸檢測的廠商、檢測實驗室,還是生產抗原檢測試劑的企業,都成了中國最受
關注的行業。在那段時間內可說是「躺著賺」。
然而,隨著中國解除嚴格的管控措施,生活逐步恢復至疫情前,過去1年多以來,隨著紅
利退去,這些企業可說是「從天堂掉入地獄」。許多公司得面對財報上慘澹的數字、大幅
裁員以節省開支,以及「跌跌不休」的股價。
界面新聞報導,達安基因、聖湘生物在疫情期間參與了核酸檢測業務並從中獲利,但如今
,業績已經大幅度下滑。根據聖湘生物發布的2023年財報,實現營收人民幣10.07億(約
新台幣44.9億元),年減84.39%;達安基因2023年實現營收為11.81億,年減90.20%。
在需求下降、獲利狀況不佳的情形之下,自然不需要這麼多的員工,裁員成了這些企業共
同的選擇。2023年,聖湘生物裁員561人,員工人數剩2006人;達安基因裁員1612人,員
工人數縮減至2006人。
除了這些具規模的大型企業外,在產業鏈中下游,參與檢測的第三方實驗室也同樣面臨困
境。
報導提到,迪安診斷和金域醫學是依靠規模相應形成優勢以降低成本提高利潤。當年,為
了應對全民核酸檢測的需求,擴招了不少員工。而如今,這些過多的人力也都被裁了。
2023年,迪安診斷裁員2285人;金域醫學子公司則裁員2825人。被裁撤的對象,主要是銷
售人員與基層技術人員。
除了裁員之外,在疫情管控已經結束1年多的此刻,仍有不少企業收不到尾款,面臨財務
風險。
報導指出,在2023年,達安基因應收帳款為20.63億,年減49.50%,並且認列呆帳6.51億
;聖湘生物的應收帳款為6.92億,年減46.67%,認列呆帳8306.04萬元。
此外,迪安診斷、金域醫學認列的呆帳則分別為3.71億元、8.85億元。
報導也提及,在常態化核酸檢測停止後,中國大批檢測機構陷入財務危機,原本縝密的產
業鏈也出現鬆動,上下游企業之間為了錢而對簿公堂的事件時有所聞。例如,達安基因去
年就曾將4間第三方檢驗機構告上法院,理由是「部分廠商註銷或破產,因此盼藉由法院
強制執行的方式,取回應收帳款」。(編輯:吳柏緯/謝怡璇)1130504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