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015「千錘百鍊 蘋安幸福」防疫千日紀念活動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2-10-17 04:45:30
政府單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直播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mFymsa-Oc
來賓:
蔡英文 總統
行政院 蘇貞昌 院長
行政院 羅秉成 發言人
總統府 張惇涵 發言人
行政院 張上淳 首席防疫顧問
衛福部 薛瑞元 部長
列席:
疾管署 周志浩 署長
指揮中心 陳彥伯 副指揮官
指揮中心 陳正祺 副指揮官
(本文主要是致辭內容整理)
王必勝 指揮官:
本日的主題因為是一千天,所以說「千錘百煉」,是為了讓全國人民得到平安幸福。整個
防疫過程到現在還沒結束,不過大致上可以分為三階段:
https://i.imgur.com/ZjwZXWJ.png
①阻斷傳播期:在疫情開始的第一年,台灣長達二百五十二天「零確診」,當時目標是阻
斷武漢原始株和Alpha 變異株。
②提升免疫期:在Delta 出現後,開始積極爭取並接種疫苗。疫情第二年曾發生過本土群
聚事件,不過在一百零八天後本土確診案例歸零。
③病毒共存期:因為Omicron 變異株出現,世界各國今年起都傾向與病毒共存,台灣在今
年四月起,經總統以及院長的指示下,開啟「新台灣模式」,十月十三日
也重開國門,現在還要繼續努力。
於疫情開始的前兩年,沒有病例的時間非常多,讓民眾可以在最少的限制下生活、發展經
濟,後又見世界出現了三至四波大流行。進入共存之後,雖然和全世界一樣遭遇兩波疫情
,不過有的三、四個月的差別,讓台灣有準備的空間。
第一階段:
https://i.imgur.com/UhJeovA.png
指揮中心迅速應變,由於疫情在中國開始,因此撤僑、嚴管邊境、拉高口罩產能,核心工
作是採取精準疫調,讓國人能維持正常生活。感謝總統、院長常來關心,也督導指揮中心
好好做事,一開始時陳前指揮官和張召集人也去和平醫院,因為該地十八年前曾遭遇嚴重
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疫情;國境部分,CDC、CIQS人員也很盡力地嚴守。
https://i.imgur.com/1hGTY6D.png
記得陳前指揮官帶領過三名醫師和九名護士到湖北省武漢市天河機場,去接回兩架飛機,
當時護理師還留下「光榮」的口罩印記。當時真的很累,但對本身而言,最後悔的一件事
是沒有聽同仁的話、穿上尿布,一路忍著回台灣很痛苦,相信是很難忘的經驗。感謝蘇院
長督導行政團隊,把口罩迅速建立、甚至還輸出到各國;還有寶瓶星號,當時的最後一句
話是「大家可以回家了」,感動現場所有人、也感動了同胞。
第二階段:
https://i.imgur.com/B6HJa0c.png
在疫苗陸續發展的時候,推動的是秋冬專案,邊境繼續嚴管、社區防疫、多元推廣快篩,
最重要的是疫苗的取得,當時在疫苗最缺乏的時候,日本、美國給了及時雨,贈送的疫苗
迄今印象深刻,也知道這是只有總統做得到的事,非常謝謝她。總統、院長不只是在催疫
苗,還催打疫苗,知道疫苗工作非常痛苦,沒疫情時沒人要打、有疫情時要準備足量,因
此這是非常辛苦的工作。有了疫情,才知道疫苗保存的重要性。
https://i.imgur.com/JXizaFa.png
除此之外,還有群聚事件要一一處理:
①部桃案:院內感染的管理
②京元案:除了讓產業不中斷,也和北榮合作進行池化檢驗的實踐,對於熟悉未來的檢驗
量能有很大幫助
③北農案:體會到中央、地方合作的重要性
④疫苗捐贈:除了日本、美國,也要感謝台積電、永齡基金會和慈濟;同時感謝疾管署疫
苗採購團隊之辛苦。
⑤北車施打:多是逃跑的移工,證明在防疫過程中,照顧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
不管是疫苗購買、施打,都要謝謝薛次長(時任)一肩扛起規劃重任。
第三階段:
https://i.imgur.com/jsZAir6.png
如今到了Omicron 的時期,催打追加劑用自主防疫的態度執行;還有快篩、藥物要充分供
應,保存醫療體系,為的是可以開放邊境、回歸正常生活。
https://i.imgur.com/zCbfOph.png
重點:
①機場採檢專案:
當時才剛從第二階段跨入第三階段,兩天之內便在機場成立了實驗室,最終篩檢了十四
萬九千人。蹲著是因為擔心擋住嬌小的醫師,不過也代表了「蹲得下去、跳得高、衝得
快」。
②總統視導:除了到台北榮總之外,還到國軍台中醫院給第一線醫療人員加油打氣
③兒童疫苗:和地方政府合作,一起把施打率提高
在十月十三日,國境解封了。這不代表防疫的結束,還要再繼續努力。世界排名都是非常
真實的,是全民一起努力的成果。謹此代表指揮中心,感謝總統、院長及同仁,將來要一
起走下去。
https://i.imgur.com/zoX6PzH.png
最後,沒有忘記陳時中前指揮官,他在一千天中帶領了九百零八天,前一天在把蘋果送到
他手上時,他希望指揮中心代為轉達他的想念,現在他在另一個跑道上努力,指揮中心都
會很懷念他。
疾管署北區管制中心 江筱璇 護理師:(主責桃園機場邊境檢疫)
在對抗新冠肺炎疫情的三年多以來,面對非常多變的狀況,往往挑戰著工作人員的努力;
面對詭譎的疫情,指揮中心往往需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快速應變,制定最有效的政策。許多
防疫的方法,都是從各國經驗修正而來。CIQS團隊非常努力,做好指揮中心交辦的任
何任務。這些往往都來得又快又急,像是協助滯留海外的國人搭載回國、電子檢疫申報、
入境採檢等,幸好有指揮中心的全力支持、機場公司和CIQS夥伴們的一起努力,齊心
協力完成嚴守邊境工作,在這過程中學習到很多,只能謝謝這個團隊。CIQS將會堅守
守護國門的榮耀,繼續守好國人的健康。
疾管署北區管制中心 張芳梓 科長:(主責桃竹苗一級戰區)
大家都戲稱指揮中心記者會都是「每天的必追劇」,如果說確診個案是一個主角,負責社
區防疫的人員即是把全國各地主角的故事,用公衛的專業調查、彙整分析,寫成一份具時
效性文案的小編;而在舞台上的長官,則是日夜催促的「魔鬼總編」,公佈的數據背後其
實是公衛防疫醫療人員努力的成果。
北區管轄的縣市——桃竹苗位於國門之境,疫情早期發生的群聚事件都與他們的轄區有關
,他們就是在防疫的一級戰區,也是防疫搖滾區,無論是部桃、護理機構、防疫旅館、電
子廠、西餐廳等群聚,都與本管制中心有關,必須要隨時整裝待發。這一路以來,每一個
防疫的步驟都在與時間賽跑,當然地方政府也會動員其局處,除了衛政、警政、消防外,
還有社政、民政、教育、觀光、勞動,一切按照指揮中心的指示,都在挑燈夜戰以完成各
項不可能的任務。疫情確實也考驗著人性,民眾對於未知的恐懼,導致還得處理如潮水般
的陳情電話,社區防疫的夥伴不僅要立刻吸收新知、吸收新的政策,同時還得肩負與地方
政府溝通協調的責任。
整個磨合的過程當中,都會有一些拉扯,但還是發揮了自身的幽默,含著眼淚、帶著微笑
,深吸一口氣後儘量完成事情。雖然能自詡是社區防疫的重要後盾之一,但不可否認的是
在面對一波又一波擴大的疫情,確實壓迫得無法喘息,也衝擊著意志力、身心健康和家庭
關係,不過還是會自我嘲解說「這個日子一定會過去,哭一哭、笑一笑、罵一罵,轉過身
來繼續並肩作戰」。回首來時路真的很艱辛,然而依然會繼續負重前行。
指揮中心社區防疫組 楊靖慧 副組長:(主責政策規劃)
面對新興傳染病的策略,是由本組協助訂定,一切從無到有建置系統,透過跨部會的合作
一關關走到現在,為了防止境外個案進來台灣,制定了居家檢疫政策,透過民政、警政等
全新系統,避免個案趴趴走,同時也建立了防疫旅館、防疫計程車等,台灣一路保持零感
染直到去年年中才爆發疫情,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防疫路上,面對最大挑戰是疫苗採購,與國外的採購視訊會議都是晚上進行,進行無數次
協商,終於採購到疫苗,後續卻迎來的媒體對於疫苗的疑慮與媒體爭議,且民眾的施打意
願總是隨著疫情起伏而變化,所以指揮中心只能努力宣導疫苗效益、安排方便注射的地點
,終於提高民眾接種意願,現在疫苗接種覆蓋率已經超過百分之八十,這是一項多重要的
里程碑,這也表示台灣已經準備好開國門。三年前的舊曆年除夕開始,疾病防治組曾連續
一百五十天沒有休假,這是非常辛苦的經驗,同仁都沒有喊苦;現在這段旅程終於看到曙
光,期盼能繼續努力,為這個戰役劃上一個完美的句點。
行政院 蘇貞昌 院長:(原話)
COVID-19疫情起源於中國武漢、並肆虐全球,在疫情爆發之初,有國際權威機構研判,臺
灣因距離中國最近,因此極有可能遭受嚴重衝擊,但事實並非如此。臺灣不僅是全世界最
先實施登機檢疫措施的國家,亦最早成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至今已成立第一千天,
今天和蔡總統特別前來,就是要感謝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所有防疫夥伴與全國同胞,幸
賴大家齊心合力、共同守住疫情,臺灣才能有今天的防疫成果。
臺灣之所以能夠防疫成功,不是僅靠指揮官一人坐鎮指揮中心指揮天下,而是結合全臺灣
每一個人共同努力的成果。臺灣在蔡總統領導下,政府在防疫工作上綱舉目張、條理分明
,讓全體國人在面對不斷變化的病毒,皆能有一致性規範可以遵循,而指揮中心指揮官及
相關同仁除了在中心內研擬防疫策略、做決策外,亦持續不斷參與總統主持的國安會議、
行政院院會、行政院擴大防疫會議、防疫分組會議等各種形式會議,並派員深入第一線發
生疫情的機場、郵輪、醫院、工廠、社區、菜市場等場所執行疫調與防疫工作;另為充實
國內醫療量能、有效控制疫情,指揮中心更要準備充足的口罩、疫苗、藥物、快篩劑及防
護衣等醫療與防疫物資,備極辛苦。
指揮中心一路走來,何止千錘百鍊,更是千錘百「萬」鍊,在這防疫的一千天中,所有同
仁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時時刻刻、夜以繼日全力以赴,而這也展現臺灣面對疫情
的態度與韌性,即使臺灣曾被國際權威機構研判會受到中國疫情嚴重波及,但現在卻被全
世界公認防疫工作做得最好,同時臺灣在疫情期間更拚出十一年來最佳的經濟成長,而政
府也與全民分享經濟成長的果實。蘇院長說,我們能夠成功走到這裡,一定要心存感激,
除了謝天、謝地,更要感謝每一位參與防疫工作的同仁及國人共同努力。
臺灣是我們居住的地方、我們的家、我們的國家,雖然國境已在十月十三日正式對外開放
,但疫情尚未結束,抗疫之路還很長,我們還得面對未來的每一天,而要對抗的不僅是不
斷變異的病毒,還有境外勢力的威脅,因此還有許多事必須仰賴大家一起努力解決,我們
已經平安順利地走到今天,未來還要繼續平安與幸福。「台灣是我的家、我的國家。」
蔡英文 總統:(原話)
這是我第九次來到疫情指揮中心,與所有夥伴相比,大家則是在這裡,待了整整一千天的
日子,所有防疫工作夥伴的付出和貢獻,真的都非常令人敬佩。在一千天的日子裡,我們
一起歷經了很多的挑戰,一起守護了臺灣。從一開始的防疫包機、三級警戒,到後來爭取
購買疫苗、普及快篩試劑,每一次的挑戰,都非常的艱鉅。但是,再艱辛、再困難的關卡
,大家都咬緊牙關,努力撐住,關關難過,我們也都關關過,一起守住了臺灣。在此要向
指揮中心以及全國所有防疫工作夥伴,致上最高的敬意和感謝,感謝大家為臺灣拚了一千
天。
這段日子以來,防疫難免有批評、有質疑,我們都虛心接受、深切檢討。但是,臺灣的防
疫成績,不只在國際上獲得許多稱讚,在各項數據和成績的表現也都是值得被肯定的。在
OECD重點國家的致死率中,臺灣是第六低;我們的超額死亡率是全球第三低。而根據
日本經濟新聞所發布的疫情復甦指標,在全球一百二十個國家中,臺灣則是排名第一。
這些年來,許多國際友人來訪臺灣,都稱讚我們的防疫成績。就像裴洛西議長說,臺灣人
民的合作、防疫政策的成功,是全世界的模範。還有前幾天,加拿大史葛洛眾議員也提到
,臺灣防疫的成功,加速了全世界對臺灣成就及能力的了解。不僅如此,包括捷克、澳洲
、瑞典等國際友人,也都曾紛紛肯定臺灣的防疫。臺灣的防疫成績可以被世界肯定,這都
要歸功每一位防疫工作夥伴和全體國人的團結。這一千天的日子裡,在場的每位防疫夥伴
,都有屬於自己的一段防疫故事。
有同仁每天跟時間賽跑,整理疫情統計,準時在下午兩點鐘,讓國人了解最新狀況。也有
同仁夜以繼日、沒有時差地和廠商反覆開會,爭取採購疫苗、爭取最快到貨,守護國人的
健康。還有一些同仁常被指派到全國各地,在第一線管理集中檢疫所。或在疫情的初期,
很多同仁詳細地核對疫調資料,找出傳播路徑與化驗結果,阻斷病毒。也有同仁經常開會
到半夜,沒時間洗衣服的故事。這一千天來,真的非常不容易,大家都很辛苦。
每個人的故事,都各有艱辛和挑戰,這些故事累積成臺灣防疫的成果。這一千天的日子,
我們沒有被疫情擊倒,反而讓世界看見臺灣應變危機的能力和韌性。因此,我要給大家最
高的肯定,也希望大家給自己一個最大的掌聲鼓勵。因為大家的團結努力,這週臺灣的國
境也已經開放。前天我與蘇院長一起去桃園機場、昨天我去基隆港,感謝第一線防疫夥伴
的辛勞。我們一起撐過來了,而且已經做好準備,歡迎旅客來臺灣,歡迎國人回臺灣。
開啟國門是讓臺灣往正常生活邁進了一大步,但疫情還沒完全終結。我們仍然要繼續密切
監測疫情,要確保醫療量能足夠,要持續提升國人的免疫力;我們仍然要持續做好防疫。
相信有所有防疫夥伴,我們一定可以帶領臺灣,一步步穩健邁向正常的生活。
我在今年國慶演說中提到,我們要給世界一個更好的臺灣。我要再次謝謝所有防疫夥伴的
付出,也要謝謝二千三百萬臺灣人民的團結防疫。這一千天來,臺灣發展的腳步,沒有因
為疫情而停下來,我們才能有更好的臺灣。現在,我們更要加把勁,讓臺灣大步前進,我
們繼續加油。
尾巴攝影:
https://i.imgur.com/zoeN08J.jpg
作者: finocoundown (好思佳)   2022-10-17 05:41:00
作者: vierzehnhund (嗨)   2022-10-17 21:09: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