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0809 指揮中心記者會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2-08-09 23:59:20
政府單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直播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H2Fs39Xphg
出席名單:
指揮中心 羅一鈞 醫療應變組副組長
指揮中心 莊人祥 發言人
一、本日新增案例數
本土病例:23,458 例
     (和上星期相比,增加百分之零點七,因此算是高了一點,但從週日至週二來
      看的話,則還是屬於持平的狀態,未來本星期的確診數方向為持平的可能性
      很高,但最後結果不一定如此,不是多就是少)
境外移入:211 例
死亡個案:18 例
     (自五月十日以來的新低,距離已有八十九天)
縣市分佈:
臺北市二千六百一十七例、新北市四千一百三十五例、桃園市二千一百五十一例、臺中市
三千零六十三例、臺南市一千八百三十四例、高雄市二千二百四十八例、基隆市三百三十
例、新竹縣五百九十例、新竹市五百一十二例、苗栗縣七百一十九例、彰化縣一千一百三
十三例、南投縣四百一十六例、雲林縣七百一十二例、嘉義縣四百八十九例、嘉義市二百
九十例、屏東縣六百八十三例、宜蘭縣四百九十例、花蓮縣四百一十一例、臺東縣二百八
十例、澎湖縣一百九十二例、金門縣一百五十五例、連江縣八例
二、本土病例分析+新增中重症/死亡個案通報
https://i.imgur.com/flpDgNT.jpg
https://i.imgur.com/mkPAV2g.jpg
本日新增三十四例中重症個案,和死亡數的趨勢一樣、是自五月三日以來(當日計有二十
五例),時隔九十八天後的新低。在十八例死亡個案中:
兒童死亡個案:
 ・八月大男嬰(零歲):
  本身沒有慢性疾病,七月六日開始發燒、隔天因為呼吸急促的關係,而至急診就醫,
  X光檢查發現右上葉肺炎、新冠PCR亦陽性確診,診斷為肺炎合併敗血症而收住加
  護病房,並給予瑞德西韋、抗生素等藥物治療,且因呼吸困難而插管使用呼吸器。住
  院之後,在血液的培養檢查當中,發現除了新冠感染之外,還有多重抗藥性綠膿桿菌
  ,又不幸併發氣胸、大量胸水,故在病況不穩的狀態下,使用葉克膜治療,但仍因病
  況持續惡化而在七月卅一日過世。
  死因診斷:・綠膿桿菌:引起敗血症、肺炎
       ・合併症 :急性呼吸窘迫徵候群、氣胸
       ・新冠病毒感染
  *由上認定為雙重感染
  綠膿桿菌是一個在新生兒如果感染到的時候,很容易引發猛爆性重症的細菌,在社區
  中可能普遍存在於泥土、飲水及空氣,需特別留意。綠膿桿菌合併新冠肺炎較為少見
  ,而該個案為首例感染綠膿桿菌後引發敗血症。
青少年重症個案:
 ・十七歲少女:本身有慢性精神疾病且長期服藥,曾接種兩劑疫苗,七月三十日咳嗽、
        喉嚨痛並確診新冠,八月二日因為心悸就醫而給予鎮靜劑,八月三日再
        度因為心悸到急診,再次給予鎮靜劑,後續在觀察期間突然昏迷,經心
        電圖檢查顯示有心博過慢、心律不整及血壓過低的情形,疑似為鎮靜劑
        過量導致,收治小兒加護病房。個案於八月六日症狀改善,已經拔管移
        除呼吸器,目前意識清楚、生命徵象穩定,仍在加護病房治療中,診斷
        為心因性休克、疑似鎮靜劑過量,也有新冠病毒感染,重症分類歸入共
        病。
目前累計十二例青少年重症個案,其中維持四例死亡;兒童重症則總共有一百五十六例,
其中肺炎二十一例,另有二十六例死亡(含五例肺炎)。
三、住宿式服務機構通報情形
陽性率統計:
https://i.imgur.com/q3o4wNr.jpg
自六月中旬實施定期篩檢措施以來,整體趨勢是一路往下,從六月下旬的住民百分之五、
工作人員百分之二點七,降至八月初的住民百分之零點九、工作人員百分之零點七,已小
於百分之一。公費快篩政策預計持續到八月卅一日,月底前將討論是否會延長,針對頻率
、對象進行調整。
確診統計:
https://i.imgur.com/o6jnStn.jpg
上星期的情形也非常平穩、處於地點,機構共增加七百五十二名住民確診,新增死亡者則
有十九人,死亡率維持百分之二點六六。
四、本土 BA.5 社區感染個案追蹤
日前匡列二十名接觸者陸續進行採檢,而本日新增一例同住家人接觸者,經定序後確認同
為 BA.5 個案,是第二十四例個案,屬北部第二起家庭群聚案(三十多歲男性、六十多歲
女性)的家人,是該男性的姊姊。該案在七月廿七日快篩陽性,八月初採檢依然為陽性,
為該群聚最早確診的個案。目前該家庭累計三例確診,不過感染源仍不太清楚,應該是在
社區接觸活動過程中被感染,所以北部的 BA.5 個案看來都是散發式的傳播鏈,家庭群聚
的機會可能較高。
五、ACIP專家會議決議
針對幼兒BNT疫苗,接種建議如下:
 ・滿六個月至未滿五歲幼兒,亦可接種 Pfizer-BioNTech COVID-19 疫苗(原本僅有莫
  德納疫苗)
 ・接種三劑基礎劑、每劑三微克 (mcg),第一劑與第二劑間隔至少四週、第二劑與第三
  劑間隔至少八週
 ・以同一廠牌完成應接種劑次
*有關窈兒 Pfizer-BioNTech COVID-19 疫苗接種作業實施時間,指揮中心將視疫苗供應
及各地方政府衛生局接種作業安排時間另行公询
六、疫苗施打統計
幼兒疫苗:
昨日接種劑量:1,511 劑
累計接種劑量:114,437 劑
疫苗覆蓋率 :14.5%
總體:
昨日接種劑量:23,808 劑
疫苗涵蓋率:
第一劑:92.1%
第二劑:86.1%
追加劑:71.6%
第二次追加劑:7.9%
       (六十五歲以上:30.9%)
問與答
東森:
社區篩檢站將自八月十日開始退場,是否代表未來通通要自費驗PCR?收費會落在多少
元、是否有降價的可能?由於快篩確診者不會再進行基因定序,要如何掌握 BA.5 在社區
的傳播情況?
莊發言人:
不是說民眾必須要自費PCR,而是由於在近兩個月以來,事實上都是走「快篩陽視同確
診」,只要醫師和病患沒有異議即可確診,這當然導致了PCR需求的下降,且社區採檢
站要派醫護人員進駐,耗費人力物力,又有很多縣市反映「是否仍有再設置的需求」,因
此經國健署與各縣市一個多月的討論,決議八月十日起得評估退場。
如果民眾快篩陰性但有症狀,或醫院醫師對快篩結果不是很確定,可以再做PCR確認,
不一定要自費。監測則是採抽樣,指揮中心與幾個合約醫院合作,針對住院病人或被認為
有需要PCR的病人都會採檢,並將檢體送到實驗室進行定序。
ETtoday:
目前各縣市的社區篩檢站數量有多少?王必勝指揮官受訪時,曾表示針對八月十日的退場
機制,各縣市如有需求得要求展延,請問是要當日全部退場,還是有預期在到達特定時間
點時的數目?
莊發言人:
全國應該有一百一十四站左右,國健署已經和各縣市討論一個多月,不過如果仍有需求,
可提出申請、且有彈性空間,可與該署再溝通。
中視:
一、目前嬰幼兒BNT如果只打兩劑,是否有預估保護力可以達到多少成?相隔打第三劑
之前要等八個星期,在此之前的保護力會否下降達一個低點?
二、嬰幼兒BNT是否有預計到貨的時程?目前進度如何?
莊發言人:
一、BNT的效力分兩個族群,一個是六個月到不到兩歲,還有兩歲到四歲,他們進行研
究是用接種後七天到接種第三劑前,兩歲以下保護力大概只有百分之十五左右,二到
四歲的保護力大概百分之三十五左右,所以一定要打第三劑才行。但因為要打幼兒輝
瑞疫苗,兩劑間隔需要一個是四周,一個八周,總共三個月,間隔久了一點,所以目
前建議尤其最近也有可能令 BA.5 再上升,請父母針對兒童幼兒就是六個月到未滿五
歲的兒童,可以盡速打莫德納幼兒疫苗。
二、還在和廠商針對供貨時程討論中,因此還沒確定。
中時:
一、社區採檢站退場是否與疫情逐步緩坡下降有關?未來的法定傳染病等級是否將從第五
級降為第四級?
二、針對「有需要的還是可以公費」一說,請問主要是用在醫院的部分,才會有公費嗎?
其他有需要的民眾是否可透過自費的方式驗PCR?
莊發言人:
二、退場與降級沒有關聯,主要是因為PCR的需求已經不在。
羅副組長:
一、國人有醫療需要,包括入境唾液篩檢、防疫調查需要、有症狀或住院期間經醫師專業
評估需採檢,都還是可以做公費PCR。如果是無症狀而想要自行篩檢,或因出國、
工作需要等情況,由於不屬常規醫療的需要,將不會由公費支出。
東森:
如果民眾自己想要篩檢,自費PCR的價格大概落在多少元、是否有可能降價?至於觀光
簽證的進度,最快何時可以出團旅行?
羅副組長:
回歸一般常規,也不是急件的話,目前價格大約落在三千元至四千元之間,平均三千五百
元。也有醫療院提供池化PCR,建議自費價是一千五百元。
莊發言人:
觀光簽證和出團是兩件不同的事情,觀光簽證是指對外國人開放觀光的簽證,如果要問的
是國人要出團的議題,事實上檢疫期間由十四天降為十天、七天,來到如今的三加四,這
都是在往邊境開放的路、審慎的逐步開放的步驟。由於目前還是三加四,且有總量管制,
因此出團時會有利益考量,未來如果可以逐步放寬,旅行社出團的機率會更高。
台視:
一、交通部長王國材強調「開放邊境是遲早的事,但如果要大幅的放寬,居隔的時間的確
是要作出改變」,請問是否有預估放寬「零加七」的時間?
二、針對本日新確診 BA.5 的同住家人,是否推測該姊姊先在社區中接觸到病毒,接著再
傳回給剩下的家人?是否有對她的職場或周邊人員進行採檢?
莊發言人:
一、疫情已經到了趨緩的地步,預期未來會有一波 BA.5 疫情,因此「零加七」是否會再
放寬,後續還要考量國內醫療量能、國際疫情發展,目前先以「三加四」為主。
羅副組長:
二、監測 BA.5 是用抽樣的方式偵測,驗到的都是冰山一角。但指揮中心以比例估計新變
異株社區感染規模,並針對有限的家庭成員調查以瞭解傳播鏈及速度,不會像以前為
了一個新變異株,而進行職場或社區的大規模擴大採檢;不過如果縣市衛生局評估有
需要,可自行執行,但目前公佈的北部個案均以家庭調查為主,並輔以職場鄰近座位
同事的有限度調查,因此無須執著於調查的細節。目前不可能透過疫調阻絕疫情的擴
散,抽樣監測是為了風險評估,每星期透過定序評估後續疫情走向、疫情在區域的分
佈及疫情自谷底翻轉的時間點等。
三立:
是否有針對四、五歲幼兒的細部接種建議?如果第一劑打完後,來到第二劑時已經五歲了
,是要打哪一種劑型的疫苗、還需再打多少劑?
莊發言人:
目前規定五至十二歲兒童的兩劑間隔為四至八週,第三劑則要等五個月,ACIP建議以
幼童的接種時間點,為劑次計算基準,至於劑量則依當時的年紀。舉例來說,若有一名四
歲十一個月的幼童要接種疫苗,接種間隔就得依據幼兒版本的指引,在接種第一劑後,於
四週後接種第二劑,八週後接種第三劑,劑量則只有第一劑為三微克,後面兩劑都要接種
十微克。
中視:
一、台大兒童感染科主任黃立民醫師認為,「依照目前國內疫情來看,九月初 BA.5 將會
超越 BA.2 ,單日確診還可能會飆到五萬多例」,請問看法?
二、某醫師發文聲稱「二十四小時內火化的爭議持續」,因為有家屬強烈希望醫師可以修
改診斷,死因不要寫上新冠,讓他們可以陪伴最後一程;且部分殯儀館仍要求在二十
四小時內火化,請問中央和地方是否有對該議題作成共識或指引?
莊發言人:
一、應該不太可能。目前預計九月底、十月初是高峰,五萬例則是高推估,也有一派專家
認為高點可能是三、四萬例,主要是前一波疫情剛過,不少人感染,且多少已打三劑
甚至四劑疫苗,保護力仍有一定程度,希望最後疫情是走低推估。
二、先前已針對遺體處置問題給地方公文,但家屬如果要醫師改死因診斷,醫師未如實填
報將涉偽造文書,指揮中心相信醫師不會這樣做,遺體仍維持儘速火化原則,或可報
請地方主管機關核准深埋處置。地方政府可用一些方式兼顧亡者尊嚴與家屬需求,如
放置臨時冰存、火化前法事與送別等,地方政府在火化前可因地制宜採彈性作法。
東森:
交通部長上午表示「下一步會開放觀光簽證」,請問是否有規劃最快上路的時間?邊境開
放是否有「給外國人來台」、「允許國人出入境」的優先順序?
莊發言人:
開放觀光簽證如果要配合「零加七」政策,可能沒辦法做入境總量管制,會互相牽動。假
若開放觀光簽證跟總量加大,也會牽涉國際和國內疫情,入境旅客在國內確診時,也會影
響醫療量能。因此觀光簽證或國內出團何者先放行,由交通部觀光局規劃。
中時:
針對幼兒BNT、莫德納疫苗,因為建議是使用同一廠牌完成接種,請問家長如果要混打
該兩種疫苗,是否可行?
莊發言人:
由於事實上都是剛出來的,所以世界上正在施打的國家真的不多,可能只有美國、台灣和
最近的加拿大在打,也因此沒有國家進行過該混打研究。目前ACIP的建議大概是「以
同一個疫苗」為原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