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0614 指揮中心記者會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2-06-14 22:28:17
政府單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直播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U2JttmaAz8
出席名單:
指揮中心 羅一鈞 醫療應變組副組長(代理發言人)
指揮中心 周志浩 疫情監測組組長
指揮中心 陳宗彥 副指揮官
衛福部 簡慧娟 社會及家庭署署長
一、本日新增案例數
本土病例:66,119 例
境外移入:70 例
死亡個案:123 例
縣市分佈:
臺北市四千一百九十五例、新北市七千八百五十七例、桃園市四千八百九十八例、臺中市
一萬零二百一十例、臺南市六千二百八十八例、高雄市九千六百二十五例、基隆市八百三
十二例、新竹縣一千六百零九例、新竹市一千一百五十五例、苗栗縣一千六百八十一例、
彰化縣五千二百三十九例、南投縣一千六百五十例、雲林縣一千八百六十一例、嘉義縣一
千四百一十八例、嘉義市九百一十二例、屏東縣三千二百四十九例、宜蘭縣一千二百九十
五例、花蓮縣九百六十二例、臺東縣七百八十七例、澎湖縣二百五十例、金門縣一百二十
六例、連江縣二十例
二、疫苗施打統計
昨日接種劑量:57,313 劑
疫苗涵蓋率:
第一劑:90.97%
第二劑:80.36%
基礎加強劑:0.92%
追加劑:68.26%
三、本土病例分析+新增中重症/死亡個案通報
https://i.imgur.com/WBb668v.jpg
https://i.imgur.com/B5Y76CG.jpg
https://i.imgur.com/BEKIrSn.jpg
本日新增二百八十五例中重症個案,分別為一百七十二例中症和一百一十三例重症,目前
輕症、無症狀的比例仍然是百分之九十九點六三。在一百二十三例死亡個案中,一百一十
九例有慢性病史、七十九例沒有打滿三劑疫苗,年齡超過八十歲的長者達六十四人,沒有
新增兒童或青少年的死亡或重症個案,也無二、三十多歲的死亡或重症個案。四十多歲的
死者有六位,其中兩位沒有慢性病史、均有較特別的病程。
 ・四十多歲男性(三劑疫苗):
  五月廿三日因症採檢PCR、隔天陽性確診,已經完成居家照護並於五月三十日解隔
  ,但於五月卅一日被發現突然昏迷而緊急送醫,但急救無效而不治,司法相驗的結果
  是新冠確診合併心肺衰竭。
 ・四十多歲男性(一劑疫苗):
  五月廿二日採檢確診,並已完成居家照護;到六月四日時,因為發燒、呼吸喘的關係
  而再度就醫,六月五日在轉院的途中不幸過世,經行政相驗判定,具有新冠肺炎的情
  形。
該二例的發病日事實上都距離死亡日很久,分別為九天和十四天,都是在七天自主健康管
理快要完成之前去世,死因都是透過司法或行政相驗研判,但與新冠的關聯性有待進一步
的釐清,不過因為都有提及新冠肺炎的診斷,所以均列入死亡個案列表。
四、COVID-19 醫療資源統計表
┌───┬────────────┬──────┬──────┬──────┐
│ 編號 │ 類型 │ 全國總床數 │ 空床數 │ 空床率 │
├───┼──────┬─────┼──────┼──────┼──────┤
│ 一 │ 病床(專責 │ 全國 │ 14,449 │ 6,550 │ 45.3% │
│ │ +負壓) │ (216 家) │ │ │ │
│ │ ├─────┼──────┼──────┼──────┤
│ │ │ 臺北區 │ 5,032 │ 2,474 │ 49.2% │
│ │ │ (57 家) │ │ │ │
│ │ ├─────┼──────┼──────┼──────┤
│ │ │ 北區 │ 1,995 │ 1,051 │ 52.7% │
│ │ │ (28 家) │ │ │ │
│ │ ├─────┼──────┼──────┼──────┤
│ │ │ 中區 │ 2,434 │ 937 │ 38.5% │
│ │ │ (41 家) │ │ │ │
│ │ ├─────┼──────┼──────┼──────┤
│ │ │ 南區 │ 1,779 │ 483 │ 27.2% │
│ │ │ (30 家) │ │ │ │
│ │ ├─────┼──────┼──────┼──────┤
│ │ │ 高屏區 │ 2,752 │ 1,358 │ 49.3% │
│ │ │ (47 家) │ │ │ │
│ │ ├─────┼──────┼──────┼──────┤
│ │ │ 東區 │ 457 │ 247 │ 54.0% │
│ │ │ (13 家) │ │ │ │
├───┼──────┴─────┼──────┼──────┼──────┤
│ 二 │ 中央集中檢疫所 (53 家) │ 7,778 │ 4,329 │ 55.7% │
├───┼────────────┼──────┼──────┼──────┤
│ 三 │ 地方加強型防疫旅館 │ 4,533 │ 2,186 │ 48.2% │
│ │ (48 家) │ │ │ │
└───┴────────────┴──────┴──────┴──────┘
*資料截止時間:2022/06/14 07:00
整體病床情形上,北部、中部大概有明顯已過高峰,中部則大概持平、已經有在下降的趨
勢,主要還是在於南部的佔床情形,大概已經到了接近最高點的情況,預期可能在未來一
週會呈現下降趨勢,後續還需要再觀察。
五、口服藥使用情形
https://i.imgur.com/T56FXjm.jpg
通常都會有回補週末和星期一的使用狀況,導致數字上增高。莫納皮拉韋用了二千七百七
十人份、倍拉維則是九千八百八十一人份,合計達一萬二千六百零一人份。目前來講,使
用狀況是很穩定的,平常會在八千至九千之間上下起伏,未看到開藥量波動太多的狀況。
六、提醒:切勿同時服用口服藥和清冠一號
需請民眾和醫師特別留意,口服抗病毒藥物及清冠一號的藥物特性會有交互作用,因此不
建議一起使用。無論是醫師開立時,或民眾服用時,都請不要將該兩個藥物一起使用,以
免影響藥物的療效及健康。
七、住宿式服務機構通報、投藥情形
確診統計:
┌─────┬────────────────┬────────┐
│ 機構類別 │ 統計期間:01/01 至 06/12 │ 統計期間: │
│ │ │ 04/01 至 06/12 │
│ ├────┬─────┬─────┼────────┤
│ │ 機構數 │ 確診工作 │ 確診住民 │ 中重症送醫人數 │
│ │ │ 人員數 │ 人數 │ │
├─────┼────┼─────┼─────┼────────┤
│ 長照 │ 33 │ 202 │ 780 │ 47 │
├─────┼────┼─────┼─────┼────────┤
│ 護理 │ 306 │ 2,462 │ 8,522 │ 1,090 │
├─────┼────┼─────┼─────┼────────┤
│ 精神照護 │ 171 │ 466 │ 2,863 │ 73 │
│ /復健 │ │ │ │ │
├─────┼────┼─────┼─────┼────────┤
│ 社福 │ 975 │ 4,842 │ 18,255 │ 1,455 │
├─────┼────┼─────┼─────┼────────┤
│ 總計 │ 1,485 │ 7,972 │ 30,420 │ 2,665 │
└─────┴────┴─────┴─────┴────────┘
┌─────┬───────────────────┐
│ 機構類別 │ 確診個案送醫後死亡人數 │
│ ├─────────┬─────────┤
│ │ 新增死亡人數 │ 累計死亡人數 │
│ │ (06/01 至 06/12) │ (04/01 至 06/12) │
├─────┼─────────┼─────────┤
│ 長照 │ 19 │ 31 │
├─────┼─────────┼─────────┤
│ 護理 │ 134 │ 242 │
├─────┼─────────┼─────────┤
│ 精神照護 │ 0 │ 3 │
│ /復健 │ │ │
├─────┼─────────┼─────────┤
│ 社福 │ 111 │ 340 │
├─────┼─────────┼─────────┤
│ 總計 │ 264 │ 616 │
└─────┴─────────┴─────────┘
*資料擷取時間:2022/06/12 12:00
*包括所有長照機構、護理之家、精神照護復健機構、兒童/兒少身障老人的社福住宿型
機構
藥物使用統計:
https://i.imgur.com/v08RaiX.jpg
目前所有的醫師在開藥部分都已經非常的即時、及早投藥,讓住民比較可以盡速恢復健康
,也較不會轉成中重症。
問與答
東森:
一、入境「三加四」將於明日上路,如果在防疫旅館住宿八天,後四天外出時是否有規定
一定要回去防疫旅館的時候,或者一天要待滿多少個小時才算有回去?因為沒有電子
圍籬,所以如果不回去,會否開罰?
二、承上,BA.4、BA.5進入社區的可能性是否會增加?政策上是否有要調整的地方?
陳副指揮官:
一、目前維持規定入境者要檢附登機前四十八小時內陰性證明,且抵達台灣時要做深喉唾
液採檢,所以還是持續在機場把關。現有的居檢措施和社區居隔是七天居家檢疫、七
天自主健康管理,而明日上路的三加四,則是調整原本的的第一個七天(三天居家檢
疫和四天自主防疫),原則上民眾可選擇一人一戶或到防疫旅宿,並要在同一檢疫地
點完成。檢疫後四天要快篩陰性才能離開居檢地點,且要全程配戴口罩、維持社交距
離,除工作或必要生活物品採買外,非必要不得外出、也不能參加活動。至於商務履
約需求者,從事參訪、演講、開會等要全程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在餐廳如果有獨
立空間,或與特定商務對象可共餐,不過建議要架設隔板並維持社交距離。
二、邊境上會做兩道關卡的防護。
羅副組長:(會後電訪補充)
一、自主防疫與居家檢疫如果為不同地點,須經自主防疫所在地的地方政府同意,且須符
合一人一戶的原則。
TVBS:
除了陳時中部長之外,莊人祥發言人、王必勝副組長和薛瑞元組長也接連染疫,請問時許
上是否有前後之分、是否被指揮官傳染?包含指揮官在內,四人的病況目前都還好嗎?針
對最早病發的指揮官,目前症狀有趨緩嗎?王必勝的症狀是否較為嚴重?另兩人的喉嚨痛
和發燒症狀是否常見?
陳副指揮官:
目前指揮官身體都還不錯,另外三位都是在本日上午快篩結果出來後進行視訊診療,也依
照醫囑做後續自我身體照顧。目前三位其實有症狀,但都是很輕微,一切都還算是不錯,
也謝謝社會大眾的關心。
中視:
一、請問指揮中心預估 BA.4、BA.5 什麼時候會進入台灣的社區?到時候單日確診數預估
最高會到多少、醫療量能是否足夠?
二、本日公布的三位指揮中心確診官員,分別打了什麼疫苗?
陳副指揮官:
一、目前雖然對入境之後的社區防疫作出了一些調整,但登機前還是要有四十八小時內的
PCR檢測陰性證明,並在機場端落地的時候進行深喉唾液採檢。
二、打什麼疫苗僅關係到個人的身體健康,指揮中心不便去瞭解。
鏡電視:
賽諾菲本日發布聲明,表示「與葛蘭素史克合作的『次世代 COVID-19 追加劑』,在臨床
試驗上對變異病毒株有強大免疫反應」,請問專家小組是否有討論過該支疫苗?未來會否
列為疫苗的選項之一?
周署長:
不斷有疫苗公司在發展新次世代疫苗,指揮中心都會注意其中進展,有可能的部分都會進
行瞭解,經評估覺得可行才會納入考量。
TVBS:
一、邊境攔截到新變異株,某專家建議「全民打第四劑」,目前規劃何時開放?
二、代黨政組同仁提問,某國民黨立委認為因為口服藥物標準太過嚴苛,才會造成五十至
六十五歲的死亡率增加百分之十一至十二。死亡率的上升是否與給予藥的標準或給藥
指引不夠清晰相關?
陳副指揮官:
一、第四劑目前開放醫事人員和六十五歲以上,ACIP委員會將會維持現行的標準。
羅副組長:
二、口服藥的給藥條件事實上在國際間已經是相對寬鬆的了,也經過專家會議多次的討論
。按照於六月十日最新公布的致死率統計(截至六月九日),四十多歲是百分之零點
零一,五十多歲則是百分之零點零五,兩者都很低。先前專家會議曾討論,高血壓增
加重症或死亡的證據不足以獨立視作風險因子,但如果有新的研究結果證實有新的風
險因子,都提到專家會議討論,隨著研究成果而增列為給藥條件。
年代:
本日三位長官確診,是否曾懷疑有共同的感染源?是否可能在開會,或在用餐期間傳染?
確診前兩天有什麼行程?
陳副指揮官:
王必勝執行長的個人行程,指揮中心不是很清楚,不過現在多會善用社交距離APP,在
有確診時即會進行上傳。
周署長:
現在已經不進行疫調,因此不鼓勵一定要找出傳染路徑的方式,趕快把防治工作作好才是
重中之重。
陳副指揮官:
近來以個人防治工作最重要,如果是確診民眾,也請協助、幫忙主動把資料上傳至社交距
離APP。
三立新聞網:
針對住宿式機構的通報情形,中重症和死亡的統計期間是「四月一日至六月十二日」,但
確診住民的統計期間則是「一月一日至六月十二日」,兩者的時間點好像不太一樣,請問
是否能提供缺漏的部分?
簡署長:
四月一日才開始在機構安置、居家照護的措施,因此以該時間點為切割點。
三立:
一、富樂快篩被查出有問題,可是美國早於四月即已示警,請問是否因為沒有注意到該消
息,導致廠商能夠順利地取得EUA?
二、食藥署已經在五月中旬啟動Novavax 疫苗的審查,希望能在一個月內完成,想問目前
進度如何、會否考慮開放給青少年或兒童族群施打?
陳副指揮官:
一、所有快篩試劑都是由廠商檢附資料,並送給食藥署審查,他們會按照廠商所提供的數
據及各方面的資料,判定符合核發資格與否。
周署長:
二、目前還在審查當中,依據申請的施打對象,目前已知不包含十八歲以下的族群。如果
他們有該方面的數據、資料,也可以提供給食藥署進一步處理。
央廣:(代警廣)
目前北部三都的七日平均確診數是否有停止下降的趨勢?是否同時代表台北等地的疫情再
加溫?是否有要向北部民眾呼籲的注意事項?
周署長:
疫情演變是看長趨勢,觀察到北部趨勢正明顯往下走,中南部還是高原高峰,預期疫情會
逐漸往下走,東部也有類似往下的趨勢。如果只是單獨的一天、兩天,會再進行觀察。
ETtoday:
一、BA.4、BA.5 個案接觸者的採檢狀況是否有新的進度?
二、過去是否曾經和賽諾菲、葛蘭素史克,就疫苗的事宜接洽過?
羅副組長:
一、日前公布的五位個案中,有一位與其家人一起同行,入境的時候是驗陰,也完成了七
天的居檢,期滿的時候快篩也是陰性。不過因為還是屬於確診個案的同行接觸者,所
以本日上午請衛生局安排在到醫院去採檢,已經完成採檢但尚無檢驗報告結果。
周署長:
二、從前年開始即已有接觸,也知道他們陸續進行疫苗的開發,將請他們提供進一步的資
料,以利瞭解。
東森:
針對富樂快篩試劑爭議,是否有統計目前台灣總共賣出去的數量、銷售渠道?
陳副指揮官:
有一些個別的機關是獨立採購的,目前可能沒有數字,但既然事件已經發生,如果沒有履
約,對於契約要謹慎地處理。
中視:
一、某民眾反映本身「在染疫之後覺得很痛苦、出現了十種症狀」,建議指揮中心不要再
宣傳「染疫之後大多是輕症、無症狀或無敵星星」,因為此舉會讓民眾疏於防疫,請
問看法?
二、剛剛清楚表示「機場邊境有很嚴謹的檢疫措施」,請問指揮中心認為 BA.4、BA.5 是
否有可能進入台灣社區?是否曾沙盤推演單日最高確診數?到時候的醫療量能是否足
以應付?
羅副組長:
一、指揮中心僅針對實際病例數進行統計,也確實見到百分之九十九點七的輕症、無症狀
比例,因此只是將事實呈現出來。
二、進入社區定義是在本土驗出 BA.4、BA.5 病例,但遲早會有,因為目前邊境不是完全
滴水不漏的檢疫,不管「七加七」或「三加四」的入境檢疫措施,病毒終究會有進入
社區的可能,因此希望民眾落實篩檢和自主防疫,將口罩戴好,減少傳給家人的風險
。為了延緩變異株進入社區、造成有產生疫情的機會,邊境內也無法放掉、不實施任
何檢疫。目前國內主要流行株還是 BA.2,每天增加數以萬例個案;BA.4、BA.5 仍屬
Omicron 變異株,在國內流行變異株還沒轉換前,交叉保護力與疫苗接種保護力還在
的狀況下,推估台灣的主流變異株不會很快迅速轉換為 BA.4 和 BA.5 ,仍應嚴密監
控邊境檢出的情形。且以南非一、二月驗出的 BA.4、BA.5 ,到了四、五月才造成一
波本土疫情,速度不會像Delta 短時間變Omicron 的時候一樣,於短時間內演變出大
規模的社區疫情,因此研判Omicron 亞型約要數個月的時間,才會在台灣造成下一波
疫情。
民視:
旅行業者先前爭取解除民眾打滿三劑才能參加國旅團的限制,而交通部已經把公文送到指
揮中心了,請問目前的進度如何?何時會公布放寬的時間?
陳副指揮官:
目前公文已經由交通部送進來,因此指揮中心已請組室討論,原則上會傾向同意,但是也
會有一些強化的措施,主責組室正在草擬中。
工商時報:
針對「配套措施」,請問大概會朝怎樣的方向走?
陳副指揮官:
大概是強化旅客在車上或旅遊期間,個人、團體應該要做的防護,在防疫措施上的強化。
華視:
高雄市一名二歲男童在確診康復後二週,出現發燒近四十度、手腳脫皮等症狀,並被診斷
為 MIS-C,不過他出院一天後又出現發燒等症狀,但是精神力正常、評估後又再度住院。
請問這是否為MIS-C 再復發時的狀況?
羅副組長:
MIS-C 病程可能會起起伏伏,不過算是很少見的情形,因為主要研判起來還是感染後,免
疫系統產生的過度反應。病患住院期間可能再用藥控制後好轉,但是出院後,藥物作用減
弱後也許會再起來,尊重臨床醫師的判斷。該案目前還沒有計入現有八例MIS-C 重症個案
,後續會再列入通報,要等醫療院所通報進來、資料準備齊全,經過審查後再公布。目前
可以看到媒體會報導一些MIS-C 個案,有些甚至不需要住院,病程林林總總、有輕有重,
但不管是輕或重,家長都要特別注意發燒等症狀,即刻就醫治療並獲得投藥。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