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0411 指揮中心記者會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2-04-11 23:00:01
政府單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直播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k6uPhyM3lg
出席名單:
指揮中心 莊人祥 發言人
指揮中心 陳時中 指揮官
指揮中心 羅一鈞 醫療應變組副組長
一、本日新增案例數
本土病例:439 例
境外移入:191 例,落地採檢 117 例、居家檢疫採檢 74 例
死亡個案:沒有
縣市分佈:
臺北市一百例、新北市一百四十五例、桃園市二十五例、臺中市九例、臺南市六例、高雄
市三十二例、基隆市三十六例、新竹縣十二例、新竹市十例、苗栗縣二例、彰化縣五例、
雲林縣四例、嘉義縣六例、嘉義市一例、屏東縣十例、宜蘭縣十四例、花蓮縣二十一例、
臺東縣一例
落地採檢陽性最多國家:越南(六十七例)
二、入境航班採檢結果
甲:04月10日
┌───┬─────┬─────┬─────┬─────┬────┐
│ 序號 │ 國家 │ 抵臺時間 │ 實際人數 │ 陽性人數 │ 百分比 │
│ │ │ │ │ │ (%) │
├───┼─────┼─────┼─────┼─────┼────┤
│ 一 │ 美國 │ 上午 │ 88 │ 1 │ 1.14 │
├───┼─────┼─────┼─────┼─────┼────┤
│ 二 │ 澳洲 │ 上午 │ 42 │ 1 │ 2.38 │
├───┼─────┼─────┼─────┼─────┼────┤
│ 三 │ 美國 │ 上午 │ 64 │ 0 │ 0.00 │
├───┼─────┼─────┼─────┼─────┼────┤
│ 四 │ 美國 │ 上午 │ 124 │ 0 │ 0.00 │
├───┼─────┼─────┼─────┼─────┼────┤
│ 五 │ 加拿大 │ 上午 │ 143 │ 1 │ 0.70 │
├───┼─────┼─────┼─────┼─────┼────┤
│ 六 │ 德國 │ 上午 │ 58 │ 2 │ 3.45 │
├───┼─────┼─────┼─────┼─────┼────┤
│ 七 │ 越南 │ 上午 │ 6 │ 0 │ 0.00 │
├───┼─────┼─────┼─────┼─────┼────┤
│ 八 │ 奧地利 │ 上午 │ 30 │ 3 │ 10.00 │
├───┼─────┼─────┼─────┼─────┼────┤
│ 九 │ 韓國 │ 上午 │ 8 │ 1 │ 12.50 │
├───┼─────┼─────┼─────┼─────┼────┤
│ 十 │ 韓國 │ 上午 │ 22 │ 2 │ 9.09 │
├───┼─────┼─────┼─────┼─────┼────┤
│ 十一 │ 新加坡 │ 下午 │ 27 │ 2 │ 7.41 │
├───┼─────┼─────┼─────┼─────┼────┤
│ 十二 │ 越南 │ 下午 │ 103 │ 13 │ 12.62 │
├───┼─────┼─────┼─────┼─────┼────┤
│ 十三 │ 越南 │ 下午 │ 48 │ 5 │ 10.42 │
├───┼─────┼─────┼─────┼─────┼────┤
│ 十四 │ 越南 │ 下午 │ 204 │ 48 │ 23.53 │
├───┼─────┼─────┼─────┼─────┼────┤
│ 十五 │ 緬甸 │ 下午 │ 99 │ 2 │ 2.02 │
├───┼─────┼─────┼─────┼─────┼────┤
│ 十六 │ 新加坡 │ 下午 │ 70 │ 1 │ 1.43 │
├───┼─────┼─────┼─────┼─────┼────┤
│ 十七 │ 柬埔寨 │ 下午 │ 25 │ 0 │ 0.00 │
├───┼─────┼─────┼─────┼─────┼────┤
│ 十八 │ 泰國 │ 下午 │ 77 │ 2 │ 2.60 │
├───┼─────┼─────┼─────┼─────┼────┤
│ 十九 │ 柬埔寨 │ 下午 │ 37 │ 2 │ 5.41 │
├───┼─────┼─────┼─────┼─────┼────┤
│ 二十 │ 越南 │ 下午 │ 60 │ 1 │ 1.67 │
├───┼─────┼─────┼─────┼─────┼────┤
│ 廿一 │ 新加坡 │ 下午 │ 47 │ 1 │ 2.13 │
├───┼─────┼─────┼─────┼─────┼────┤
│ 廿二 │ 英國 │ 下午 │ 60 │ 4 │ 6.67 │
├───┼─────┼─────┼─────┼─────┼────┤
│ 廿三 │ 土耳其 │ 下午 │ 92 │ 5 │ 5.43 │
├───┼─────┼─────┼─────┼─────┼────┤
│ 廿四 │ 泰國 │ 下午 │ 76 │ 1 │ 1.32 │
├───┼─────┼─────┼─────┼─────┼────┤
│ 廿五 │ 美國 │ 下午 │ 6 │ 0 │ 0.00 │
├───┼─────┼─────┼─────┼─────┼────┤
│ 廿六 │ 馬來西亞 │ 下午 │ 12 │ 0 │ 0.00 │
├───┼─────┼─────┼─────┼─────┼────┤
│ 廿七 │ 美國 │ 下午 │ 120 │ 0 │ 0.00 │
├───┼─────┼─────┼─────┼─────┼────┤
│ 廿八 │ 泰國 │ 下午 │ 171 │ 4 │ 2.34 │
├───┼─────┼─────┼─────┼─────┼────┤
│ 廿九 │ 馬來西亞 │ 下午 │ 44 │ 0 │ 0.00 │
├───┼─────┼─────┼─────┼─────┼────┤
│ 三十 │ 印尼 │ 下午 │ 179 │ 10 │ 5.59 │
├───┼─────┼─────┼─────┼─────┼────┤
│ 卅一 │ 印尼 │ 下午 │ 120 │ 3 │ 2.50 │
├───┼─────┼─────┼─────┼─────┼────┤
│ 卅二 │ 韓國 │ 下午 │ 35 │ 2 │ 5.71 │
├───┼─────┴─────┼─────┼─────┼────┤
│ 總計 │ 三十二航班 │ 2297 │ 117 │ 5.09 │
└───┴───────────┴─────┴─────┴────┘
*檢驗陽性一百一十七人,其中一百一十四人送加強版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三人後送
醫院。
*編號二十三之航班實際抵台人數共一百零三人,其中十一人為專案入境,由專案方式採
檢。
*資料截止時間:2022/04/11 10:34
*針對編號十四之航班,經查為某國航所經營,就陽性率過高一事,已於上午聯絡民航局
長,瞭解他們是否有確實落實「登機前六小時應進行快篩」的措施,畢竟這會對國內的
疫情控制造成一些負擔
乙:04月11日
┌───┬─────┬─────┬─────┬─────┬────┐
│ 序號 │ 國家 │ 抵臺時間 │ 實際人數 │ 陽性人數 │ 百分比 │
│ │ │ │ │ │ (%) │
├───┼─────┼─────┼─────┼─────┼────┤
│ 一 │ 美國 │ 上午 │ 78 │ 0 │ 0.00 │
├───┼─────┼─────┼─────┼─────┼────┤
│ 二 │ 美國 │ 上午 │ 61 │ 0 │ 0.00 │
├───┼─────┼─────┼─────┼─────┼────┤
│ 三 │ 新加坡 │ 上午 │ 23 │ 0 │ 0.00 │
├───┼─────┼─────┼─────┼─────┼────┤
│ 四 │ 荷蘭 │ 上午 │ 56 │ 0 │ 0.00 │
├───┼─────┴─────┼─────┼─────┼────┤
│ 總計 │ 四航班 │ 218 │ 0 │ 0.00 │
└───┴───────────┴─────┴─────┴────┘
*備註:當日上午航班檢驗陽性個案,立即後送醫院隔離治療,並列入明日公佈境外移入
病例。
*資料截止時間:2022/04/11 07:33
三、本土病例分析
https://i.imgur.com/6RCxxS6.jpg
四、確診個案居家照護之醫療協助措施
過往的遠距醫療有一些雛形,去年五六月的時候也曾大量的來使用,不過當時沒有送藥到
宅服務,如今因為有確診的人,導致藥物沒有人來拿,這也是很麻煩、不方便的事情,所
以原則上:
‧建置多元遠距醫療方案
‧醫師遠距看診開立處方
‧藥師調劑諮詢送藥到府
各地方政府得依此因地制宜,建置最可行的方案。
五、口服藥物採購與到貨說明
目前已經以人口的百分之三的換算方式,訂定七十萬人份 Paxlovid 的採購合約,其中三
十五萬為採購合約,將在第二季陸續到貨,而另一半則是開口合約。而先前採購之二萬人
份中的剩餘部分,會協調提前於兩個星期內到貨。在藥物整備上,此舉對於避免輕症變成
重症的整體防疫上很有功能。
六、假訊息請不要再傳了!
https://i.imgur.com/O4s31gO.jpg
近日有網友再度於通訊軟體LINE散布「別出門,端午節(六月廿五日)過後,再看疫
情控制情況!警告:一旦染上,就算治癒了,後遺症也會拖累後半生!……在這場戰役中
沒有局外人!在家!在家!在家!不要點贊!求轉發!——陳時中」,為去(二零二一)
年網路流傳之假訊息,且今(二零二二)年端午節為六月三日,請民眾勿再轉傳與散布,
以免觸法遭罰。民眾接獲來源不明的訊息時,請勿隨意散播、轉傳,以免觸犯「嚴重特殊
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第十四條,或「社會秩序維護法」第六十三條第一
項第五款規定。
七、疫苗施打統計
昨日接種劑量:21,279 劑
疫苗涵蓋率:
第一劑:83.81%
第二劑:78.92%
基礎加強劑:0.83%
追加劑:52.55%
問與答
中時:
針對本日公佈的「居家照護處方及送藥原則」,請問是否能細述遠距醫療的流程中,從看
診至領藥的部分是誰送藥到府?等待取藥需要耗時多久?至於本日簽訂的 Paxlovid 口服
藥,藥師調劑的藥品是否會包括在內?
陳部長:
藥物主要用於居家照護的患者可能有慢性病,和其他症狀的需要;送藥到府是由負責藥劑
調劑諮詢的藥師運送。目前本來就有遠距醫療平台存在,不管是各基層、醫院、部立醫院
,都可以開設,這是多元的方案,由各醫院進行,地方政府也可以規劃。該藥物基本上會
公費使用,不會直接發放,但隨著數量更充足或需求量增多,可能會有更多元的管道,且
不一定會給輝瑞。按照本來的適應症,視未來疫情的情況,隨時滾動式修正。
FOCUS 台灣:
至今已經使用多少份 Paxlovid 藥物?
陳部長:
以前說是一百三十多份,到目前來講,該藥物還是很夠用。
TVBS:
一、針對快篩試劑的發送,如果要以熱區劃分,標準會是如何?預估何時會實施?
二、行政院三名司機傳出確診,沈榮津副院長受到匡列,不過他在04月08日時曾和總統出
現在同一個行程上,請問總統是否有感染的疑慮?
陳部長:
一、先前已經說明,被中央列在高風險區域的可以提出,會看熱點區域處理。目前規劃每
次申請以約二十萬份為原則。
二、沈副院長前一天晚間驗PCR的結果是陰性,因此和他接觸的人不會有染疫的風險。
中視:
一、簽訂八百萬份快篩試劑,這數量目前足夠嗎?會循口罩的模式,需要到藥局限量登記
購買嗎?一劑要多少錢才算合理?
二、新冠病毒是否有流感化的趨勢?這波疫情大約何時會到高點?是否有預測到何時會開
始收斂?
陳部長:
一、本來就是一個共同供應的平台在執行,現在另外有要大量採購的計畫,數目當然比這
八百多萬劑要大很多。
二、這波疫情到現在以世界來講,相較於上星期,本星期大概降了百分之二十三,不過世
界衛生組織提醒,因為現在很多熱點國家放棄篩檢,相對篩檢出來陽性恐怕會稍微被
低估,所以很難去研判高點的時候,不過看起來至少可以知道說,世界疫情正在趨緩
中,而個別區域可能會有個別區域的情形。
自由時報:
居家照護確診個案的分佈很廣,請問藥師送藥到府的量能是否充足?會和先前口罩實名制
一樣,各大藥局都參與嗎?
陳部長:
願意參與的藥師夥伴數量要由藥師公會調查,因為以前賣口罩是到營業的處所,如今要在
營業時間上的安排作更多的考慮。
HEHO 健康:
一、請問是否有統計中重度個案中,施打最多的疫苗廠牌?
二、目前已連續三天維持四百例以上的個案,現在是可以解讀成疫情穩定受到控制了嗎?
還是有其他看法?
陳部長:
一、當中有出現混打的情形,分類上可能會有點複雜。
羅副組長:
一、未接種疫苗的有五人;一人接種一劑AZ;一人接種一劑BNT;二人接種兩劑AZ
;一人接種兩劑BNT;一人接種兩劑高端;三人接種兩劑AZ+莫德納;一人接種
兩劑AZ+一劑BNT。至於重症/死亡的二例部分,分別為未接種疫苗和AZ疫苗
兩劑。
民視:
一、國內有專家擔心,十二至十七歲青少年在打完二劑BNT的半年後,保護力會砍半,
針對該族群的第三劑是否有初步的規劃?
二、因為停課越來越多,有家長反映「快受不了」,停課標準大概最快何時會公布?針對
黨團建議的「有薪防疫照顧假」,請問看法?
陳部長:
一、在03月24日的專家會議已經討論過一次,後續有新的證據、新的情況時,會提供給專
家再來研討;至於照顧假,是勞動部的權限。
二、教育部基已經有一個初步的方案,還在和地方政府溝通中,近日內就會公布。
東森:
一、如果在採購的口服藥到貨之前,就已經達到需要實施輕症居家照護的標準,藥物不足
時要怎樣執行?藥都會先給診所,還是也會給署立醫院、教學醫院?
二、是否會建議在口服藥不足的情況下,暫時替代使用「清冠一號」、「清冠二號」?
陳部長:
一、目前手頭上有七千多份口服藥、一萬六千多劑的瑞德西韋,不過這幾天下來雖然有較
大量的個案,至今也才用掉一百三十六人份,把藥都用完、甚至不夠的情況,可能性
非常低。
二、相關的藥物都是處方藥,需要專業評估,目前也在考慮中西醫合作治療的方式,也許
會開中醫會診的平台,以便可以在正確的診斷和醫師的處方下,使用這些藥物。
羅副組長:
補充抗病毒口服藥的適應症部分,其實並不是說每個人染疫了,都需要使用。經過專家會
議討論,也參考國外文獻的適應症,主要是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具有罹患糖尿病、心臟病
、慢性肺病、慢性腎病等等,也包含懷孕或洗腎的六十五歲以下患者,才有需要來使用口
服抗病毒藥物,以進行預防。一般的年輕人、青壯年染疫,若本身沒有慢性疾病,是不需
要額外再去服用口服抗病毒藥物,進行重症的預防,因為本身會演變成重症的風險就是相
當的低,所以該藥物目前來講是保留給六十五歲以上的長者,以及有慢性病的六十五歲以
下民眾使用。
目前分流收治的原則也有考慮到這樣的因素,所以目前六十五歲以上的長者是到醫院去收
治,就由醫院來評估派發口服抗病毒藥物的使用,另外也有針劑的瑞德西韋也可以用來預
防或者治療重症的使用;而在集中檢疫所民眾也有配發藥物管道,都有負責的醫院由醫師
來開立處方。「如果未來居家照顧這塊有納入六十五歲以上的年齡層,我們也會有配藥和
送藥的新機制來因應,讓需要的民眾可以取得這樣的藥物,但還是要強調,並不是每一位
染疫的民眾都需要服用這個口服藥物。」
年代:
一、國營事業強制員工快篩陰性後,才可以進去上班的規定是否合理?
二、北大累計三名學生確診,校方表示有兩名同學在連假期間於外縣市染疫、沒有進入校
園,因此恢復實體上課,結果引發同學不滿。請問在尚未公布停課標準之前。要如何
依循?
陳部長:
二、事實上如果真的在疫調中,沒有進入校園過,學校當然沒有必要停課。這當然是有一
個硬性的標準,但最重要的是接觸的有無、帶來染疫的風險,縱使未來規定有可能放
寬,但只要還沒有進到學校,場域內一點風險都不會有。
ETtoday:
在上午開會討論的輕症在宅照護指引中,「領藥」是指慢箋為主,還是其他藥物?
陳部長:
除了慢性病,還有一些症狀,如果因為被隔離而沒有辦法看診,可以運用遠距醫療平台。
大愛:
一、如果確診者在家快篩試劑的結果是陽性,是否必須直接居家隔離?在進行線上問診的
時候,如何判定快篩試劑是否為輕症患者本人使用(造假的疑慮)?
二、針對「藥師送藥給確診者」,這樣會否造成執行上的難度,比如人力問題?
陳部長:
一、染疫後的一開始大概都會是陽性,沒有必要刻意要造假,畢竟本來就是染疫的人。目
前解隔前要進行的是PCR檢驗,而將 來需要使用快篩時,當然會有一定的監督
的方式。
羅副組長:
一、指的應該是在居家照顧指引中,出現的「確診者的解隔條件」,調整後的規定是在距
離發病日或採檢日滿十天後,如果有快篩陰性、且當時的症狀已經緩解或退燒超過一
日,就可以解隔。至於所擔心的「第十天快篩容易有不實或造假情形」部分,考量在
家中進行PCR容易增加風險,操作上也不容易,才會允許用快篩試劑代替。另外,
依照目前研究,染疫者在經過十天隔離後,本身傳染力相當低,才會採快篩做多一層
輔助。執行上也不希望增加第一線公衛還防疫人員負擔,因此採相信個案模式,但先
前會予以妥善指導。
中視:
總統家人的案號是否已確認、疫調結果如何?某地方政府表示,「針對中央的官員,不敢
進行疫調」,是否確有其事?針對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的駕駛確診一事,請問匡列多少人
、是否包括行政院的員工?
陳部長:(原話)
「所有的疫調都依照規定,該做就做、要採檢就採檢,不會因為身份特別,而產生不同的
檢疫標準,但也會因為身份的不同,資安、個人的資訊還是要受到保護的,我們不會對任
何一個人,就裡面誰跟誰、誰跟誰,但是基本的疫調都由衛生單位再來做。行政院這次也
是啟動了自主應變,所以第一時間就幾個較親密接觸者,立刻有的做快篩、有的做PCR
,後續的疫調還是要衛生單位來把他完成。」
東森:
針對居家照護的藥師配藥,請問是否有給付方案?如果針對有人力不足的現象,會否有加
派人手的措施?
陳部長:
整體還是要願意參與的人數,考慮適度地給予一些津貼。
民視:
一、醫師黃立民表示「本土破千只是時間早晚,但是破萬不容易,因為篩檢量能可能有困
難、破萬也偵測不到」,請問目前的篩檢量能足夠嗎?
二、某醫師建議提前執行居家照護的措施,請問目前不執行的主要原因為何?針對送藥的
部分,是先送還是隔離後再送?
陳部長:
一、即使檢驗量能最大化全開,大概也會有十九萬多,如果陽性率超過百分之五,就會超
過一萬了。很多國家在高染疫的時候,有這樣的陽性率不是一件稀奇的事,只是台灣
現在的陽性率維持在百分之零點五,整體疫情期間曾從百分之零點一八升至百分之零
點二一。
二、當然是診斷完、開了處方且調劑完後才會送,不能在沒有處方的情況下先送,這和現
行的《藥事法》不相合。
東森:(一題政治性問題略過)
某立委爆料「市場上無論是快篩試劑還是PCR檢測,跟歐洲國家相比較,價格都偏高,
非但全民不能接受,而且也妨礙防疫作為推動」、「衛福部添購的八百萬快篩試劑之總價
是由政府吸收」、「進口的快篩試劑是免關稅的項目,但一樣的東西在台灣卻比歐洲要貴
兩倍以上」等,請問看法?
陳部長:
台灣市場的規模相對不大,所以價格會有一些彈性;至於共同採購的契約,指揮中心不介
入,在中央設定招標的基本價格後,由廠商直接讓需要的人購買,都是以公營、公務的體
系為主,其中也沒有交叉的問題。
中視:
根據目前的狀況,口罩政策再放寬可能是在何時?
陳部長:
可以稍微再等一下,按現行的「非藥物介入措施」,現階段不會特別地放鬆,不過有一些
特殊的情況還是可以檢討。
鏡電視:
游淑慧議員本日針對「輕症居家照護」政策,在臉書上提出三大疑慮,方向包括民眾是否
可以接受確診者混居在社區、醫療廢棄物的回收管道及確診者的監控系統,請問是否有計
畫規劃的方法?
陳部長:
這三件事情長年以來一直都在施行,監控方面照舊有電子圍籬、有民政關懷系統,至於民
眾沒有辦法接受和確診者住在同一個社區部分,這是最困難的部分、需要溝通。相信地方
政府會非常辛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