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0318 指揮中心記者會(Part 2)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2-03-19 22:59:23
政府單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直播連結:同 #1YD9qvNI (nCoV2019) 所示
出席名單:
指揮中心 羅一鈞 醫療應變組副組長
指揮中心 莊人祥 發言人
問與答
ETtoday:
一、在本日的境外移入病例中,是否有一部分屬於在縮短為十日檢疫後,進行採檢確診的
個案?大概有多少人在03月07日入境,情況是否都如此?
二、針對疫苗受害救濟,目前總共收到幾件申請?正在審查中的、已經審查完畢的又有幾
件?平均每件需要花的時間部分,是否有大概的參考數值?
羅副組長:
一、其中十二例是在03月07日入境的個案,都在檢疫期滿前採檢陽性、且為無症狀,CT
值介於三十點零至三十六點二之間,看起來應該像是感染的尾聲或屬於舊案陰陰陽陽
,目前以單日內的採檢情形來講,還在可控可預期的範圍之內。主要需觀察的是,離
開十天、進到社區當中後,按照新制在第十二天、第十四天快篩後,會否在較長的潛
伏期內才被驗到,在此情況下才有可能對社區產生威脅、需要匡列社區的接觸者。這
是再過數日後,需要繼續追蹤的。
莊發言人:
二、至02月17日為止,接到四千四百八十五件申請,已審議二百九十四件,目前以每個月
開會兩次的VICP會議處理。每次開完會之後,大概會經過半個月的時間,將會議
紀錄的資料整理之後,以摘要的形式公告於外網,大致上會涵蓋施打的疫苗、症狀、
與疫苗的關聯性及是否判准給付,所有個案都會有詳細的說明。
https://i.imgur.com/brLPISt.jpg
https://i.imgur.com/nJMW8cL.jpg
中視:
去年九月時,有一位研究生打完高端疫苗六天後昏迷、申請救濟被駁回,如今半年已經過
去了,該研究生仍無法自理生活,家屬表示「指揮中心曾說『打疫苗一定會有風險』,但
得到的答案卻是和疫苗無關」,想瞭解原因。
莊發言人:
依照傳染病防治法第三十條第一項,「因預防接種而受害者,得請求救濟補償。」整個預
防接種受害救濟給付,係以疑似受害情形、預防接種是否有關聯性為前提,所以疫苗接種
後發生的不良事件是有時序上的關係,但是否有因果關係,則由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委
員會進行詳細審議,並作出最後研判。如果民眾因疑似受害的情形,就醫而所生的非健保
給付醫療費用,或有造成生活困難,都可以洽醫療院所社工,轉介地方政府或民間基金會
申請急難紓困或尋求救助資源。
公視:(代八大電視)
針對疫苗受害救濟一事,有基層診所的醫師反映「申請不良事件的通報系統非常難用,初
次申請帳號就要等上三、四個小時」,另一位醫師亦稱「申請要按照程序,列印一大堆的
東西,厚厚一大本所需的行政成本要自行吸收」,請問對此有何回應?
莊發言人:
不良事件通報和疫苗接種受害救濟是不同的一回事。
①在「疫苗接種不良事件」系統部分,如果民眾有懷疑,可透過該系統通報,目前允許任
何診所醫護人員處理,所以才需要開通帳號和密碼,這可能需要各衛生局協助確認是否
為當地的醫療人員,才能讓該員申請帳號,和「預防接種受害救濟」系統不同。
②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系統部分,的確需要有診所或醫院提供的病歷、注射資料,這
都是根據《傳染病防治法》,希望醫療院所協助的部分。未來會嘗試以電子化等較為方
便的方式,來處理這些事。
自由時報:
本日公佈各一例境外移入及本土病例的中重度病患,其中本土部分只曾接種一劑AZ,而
境外移入的則打了兩劑BNT,請問目前累計的中重度以上病患是否都有慢性病史?他們
的疫苗接種情況如何,是否甚至沒有完整接種疫苗?
羅副組長:
本土的中重度以上病例目前累積三例,年齡層分別為六十多歲、七十多歲及八十多歲,其
中兩例沒有完整疫苗。其中:
①在亞東案中,具有糖尿病、高血壓、中風及腎臟病的七十多歲女病患未曾接種任何新冠
疫苗,已在二月上旬康復解隔
②本日公佈的個案曾接種一劑AZ,不過已經超過半年以上,沒有接種第二劑或第三劑,
慢性病史包括中風、癲癇等,還在住院當中
③在二月曾公佈的八十歲女性曾接種兩劑AZ,最後一劑在去年九月施打,沒有接種第三
劑,具有糖尿病、慢性腎臟病,需要長期洗腎。該案的新冠病毒量已經降到CT值大於
等於三十達兩次以上、可以解隔,但很遺憾的在解隔出院日當天,因為吸入性肺炎而死
亡,所以看來死因可能不是直接和新冠相關,不過因為是在整個新冠住院的病程中,故
照樣列入重症和死亡病例
借此機會呼籲長者,可以有效預防重症和死亡的方法,就是完整地接種 COVID-19 疫苗,
所以還沒有接種一劑、二劑或三劑的,請盡快來接種,以降低風險。
華視:
桃園米迪米迪幼兒園本日監測期滿,現在國內還有幾條不明感染源的傳播鏈?如果觀察一
個月後,認定疫情穩定可控,檢疫天數是否有望直接縮短成五天?
羅副組長:
(前半)
米迪幼兒園確實是監測至03月18日期滿,但先前提到兩位家人在解隔前採檢陽性,其中包
括一起陪病隔離的家屬,要再加十天,所以事實上觀測期已經延長到03月25日,還不算監
測期滿。除了米迪之外,目前還有雙北的家人親友群聚、住在基隆並在台北某商圈工作的
案 21,497 還沒有監測期滿,另外還有本日新公佈的嘉義市三十多歲男性,感染源還在調
查中。所以目前總共有四組在監測中、追蹤中的待釐清感染鏈個案。
莊發言人:
(後半)
應該會再觀察至少一個月,目前規劃先縮短至七天,不會直接縮至五天,因為根據過往的
經驗,從十四天縮短至十天時,大概百分之一的個案會落到社區;縮短至七天、甚至五天
的話,差距會更大,所以要一步一步來做。
TVBS:
針對第一批十天檢疫的人員,是否有統計總人數?如果有出關後檢驗陽性的變動,是否會
影響到縮短檢疫期至七天的規劃?
羅副組長:
剛剛已經說明過,本日有十二例在03月07日入境、17日期滿採檢陽性的個案,均於本日出
關,所以是否有出關後陽性的,再等數日便可知道了。至於03月07日入境的人數,可能要
再查一下。
三立:
是否有重新評估北北桃高的長照機構探視規定?下個禮拜有可能鬆綁嗎?
莊發言人:
以目前的疫情來看,北北桃、高雄及台南還算穩定,所以近日將會討論在一週到二週內,
鬆綁部分或所有縣市的長照機構及醫院探病的探視規定。
公視:
針對嘉義市案 21,792 三十多歲男性,先前提到他先自行快篩、後就醫,發病了一段時間
難道沒有就醫紀錄嗎?不曉得他的工作環境、職業別是什麼,會否接觸到很多人群?
莊發言人:
主要是業務人員,該案病程:
 ・03月14日:覺得喉嚨不適
 ・03月15日:出現喉嚨痛
 ・03月16日:有畏寒及咳嗽加劇的症狀
因此在16日,該案自行購買家用快篩,同日發現陽性後立刻聯繫衛生局進行採檢。至於在
可能感染期間的接觸史,雖然是業務,但大部分在店內接觸過的人員均有戴口罩、接觸的
時間也不長,所以還是會針對接觸者進行採檢,目前先匡列了二十一人,已採檢十六人(
均為陰性),還有五人待採。當然還是在持續匡列當中,並將針對在過去可能感染期間,
曾經接觸的人員盡量進行採檢。
寰宇:
先前提到確診的案 21,497 女店員,從其初步序列來看像是和東南亞有關聯,請問在疫調
比對之後,是否有最新進展?對於社區影響的評估如何?
羅副組長:
因為該案而被匡列的職場接觸者、同住家人,還有小吃攤的接觸者,共三十七人檢驗都是
陰性,後續還要監測到03月24日期滿。感染源的部分,先前曾初步比對工作地和居住地附
近的居家檢疫陽性個案,並未發現有非常鄰近的確診個案,僅出現一例和其工作地同一條
路、曾經在一月底確診的個案,不過經比對為不相同的序列,所以目前來講在進行擴大比
對中,也就是說可能先前是用工作地、居住地比較鄰近的部分,而由於其活動史除了工作
以外均在基隆,所以還會針對該地自三月初以來同期居家檢疫陽性的個案進行比對。從防
疫旅館或在家檢疫(境外移入個案)初步發現七位,目前正收集他們的檢體以進行序列比
對。
華視:
先前提到「未來考慮在特定區域不用戴口罩」,目前是否有討論的方向?可否舉例何謂「
特定區域」、有可能在下個月鬆綁嗎?
莊發言人:
還在收集部會、單位的意見中。照著三月的口罩規定,會維持至03月31日,所以在04月01
日之前,會針對空曠無人、因活動或工作的需求而不適宜戴口罩的情形,如果有提出免戴
口罩的配套措施之意見,將作為參考使用;另外當然也針對一些特定情境,比如拍照唱歌
等,再行評估中。
ETtoday:
針對疫苗受害救濟,先前提到「已經審議完的個案大概有二百九十四件」,可否大概說明
有多少件可獲得補償、金額多少?另外就「審議小組在收到齊全資料之後,會在六個月內
完成審定」部分,民眾是否應該預期要等待至少半年的時間,才能有初步的結果?
莊發言人:
這二百九十四件中,有相關的為四十三件、無法確定二十四件、無關者二百五十七件。給
付的金額部分,含救濟喪葬補助、醫療補助合計一千六百萬三千元。主要一開始在通報之
後,事實上需要面臨很大的問題,即接種前後病史資料的收集,這需要耗用較多的時間,
所以都會在資料齊全的六個月之內完成審定。
TVBS:
松山機場的觀景台現在已經開放了,請問在桃機的部分有進度嗎?有沒有規劃在什麼時候
接著開放?
莊發言人:
尊重交通部的評估,如果他們認為可以開放,就依照程序來修改。
大愛:
針對疫苗救濟審議,意思是說要資料齊全之後的次月起之六個月內才完成審議,是否代表
民眾可能要等半年以上?
莊發言人:
應該是說在六個月之內,當然不會要半年以上,實際上會盡量加快處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