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因應新常態 新加坡調整COVID-19病例通報

作者: CavendishJr (花學姐最高)   2021-07-01 17:54:30
完整標題:因應新常態 新加坡調整COVID-19病例通報內容
發稿單位:中央社
發稿時間:2021/7/1 17:37
撰 稿 者:侯姿瑩
原文連結:
https://bit.ly/3jy5L8o
(中央社記者侯姿瑩新加坡1日專電)新加坡準備邁入疫後新常態之際,衛生部調整每日COV
ID-19案例通報內容,除了確診案例數,也新增疫苗接種進度、重症者人數等資訊。專家分
析,這是因應地方性流行病的必然做法。
自6月29日起,新加坡衛生部調整每日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病例通報內容,不再
詳述每起確診個案年齡、職業及確診日期等資訊。隨著抗疫工作進入新階段,通報內容除了
每日新增案例數之外,還包括本土疫情發展趨勢、當局正在監測的感染群、疫苗接種進度及
重症患者人數等資訊。
對此,星媒今天引述專家分析指出,這是邁入生活新常態,因應地方性流行病(endemic)
的必然做法。
新加坡伊麗莎白諾維娜醫院傳染病專家梁浩楠表示,這是與地方性流行病共同生活的必然變
化。民眾須意識到病毒可以在任何地方傳播,包括住家、商場、辦公場所等,大家在每個地
方都應該提高警覺。
他說,當COVID-19成為像是流感一般的地方性流行病,「我們很難完全消滅它時,有關個別
病例的詳情就沒有太大作用了」。
雖然衛生部不再通報確診者曾到過的公共場所地點,但梁浩楠指出,透過「合力追蹤」(Tr
aceTogether)等接觸者追蹤應用程式,民眾還是可以知道是否曾與確診者到過同一地點,
以及是否需要接受病毒檢測等訊息。
新加坡國立大學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古阿烈(Alex Cook)認為,每天通報疫苗接種
數據很及時,也可看到疫苗對減少重症出現的成效,有助鼓勵更多人接種。
聯合領導新加坡跨部會抗疫工作小組的貿工部長顏金勇、財政部長黃循財及衛生部長王乙康
日前聯合在媒體發表專文指出,COVID-19很可能成為地方性流行病,未來病患不一定需要留
在醫院或社區設施,可在家休養恢復,因為已接種疫苗者一般症狀輕微。
3位部長表示,在新常態下,新加坡將不再著重監測每天新增病例,而把重點放在重症者、
收治於加護病房者及需要插管治療者等數據。這與目前監測流感的方式相同。
總人口約570萬的新加坡去年底啟動全國疫苗接種計畫,根據衛生部統計,截至6月29日為止
,已有331萬6337人接種一劑,210萬3218人已完整接種2劑。
星國衛生部今天通報,初步確認新增10人確診,包括4起本土案例及6起境外移入,累計全國
確診人數為6萬2589人。(編輯:黃自強)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