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210624_臺北市防疫因應記者會

作者: prussian (prussian)   2021-06-24 21:02:27
※警語: 本文非逐字稿。
政府單位: 台北市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直播連結: https://youtu.be/ruDK6pEYIlU
出席名單:
衛生局長 黃世傑
副市長 蔡炳坤
市長 柯文哲
副市長 黃珊珊
傳染病防治醫療網北區副指揮官 璩大成
KP:
報告一些大家關心的題目
- 中央公布疫情
行政區確診數字 -> https://imgur.com/WqUhhyS
不需要看每天的數字,用整個禮拜來看比較有意義
6/13 比較不正常的一個士林一個萬華
士林護理之家處理掉,其他並沒有那麼嚴重
萬華 帳在萬華但不一定在社區裡面
快篩陽性數 -> https://imgur.com/jxpywEN
到最後平掉了,這也是困難題目
無症狀感染者在增加,很多是疫調被抓出來
狀在老年人比較明顯,年輕人不明顯感染了過去沒有被發現
年輕人比例增加了 反應普篩作得多
目前流行病株是英國株,印度株我認為一定會進來
公衛的立場還是要學習與疫情並存,
不要幻想完全沒有疫情,要思考疫情還是一個程度存在
不要讓他太干擾我們的生活,恐怕才是新常態的精神
今天還在打疫苗,特別的是開始打外國籍。
以後市民打到幾歲,外國籍就打到幾歲。
現在是北醫附醫,以後人數多了會再找醫院擴充
外國人不再分第幾類,這比較困難。
用居留證號碼登錄預約。
今天打疫苗狀態看起來,打到第三批了,電腦系統都比較穩定,
唯一缺點就是未預約的來打,人一陣多一陣少,
有預約比較均勻,沒排時間就很難預測。
鼓勵台北市民預約,你方便我們也方便,
可以自己挑時間地點。我們也可以作好的準備。
你沒預約還是可以來,缺點就很難預測。
今天未預約的,我們也不曉得到底來多少人,
坦白說衛生局還有點忙,忙著哪個地方打得不夠要調度疫苗。
預約的話給我們市府很多方便,疫情緊張的時候,
大家小小的幫忙給我們很多的助益。
報告一個好消息,
警消醫護加油棧增加到34家,畢竟疫苗還打得不普遍,
警消醫護回家想會不會傳染給家人,心裡還是有疙瘩,
這些都可以給他們住。
以前只有聯醫,現在有捐款,不管公家私立都可以住。
工作上是服務確診的都可以使用。
旅館擴充到34 家應該可以充份服務警消醫護同仁。
https://imgur.com/xsq5kdf
還有一條,這實在是被問太多遍了。
殘劑的處理相信倫理優於法律,
打開一瓶10人份六小時過了會壞掉,
疫苗有預約,預約了人沒來授權醫師處理。
原則上是政府有公布的一到七類,
盡量找了還差一劑兩劑怎麼辦,反正都是打在自己國民身上,
授權你決定,不要為了這個問題困擾。
不要一個好心肝搞得大家緊張兮兮,還是相信人的善心。
再呼籲一遍,殘劑請現場醫師判斷,
預約當然優先,一到七類次之,
一時間沒有,開瓶時間接近了,
打在國民身上都應該,總比丟到垃圾筒好。
不要為了這種事情把它丟掉。
北農
21-24 作了 4933快篩, 陽性15,PCR+ 4
偽陽性還滿多的。
隨著台北市PCR能量愈高,慢慢會直接作PCR,
特別是這種大規模的篩檢。
系統會慢慢建構起來。
為什麼要特別拿這個起來講,
北農沒有你們想像的那麼可怕,數字去除不到 0.1%
可是晚上看新聞都覺得怪,台北市數字明明在下降,
講得好像北農多嚴重的樣子,這個不必要。
昨天到疾管署,發現有一個很實際的問題,
過去疫調以居住地為準,
問題是有居住地工作地,每天不是只在家裡睡覺,還要去上班,
過去以居住地為主的疫調,在大部份情況都不會出問題,
大部份你戶籍在台北,住在台北,台北工作,
北農沒有出現之前都不曉得這是問題。
昨天到疾管署,大家都是醫界一起討論,
最後決定是說,除了原來居住地會再加工作地,
也會重新設計疫調平台,是不是系統每天檢查一次身分證字號,
資料庫把身份證字號相同挑出來,
經過疾管署大家討論過,將來疫調會更迅速更確實。
這等下發言人會講,現在不缺網軍,我們在講的是疫調平台,
他弄個確診者足跡公布,兩個不一樣啦。
我們講的疫調平台是官方正式的,不是公布那個足跡。
為什麼講公布足跡意義不大,
以前確診案例都是好幾天後才公布,去公布好幾天前的足跡沒有意義。
https://imgur.com/Hc6PCl3
這段時間一直在作疫調,拿個案例出來講,
一個工作在信義區,居住在松山區的牙醫師,
5/24 打第一劑AZ疫苗,
6/8 出現症狀,
6/14 快篩陰性,
6/16 PCR+ 收治,
現在情況還好。
這個案例很有教育性,
1. 打疫苗沒有保證不感染,特別14天內,
2. 快篩陰性沒有保證 PCR-
疾病剛開始、快結束會出現快篩陰性,
一個是病毒剛出來,一個是在減少,
PCR 比較準,所以在用快篩還是有很多判斷要注意。
https://imgur.com/fA8QbDh
16個員工 130個病患就被隔離,
展開清零,以前是居隔放家裡14天看會不會發病,
現在就直接作PCR, 發現 2員工確診。病患倒是還沒發現。
現在居家隔離了,疫調清楚直接作PCR,
比過去等14天發病會比較往前一步。
現在策略就是這樣,每個禮拜監看數目,
數目少的地區按照清零計劃繼續走,讓他慢慢降下去。
數字不正常的地方一定是 something wrong
士林護理之家、北農,這個就不對,再專案撲滅掉。
用這個方式一步一步,台北市的疫情還是可以慢慢控制下去。
媒體提問
========
Q:
北農狀況剛開始還是尾聲? 批發市場專案會爭取更多疫苗?
KP:
北農感染不是單獨存在,是萬華區感染。
過去一個兩個滴滴答答的, 前幾天比較多,幾攤同時感染,
正確講法是北農感染還在進行,有在控制。
北農疫調隔離還是照作,但是為什麼說全部打疫苗,
戰略上是由後往前推,設定兩禮拜要解決掉,
過程當中還是有可能會感染,所以北農留下快篩站,
你有任何怪怪的症狀就來篩檢,兩個禮拜內有發病就挑出來。
那如果沒有症狀的感染者怎麼辦?
過去統計看起來,無症狀的傳染能力也不強,80/20法則。
這段時間還是會監看北農狀況,有風吹草動,快篩、PCR再全部作一遍。
要慢慢習慣且戰且走,我們有嚴格的專案。
北農成立一個前進指揮所,一市二市都留下一個快篩站,
有任何風吹草動就把它撲滅掉。
疫苗問題是這樣,
批發歸農委會管,傳統市場歸經濟部管,不一樣。
中央還是會統籌分配。
經過北農,疫苗順序應該要有新的思維,
一個按照年紀,一個應該要人流複雜的先打。
所以說市場遊民長照要打,一旦感染很難處理的先打。
這是我的邏輯。
Q:
北農第一次證明後憑貼紙進場,會有更嚴謹證明?
快篩證明能維持多久? 每週快篩?
33:
昨天北農總經理也問過部長,意思是說先看這次狀況,
如果現在陽性率不高,流行率不高,
快篩部份要看疫情作判斷。
管制方式昨天農委會有指示,會督導北農。
貼紙可能改用手章等其他方式辦理。
消費者部份,鄰仳公有市場還是照人流管制。
Q:
萬大加開3條線但來的人不足?
33:
昨天是六條線,包括濱江都是。
今天是中央要求最後時間點,
昨天全線開通希望承銷人都能取得陰性證明。
中午承銷人可能回家休息,晚上人很多,都有請公司簡訊通知。
目的是服務,盡量讓所有人拿到證明。
他們的生活習慣真的比較特別。
Q:
醫護加班、超時?
33:
同仁都非常辛苦,有輪班,聯醫裡面有各院區支援同仁。
加班一定有加班費,市府一體全力以赴。
Q:
北農攤商說疫苗要造冊,能否本周打完。
接到陳情非相關人也造冊? 清查?
33:
禮拜五前會全部打完。
公司造冊公司負責任。
Q:
批發市陽專案疫苗進度?
33:
昨天736 今天預計1000,明天盡量安排,應該禮拜五都打得完。
Q:
其他群聚?
33:
剛這例牙醫人數較多,都在居隔。
群聚發現有小區塊,昨天開始疫調資料來都會清空、匡列、停業,
至少靜置三天比較清楚了之後才會復業。
一開始公司沒收到通報或沒有處理,這次會改進。
補充一下,北農現在為止,
6/10以後的繼續監管,以前的大部份都解列了。
6/10到現在還有31監管中,13台北市疫調,另外大部份是新北市民,
會和新北合作把疫調資料找出來。
某攤位部份,今天全部會作匡列、隔離、暫時停業,
希望把可能的群聚感染斷絕。
31例昨天還有篩到4例,還會增加,
只要有狀況就會篩檢,希望趕緊斷掉傳染鍊。
Q:
跨縣市疫調缺陷? 昨天反應態度如何?
市場快篩效期問題如何執行?
KP:
疾管署坐對面都是醫生,沒有什麼問題,
專業問題專業解決,科學問題科學解決。
沒有什麼態度問題,大家都是想把問題解決。同島一命。
疫調過去用居住地當基準,的確遇到北農疫調系統就失靈。
系統徹底解決之前,我們就靠比較多的聯繫,
跟王必勝也有建立連線,他有發現工作地會儘早通知我們,
作電腦系統也要思考、設計,在這之前大家就辛苦一點。
從昨天開始跨縣市疫調應該會好一點。
其他的專業問題專業解決。
Q:
蘇要衛服部督導地方?
KP:
不用啦,政治上我沒有辦法解讀,
疫調、隔離、匡列、分流,我們都知道,
講到最後,疫苗不解決我們就是每天記者會都要開。
Q:
上午專訪說出了門還是政治對政治?
最近林打北市陳打侯,有人帶風向雙北害全台,是認吱作戰?
KP:
在房間裡面大家都是專業人士就專業處理,
處理完出了房間網軍還不是照樣修理我?
反正目前台灣的政治情況就是這樣,
主要是因為作網軍作梗圖還是有效。
這也是台灣目前的政治現況,所以就算了。
認吱作戰也不是現在才有,早就在打了。
我今天看標題就覺得很奇怪,
「柯P其邁打侯」,我說奇怪我什麼時候打過侯友宜。
常常讀報導沒什麼問題,標題殺人才是很討厭。
我先說明,我根本就沒有講過侯友宜。奇怪。
Q:
防疫要謹慎錢省不得?
KP:
還是要有成本效益。一開始台灣不准作篩檢,
自費當天7000,48小時5000,後來才降到4500。
當時台灣PCR能量實在太差,
曾經有一度結果出來50%以上要超過五天,
就是當時為什麼會有校正回歸。
在那狀況你不得已一定要用快篩作。
快篩不是很準,但是速度快,可以看趨勢作決策。
大家開始買快速PCR機器,相信會變快。
監控發病日到確診日,現在壓到一點多天了,
理想是要當天。馬上作PCR馬上出來。
當工具不一樣的時候,使用的戰術也會改變。
相信慢慢會回到PCR,只是後勤動線物流怎麼作,
將來會作更好一點。
將來慢慢會以PCR為主,快篩只是作零星案例。
Q:
一元陳怡君表示中央公布足跡沒有台北市資料,
質疑自行蓋牌。北市疫調都有上傳法傳系統,
為何衛服部網頁沒資訊?
33:
所有個案疫調、PCR都一定要上傳,這是法律規定。
網頁是介接問題,當時案例非常多,都是上傳到法傳系統,
網頁部份再作查證。
Q:
振興證實打連戰,丁守中也承認。查違規狀況如何?
33:
6/22裁處,志工必須列冊登記,連戰不是。處30萬。
丁的部份稽查中,違規也會依法處理。
Q:
一元爆料畜產人員到忠孝要打疫苗,但秘書通報勞動局導致百多人逃離?
33:
中間有些誤會。
畜產有些移工,昨天會議有特赦令,希望他們打疫苗作好防護。
昨天早上通知了衛生局,但醫院還沒有接到公文,
認為這些人必須有名冊,是聯絡上的差異。
會另外安排打疫苗。
Q:
診所反應只能打AZ但天天有人問MODERNA?
蔡副:
MODERNA進來後預約系統就會啟動,
兩種同時上的話一定清楚讓民眾知道打的是什麼疫苗。
Q:
林說睜眼說瞎話疫調不實?
33:
疫調規定從去年開始都一樣。
基隆有兩位在北農工作,
這位 6/11 發病 6/12 基隆疫調,他們當時就知道他在北農物流,
所以是他們疫調,他們上傳法傳,中央才會通報給台北市,我們才會知道。
這個案子還是後來有些訊息出來,我們去跟台北區管請他們調閱才取得。
這個案子是基隆市沒有通報台北市。
Q:
陳轟侯,市長感同身受幫講話?
KP:
這都口水戰。
過去疫調系統同一個縣市行政區沒有問題,
跨縣市就會出現問題,
所以我到疾管署就說,至少生活圈的先作,
就算沒有系統,地方指揮官要機靈一點。
高雄這例蠻奇怪,戶籍在淡水,工作在桃園,跑去高雄,
疫調系統目前查不出來,太難查了。
我覺得我態度比較正確,出現問題,
去疾管署大家坐下來,這條要怎麼解決,大家討論完科學地解決。
至於政治作戰,出房間再講。
面對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科學問題科學解決。
口水戰能省則省。
Q:
食藥署高端審查?
KP:
不要問偶。我看到陳培哲的下場都不想多講話。
Q:
護理之家家屬質疑6/8沒有通報?
33:
那天都已經內部調查,他們是疾管署、長照科有跟機構聯絡,
18 我們才進駐協助移置。目前都監控中。
當時作法請衛生局作 Root Case Analysis 檢討,
之後會向外界作說明。
主持:
台北市防疫因應記者會就到這邊結束,
因應疫情變化,台北市會在每天下午3:30召開記者會,
來帶大家了解說明最新的防疫焦點。
記者會到這邊告一個段落。
稍後有假新聞澄清專區,
由副發言人黃瀞瑩魏佑任來為大家主持。
休息一下馬上回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