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210622_臺北市防疫因應記者會

作者: prussian (prussian)   2021-06-22 21:21:06
※警語: 本文非逐字稿。
政府單位: 台北市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直播連結: https://youtu.be/4Trw2exg3Oc
出席名單:
衛生局簡任技正 王素琴
副市長 蔡炳坤
市長 柯文哲
副市長 黃珊珊
傳染病防治醫療網北區副指揮官 璩大成
??????
KP:
本來說有事才開記者會,沒事就不用開,
不過最近疫苗一直發下來,總是有一些要報告,我們的施打計劃
- 行政區確診數據 -> https://imgur.com/dEUmgKg
每天盯數字沒有意義,七天當統計這樣看會比較容易
現在希望每個禮拜的感染人數比上個禮拜減少一半,
Rt < 0.5, 設這目標,
統計上沒下降可以看出哪有問題。
這張表 士林和萬華
萬華本來人比較多,降的速度沒那麼快,
士林是護理之家
每個禮拜當區隔盯著看,期望一半是目標,最起碼要減少
方便知道哪個地方有問題可以去注意。
居家隔離人數 -> https://imgur.com/u5O5h7n
慢慢下降,才可以省出人力去作精準疫調 熱點殲滅戰。
快篩陽性數 -> https://imgur.com/bgCT8YO
比中央公布確診人數可以早三天,數字差不多
監控快篩陽性數對疫情掌握更清楚。
昨天大家最關心的是北農,北農的確比較複雜,
因為過去疫調以戶籍本位,他住在哪裡去作疫調。
可是北農蠻特別的,全省的人會到那作生意,交易完又回去,
下午去是沒有人,半夜鬧熱滾滾。
過去以住在哪作疫調,生活圈,
可是聚集型的批發市場,邏輯完全不一樣,
北農為例,戶籍在台北的不到一半,
還有一點, 不確定是在北農感染的,
因為他來自全省各地,北北基桃,甚至更遠的地方來的
疫調的時候還要去其他縣市調資料才能作比對。
不過因為這個地方陸續有出現感染,
不過也不用驚慌,事實上台北市感染的數字一直在下降
農產有一市二市,一市萬大昨天快篩284個 陽性0
濱江83個 陽性0
https://imgur.com/MiWkxal
裡面工作人員加起來四千人,昨天下午才開始作,
三個地方 仁愛醫院 中興醫院 萬大國小 快篩站,
加起來可以作到一千人,通常快篩完一天之內PCR作出來,
如果也是陰的就給他打疫苗,
因為希望北農裡面職員、委外,甚至外來承銷商,
凡是每天固定在那工作的大概四千名全部給他打疫苗,
這是一個最暴力性處理法,看看這種方式用疫苗圍堵疫情效果怎麼樣。
從 5/12 - 6/20, 一市的感染人數, -> https://imgur.com/JVuMmOs
平均偶爾一天一個兩個,這表示什麼,
其實好的衛生習慣還是很重要,
它雖然有感染,但是不會爆發,每天一個兩個,
因為大家還是戴口罩勤洗手,這是國民素質,
國民素質提高到一個程度,就算有很容易感染的病毒,
不會一下子全部爆發出來,還是一個一個。
不過一個一個表示有潛藏的感染鏈,
所以說為什麼疫情愈到這個階段面臨一個困難,
大規模感染因為市民素質我認為不太會發生,
可是很多潛藏在社區裡面隱藏性的感染源是存在的
管制好就是一個一個,管制措施一放開,
就可能會爆發性成長,這是一個問題。
我看媒體一直在帶風向,
說中央叫我們在北農設快篩站,我們都沒設。
為什麼沒有你知道,因為剝皮寮快篩站就在旁邊,
要在那邊重新設一個快篩站,
不如把工作人員帶到剝皮寮去作就可以了。
https://imgur.com/ia39HK9
之前有590人已經作過快篩,而且是陰性,昨天今天已經先打疫苗。
今天開始每天可以篩一千個,作完陰性的就打疫苗,
每天以一千個速度,一千個快篩一千個打疫苗,
這個禮拜有機會北農處理完畢。
https://imgur.com/wGOgVAE
不過也因為北農的關係,
我常說,我們可以犯錯,但是不可以犯第二次第三次,
AZ疫苗還有剩下一些,北農計劃改成台北市批發市場專案,
因為發生在北農的事情,不小心同樣會發生在其他大批發市場,
比如說畜產、漁產、花卉、環南批發市場,
他們 都有一個特色,來自全省各地,下午又各自回家,
要追蹤什麼都很困難,每天來的人數也不見得一樣,
而且戶籍都不只是台北。
所以因為北農的例子,決定把台北市大批發市場,
全部比照在最短時間內打疫苗。
現在疫苗的順序當然醫院是第一優先,還有防疫專責旅館,
再來是長者,死亡率太高了,
一直問說80歲以上要打嗎? 兩害相權取其輕還是要打。
下一個是在管理上很困難,防疫成本很高的優先要打。
這個禮拜把要打疫苗的人員重新整理一遍,有這五項,
批發市場、第二劑時間到的、
街友台北市有700人,社會局造冊帶去打,
不管人道或社會安全,我想大家不會反對。
鄰長,75歲以上本來就很多,所以九千人大概沒那麼多。
外籍人士,要感謝北醫附設醫院幫我們處理外籍,
大概明天早上八點,醫院網站會讓他們可以登記,
算一算75歲外籍人數不多,大概330個,
將來如果年齡下降有更多人,再找更多醫院來參加。
上網登記主要要有外國人身份和台灣居留證。
https://imgur.com/uuO92Mk
剛才講台北市批發市場有一萬人,
花卉 1000
漁產 1200
農產 4790
畜產 750
環南 2800
目標10000人,因為他們實在太複雜了,
與其花很大力氣作疫調、防疫措施,
不如這些人優先打,尤其感染了會散到全台灣去太麻煩了。
列為台北市這禮拜打疫苗的優先順序。
https://imgur.com/cE4WkSi
https://imgur.com/tOIz5fg
https://imgur.com/pe4ibb0
https://imgur.com/D2ZOd9P
另外是75歲外籍要講一下
明天 08:00-20:00到北醫附醫線上預約
接種是 6/24
外國朋友比照台灣標準,本國怎麼處理,居留外國人給他同樣待遇。
https://imgur.com/nVot0hP
另外一個大家比較關心的,孕婦,
明天開始可以到台北市21家醫院,有莫德納,應該還有剩下,
不過有人說都預約完了,21家區域醫院以上的可以上網去登記看看,
沒有也不用擔心,因為新的莫德納大概會下來。
和醫學中心講好了,如果你覺得需要謹慎評估,
或是打AZ還是 MODERNA比較好,
下禮拜8家醫學中心針對高危險群注射,特別是孕婦,開特別門診,
自認高危險群的也可以去,
經過醫生比較完整的評估再打,
打 AZ 還是MODERNA 和醫生討論後再打。
如果比較健康沒什麼問題的,就直接上網預約或造冊去打。
若需要評估,下禮拜八家醫學中心特別門診,給台北市民比較好的服務。
疫苗施打規劃
蔡副:
今天開始第三波75歲以上接種,253點
24號提供給沒有預約的,每區一家醫院接受大家接種。
本週幾個重要要接種的人,作幾點補充。
AZ第二劑是 5/9 前打過第一劑的,明天開始可以到各大醫院接種,
診所有殘劑也可以。中央提過以不混打為原則。
街友生活比較會和不特定人接觸,應該優先接種,
謝謝芒草心、人生百味等民間團體協助,
包括住在廣安居、遊民收容中心、艋舺公園、台北公園的街友們,
幫他們作疫苗接種。
鄰長分散在各區,在 6/24 和未預約者同步造冊通知,到12家醫院接種。
媒體提問
========
Q:
北農中央地方合作不彰? 負責? 中央是否有協助?
KP:
這種題目不要太多政治考量,
說北農群聚,調出數據來看,是陸陸續續有感染,
但你要知道北農組成不是萬華區而已,
來自北市各區、北北基、全台各地,真的是在北農感染的嗎? 不一定。
搞不好是在其他地方感染的。不要說北農群聚,沒這麼嚴重。
但陸陸續續有感染是真的。
農產總經理是中央派的,但他是專業人士,
這兩年來我對他的工作相當滿意,
包括北農在推農藥質譜儀檢查、實名制,都作得相當好,
而且他是專業經理人,就算是中央派來的,只要他不是政治任命的,
當時我也相當堅持要專業人士,所以我覺得這不是問題。
媒體一直帶風向說中央叫北農設快篩站台北市不設,
因為當時剝皮寮快篩站還在,就在旁邊,
要去北農設跟他們討論過,空間不是很恰當,
而且老實講快篩站是鄰避設施,大家不喜歡。
所以直接帶隊到剝皮寮快篩站去作。
昨天一下子五百多人疫苗,為什麼,之前就作過快篩了。
不要再說中央叫我們設快篩站我們不設了
我自己是醫學專業人士,行不行我自己非常清楚。
旁邊有快篩站,直接拉隊去那邊作就好了。
這個沒有必要再口水。
既然批發市場在台北市境內我就會處理,
需要中央幫忙我會跟他講,就醬,不要每天...
還是那句話,作事比做圖重要。大概醬。
Q:
北農編制外拖工、駕駛沒有在名單內?
33:
造冊四千多人包括所有工作人員,
因為需要名冊才能進場,名冊裡的都會施打。
Q:
6/24陰性才能進場,排不到無法進場影響生計,
要求廣設快篩站和延長時間?
33:
之前500多員工施打完畢,昨天200多,
今天1000位,每天1000到24號可能有些人還沒有篩到,
因為下大雨關係,也許會在萬大國小多開幾條線加速快篩。
三個點仁愛中興萬大,希望可以在時間內全部快篩。
快篩現場希望先造冊,公司會排順序,
但很多承銷人可能心急先來排隊。
只要按照造冊,反而會更快,
沒造冊現場資料填寫會更慢。
今天來的都篩,明天希望按名冊,會更快。我們盡快。
Q:
北農匡居家<20人?
4000打完兩週才有保護力,打完不會發病就可以繼續上班?
降載、防堵政策?
33:
目前匡121, 媒體報導有誤。
五月底19位已解列,目前監控不是 45, 是30例左右。
確實14天才有保護力,請聯醫進駐北農三個禮拜,
協助動線、分區、分流,防疫工作怎麼作,
團隊會繼續進駐到兩個禮拜後保護力產生為止。
Q:
16日喊清零,士林、北農皆未對外說明?
KP:
認為清零計劃有效。
目標每個禮拜下降一半,至少要減少,
過程中更看得出哪邊有問題,
清零和沒說明沒有什麼關係,清零計劃本身在作是對的。
一兩個有比較多人感染的地方,
但是整個趨勢台北市確診人數在下降。
Q:
萬大國小篩檢站狀況混亂?
33:
號碼牌是昨天發300,今天追加200是500,
希望按照名冊分批來比較快,這部分請公司儘速跟承銷人說明。
因為快篩站需要打條碼,希望有名冊後勤作好,
現場去篩完就直接檢體可以送實驗室。
名冊造冊的方式會比較完整。
Q:
士林長照機構篩檢因為費用問題,院長同意分期付款才篩檢?
技正:
6/14稽查時發現有群聚,依照中央規範只要匡列個案就能公費採檢,
普篩不是匡列的要自費,
討論過請示黃副,這筆經費由募款申請使用,市府支付,
委託新光醫院篩檢74人,費用全由台北市政府支出。
Q:
未召開家屬說明會,33說有?
33:
簡技報告當時20幾人陽性,
我要求陽性要通知家屬,陰性也要趕快通知,
印象中要求召開說明會說會去作,他們也答應。
昨天問他們家屬有沒有什麼意見,說是沒有,
所以認為他們開過說明會。
資訊上可能有落差,對家屬非常抱歉。
對於防疫旅館長者,認為還是住院比較方便,
今天陸續送榮總,今天有跟家屬召開說明會。
後面這個長照機構有很重要任務要作,
1.照顧長者健康,
2.衛生局成立關懷小組跟長輩、家屬保持聯絡。
長期需要恢復機構運作,畢竟有很多長輩需要機構照顧,
會協助住民復歸,讓機構可以正常運作。
Q:
疫苗配送、疫調延誤等問題,是否懲處衛生局?
KP:
媒體特色就是誇大,唯恐天下不亂。
我每次開會就說,這重來一遍怎麼作比較好,
常常開檢討案,我說這個要怎麼改進,變成什麼懲處案,
這差太多了吧。
這種誇大的新聞就省了吧。
Q:
林右昌不爽? 解封關鍵在 KP?
KP:
這種都是一樣,情緒性發言沒有必要。
北農特殊在哪? 上班的人戶籍台北不到一半,
台北市的人又不是全部在萬華,疫調滿特別的。
我們發現在北農上班有哪些感染,疫調要跟其他縣市拿,
新北、桃園,作比對才能作下一步綜合疫調。
故事就是這麼簡單。
也不是說開會,就是說我們還需要其他縣市提供疫調資料,
我們這邊才能綜合判斷。
疫情發展到現在,發現以戶籍本位的疫調制度,需要一些檢討。
一開始問北農有多少感染,查我們的資料沒那麼多,
問起來原來是戶籍有很多在外縣市。事情就是這樣。
全國能不能解封,本來就不預期628降二級,
本來有計劃是看每禮拜能不能降一半,
愈到後面清零愈困難,
潛藏在社區的隱藏感染源不太容易一個個挖出來。
這的確是個問題。
解封這件事是很難的題目,不是台北、雙北的問題,
是全台灣要怎麼處理。
我想對中央來講也是個難題。
Q:
北藝工地五月底爆發感染?
黃副:
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工務局、文化局完全依照SOP,而且是非常迅速處理。
5/27工地通報清潔工確診,馬上四個標全部停工,全面配合疫調篩檢,
居隔428人,全部篩檢,停工期間 5/28-6/14,
篩檢40位陽性,接受隔離治療。
整個工地三次全面消毒,經過會議決定可以全面復工,
6/15開設單一入口管制,PCR陰性才能進入工地,工程降載減半,
目前工地情況良好。
Q:
行政院 7/1 計程車打疫苗,復康巴士卻被排除在外?
復康巴士曾在不知情下載運確診患者?
33:
不實訊息。
公運處匯整名單給社會局到社家署,沒有不列的問題。
Q:
禾馨給相關企業打疫苗? 裁罰?
33:
經過清查,有四家診所跟市政府領疫苗,針對對象比對,
醫療院所、小兒專科、婦幼診所、醫事檢驗、產後護理之家等,
這樣的狀況是OK的,
但是他中間有打給他自己的關係企業,
50860497 和馨股份有限公司、
52923878 承馨股份有限公司、
50898254 禾膳股份有限公司
的部份被認定不是一到三類相關人員,非醫事人員,
依傳染病防治法29裁處
小禾馨小兒專科診所 30萬
小禾馨民權小兒專科診所 50萬
小禾馨士林小兒專科診所 50萬
小禾馨懷寧小兒專科診所 100萬
總共230萬,並同時中止疫苗合約診所資格。
Q:
禾馨公布對話數度詢問,有回報名冊,當時未阻止現在要開罰?
33:
事前事後名冊都是診所提出的,
就這部份我們去稽查他實際施打的名冊後作的一個比對,
這些名冊沒有辦法掩飾,因為全部都有上傳健保資料庫。
目前為止針對他不符合的對象,
提供疫苗給你,一樣要合法施打,
施打在非規定的人士上,自己要負這個責任。
Q:
高嘉瑜昨天才傳訊息,局長說要提供對話感覺被捅刀?
說和市長交情淡如水?
KP:
昨天在議會,議員說你和他感情好,怎麼把他名字講出來?
我的態度開放政府全民參與公開透明,
所以政風調查的時候都沒有下什麼指導棋,給他獨立調查,
調查出來會送給我,
一開始摘要寫某中央民代,但附件筆錄上面寫高嘉瑜。
開記者會之前人員也問說,你和他交情不錯,還是你不要講。
我說,議員會索資,而且我們都寫在公文裡,
與其讓人家擠牙膏講出來,不如就直接講了。
給黃33講還是給其他人講? 我說不用,我自己處理。
記者會前一個小時,我跟高嘉瑜直接通過電話,
我說紙包不住火,與其事後人家擠牙膏弄出來搞你更慘,
不如我直接講出來。
但是我也講,調查事實,動機、原因你可以再去處理。
我覺得台灣這個社會,政治愈來愈黑暗,
都在想說柯文哲用小禾馨掩護好心肝,把高嘉瑜扯進來,天啊這是
政論節目沒有消滅,台灣不會安定。
Q:
行政院628有望小吃餐飲解禁,和KP不吃飯優先看法不一樣?
KP:
北農有幾個人感染,就很典型,
工作時大家都戴口罩,沒有問題,
可是為什麼感染?吃飯的時候坐下來
所以說家戶感染在台北市40%,
連在家裡吃飯都不要一起吃,到旁邊吃或時間分開,
所以我也非常清楚,吃飯、聚餐是感染最重要的原因,
這也不是什麼新鮮事,17年前SARS就知道了。
所以我說解禁是不吃飯的優先,
夜市、餐廳怎麼辦? 好問題,我也在想這問題。
反正是這樣,打疫苗是終極辦法,
沒辦法普遍打疫苗之前怎麼撐過去,好問題。
Q:
北農採檢站,防疫插管箱竟然被用在篩檢?
璩:
暫停使用,期待最新設備發展。
(略)
快篩隊要快速移動,很多不是重型裝備。
側面幾乎是密合,人員穿著高階防護裝備。
安全使用應該無虞。
尊重原著,希望跟邱主任共同討論,期待更新更好的產品。
(完)
※警語: 本文非逐字稿。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