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210607_臺北市防疫因應記者會

作者: prussian (prussian)   2021-06-08 00:02:55
政府單位: 台北市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直播連結: https://youtu.be/Kq4EiUDph0k
出席名單:
副市長 蔡炳坤
市長 柯文哲
副市長 黃珊珊
衛生局長 黃世傑
傳染病防治醫療網北區副指揮官 璩大成
01:55 正片開始
41:03 感謝有你
KP:
- 中央公布疫情
死亡率 2.3% 比平均高,未來還可能增加。
合理的解讀是,在社區裡可能有很多確診案例還沒有被發現。
- 快篩數字 -> https://imgur.com/3mJkkAq
- 陽性率 -> https://imgur.com/pxlTm3Q
- 陽性數 -> https://imgur.com/JLs832G
萬華疫情趨緩,但還是有一定的數量
現階段看快篩陽性趨勢,還可以。
https://imgur.com/t3bhmiC
表面上,看起台北市確診人數應該會慢慢下降,
但麻煩的是用行政區或地圖看,會發現均勻散到各行政區去,
真相是,疫情趨緩,但只要一放鬆人數就會飆上去。
東京也是這樣。緊急事態宣言發布了三次。
看看鄰近的國家,泰國發生的故事和我們幾乎一樣
3/26停八大行業,移工宿舍大規模群聚感染,
市場也是重要的感染途徑。
泰國發生過而台灣還沒有的剩下一個監獄感染,
搞到進退為難,要不要把監獄的人放出去。
從國外的經驗來看,特別是東南亞和日本,
顯然疫情是只要一放鬆就會重新飆起來。
目前策略沒有改變,
還是以最低成本維持三級管制,撐到疫苗全面施打為止。
顯然短期之內管制沒有辦法放鬆,
疫苗還是最終解決方法。
這段時間對疫苗我們還是適當的準備,
因為不清楚疫苗什麼時候會來,準備太多也沒有用。
原則還用醫院系統來施打,
不過要求醫院動線要流暢空間要足夠,
所以最近開始調查。
過去有39家醫院似乎比較獨立的空間,
像台大癌症醫院就很好,不會和門診混在一起。
不過台大癌症醫院是新的美國編制的醫院,空間比較大,
舊的醫院不見得有辦法找出這麼好的空間,
所以目前的醫院和特約診所查查看,
看他施打疫苗的空間理不理想。
調查出來再算算看,
如果擴增要用哪些大型場館。
目前看起來是花博優先,交通方便空間也夠大。
和平籃球館也是一個考量。
台北體育館、小巨蛋都是適當的地方。
https://imgur.com/acwAt2I
https://imgur.com/nfOYPwI
https://imgur.com/nDPMBrH
一樣先準備好,不一定先把桌椅電腦擺上去,
看中央疫苗給我們 的速度,作適當的佈署,
不然東西擺好沒那麼多疫苗也是浪費。
https://imgur.com/NR3ryI8
顯然三級管制會再下去,
務實處理,
因為父母還是要上班,居家保母大概就可以先放鬆,
但還是要有報告的系統,有感染的話可以提早發現。
原則上策略是,
維持三級管制下作一些調整,讓我們可以撐久一點,
所以如果是照顧一兩個,居家保母可以開始放鬆,
有健康監測系統就可以。
機構型的就沒辦法,到7/2都停止,疫情有可能再拖下去。
第一線警消醫護必須工作的關係,有 0~2歲需要送居家保母,
每個月補助 $8000。
https://imgur.com/Cke3wGV
停課到 7/2 直接到暑假去了,期末考也沒辦法實體考試了,
要線上評量授權學校自己處理。
原則是停課不停班。
https://imgur.com/I3Kr05q
還有一點要特別叮嚀的,實體畢業典禮就不要辦了,
這還是群聚,拜託不要耍大牌,說不行就是不行。
酷課雲會繼續精進,
幼稚園、補習班沒有辦法,該退費就退費。
細節請蔡副市長作更詳細的說明。
蔡副:
https://imgur.com/nntx1tg
期末考原則取消紙本,採多元評量,包含線上評量,
可以調整次數和比例,有平時成績和定期考試成績,
希望學校妥為處理。
把握一個基本原則是,同一年級同一科目要有一致性。
所有學校因為取消紙本考試,
成績單和獎項原則上下學期再給學生,
畢業生由學校把成績和證書寄到家裡去。
中學部份有服務學習、改過銷過,請學校彈性處理。
盡量多元、從寬認定。
補考用線上測驗多元評量,重、補修也是。
https://imgur.com/KqXS6pd
停課期間團膳業者受影響較大,
紓困得延長供餐一學期,按規定延長或擴充契約。
https://imgur.com/hGEJqyY
退費問題
幼兒園六月不收費,
附設課輔中心、補習班如果收費了按比例退費。
暑假活動原則取消,隨疫情因應。
媒體提問
========
台視:
雙北數字減少? 是否擴散全台? 北市能否支援?
KP:
快篩陽在減少,可是麻煩的是台北市各地都有隱藏,
管制一放開保證增加回去。
日本、泰國也是這樣。
結論是目前雙北的確趨緩,但社區有潛伏感染源,
還是要維持管制撐到疫苗可以打。
台北市醫療量能沒有問題,
目前南部沒有疫情,先把北部問題解決。
今日 年代 壹電視:
三級延長到6/28,如果到時疫苗施打情況仍然不佳,
遇學生放暑假,是否加強管制措施?
KP:
目前停課到7/2, 接來就暑假、下學期,
這還要再想一下,如何維持學生聯絡,防止群聚。
民視 聯合 公視 新頭殻 年代 壹電視:
大型接種場地規劃? 機動接種隊細節?
KP:
有準備大型場館,但原則上醫院、合約診所到健服中心可解決就解決,
超過才用。
疫苗進來的速度決定我們要怎麼布置,
場所超過也沒有意義。
中央要給清楚的數字我們就會布置,都有準備沒有問題。
行動不便的人先造冊清楚需要多少,再規劃機動打疫苗的隊伍。
聯合:
萬華市場機動快篩進度?
33:
今天已經篩檢一個里結束,這禮拜各個里陸續。
第一魚果和環南都正在造冊。
希望媒體不要去拍攝,會造成民眾不願意下來快篩。
內部員工之外,希望週邊攤商民眾都可以出來,
正勸說各組織團體,說服他們出來作快篩。
UDN:
空軍同事確診跑回高雄後確診,市府掌握?
高雄說開罰由北市決定?
33:
6/3 疾管署中區 -> 北區 -> 區管 -> 疾管課 接到通報,
希望去作疫調,但國防部一直沒有給窗口,沒辦法疫調。
這部份在請疾管署協助。
軍方是國防部處理,不是我們可以開隔離通知書,
目前沒辦法了解他隔離的狀況。
Q:
警察爆料八旬老翁病死家中,通知衛生單位卻不來作篩檢,
只好建議家屬來作快篩,結果陽性,北市衛生單位卸責?
防疫相驗SOP為何? 是否需要修正?
33:
去年刑事警察局有 SOP, 一般死亡由警方、檢察官司法相驗,
與疫情有關由衛生局處理。
警方通知衛生局時,可能因為不是列管確診或居家隔離,
認為和業務無關。
因為最近類似案子很多,
現在 SOP 修正,警方和衛生局都要到現場,
確定是不是病死之後才分流。
司法、行政相驗可能有不同處理,
但第一時間不可以有推卸責任的情形。
三立:
大賣場管制更強力?
33:
和市場一樣一至五勸說,六日強制分流。幾家大賣場都願意配合。
Q:
林右昌說KP終於願意聽我的? 在搶功嗎?
KP:
執政還是要考慮成本效益。
5/24,25 那兩天非常危急,救護車送不進去。
一開始要建立醫院、旅館,事有輕重緩急。
北市市場感染不是主力,家戶才是最大宗。
重要先處理,後面再來處理市場。
其實強制只有六日,因為警力不是無限。
政治是一旦下命令就要執行,
政治核心是執行不是喊口號,(一堆人中槍)
下這命令下去就要能夠執行。
公有市場有 79個,管理不是那麼簡單。
政治要務實,不要隨便下個命令讓警察、公務員跑來跑去。
既然疫情慢慢在控制,就愈縮愈緊,把小群聚消滅掉。
台北到目前為止市場不是感染主力,不過還是個風險,
所以按照成本效益一步步控制,
人家講的和內部也會評估,作得到就作,一步一步去作。
Q:
中央追加預算編列用途是病房、檢驗站,不是疫苗接種服務費,
CDC計劃補助的是接種處置費$100,不含掛號費,
中央講法卻是全部免費。認為應說清楚規劃、財源嗎?
認為被針對打壓嗎?
KP:
反正預算是他們編的也不是我編,他們自己要去說明。
這幾天中央說法變來變去變了好幾次,不過算了。
還是那句話,把事情作好最重要。
所以人家講,你對付肺炎沒有對付柯文哲這麼用心。
UDN:
市長稱醫療量能足夠,但市議員黃郁芬接獲陳情,
北投區沒專責病房,也沒有收治重症的醫院,
請問市長了解的狀況是?
KP:
台灣最大的醫院之一台北榮總就在北投區,
選區的議員不曉得北投有台北榮總、振興醫院,
他是那個選區的議員嗎?
東森 台視 ETTODAY 自由 中央社:
中央將配發莫德納,將來醫護可選擇?
不少醫護想等莫德納,對其他醫護公平嗎?
接種疫苗是否有風險? 市府如何管制?
KP:
這的確是個大問題,AZ和莫大家雖然還會挑,
統計上已經看得到,給他挑還是要選莫。
所以將來如果還有國產的可以選問題一定更大。
一開始我就講,一個國家疫苗不可能太多種,
會造成行政上的成本變高。
這的確是個大問題,將來疫苗太多種,
要可以選還是不能選還是怎樣,這個我就不曉得。
這不像流感疫苗每次都是固定的。
如果有很多廠牌,到底給老百姓是可以選還是不能選?
現在這問題還不大,將來會是大問題。
Q:
日前5.4萬劑施打狀況? 沒打完的原因是什麼?
KP:
看起來該打的都打了,在醫院的還有 6900
顯然醫護還在觀望,但是我們自己造冊打的沒這問題。
剛才講過,到底要不要給他選疫苗的機會,這是個問題。
造冊的要打就上來打,沒這問題。
醫院的疫苗,要打就打,不打乾脆繳回來給要打的人打。
Q:
莫德納疫苗如何規劃接種對象?
KP:
中央也是規定給第一類,
我覺得按照第一類,AZ打完了優先給,還很多的給少一點。
就醬。
三立:
醫護招募令有人表示已經錄取又被刷掉,甚至沒有被通知?
錄取標準是什麼? 外縣市醫必須自己找住宿?
33:
這有很大的誤會,招募的時候第一關是面試,
然後八小時課程,防疫旅館實習三天,
之後篩選第二關才會錄取,之後才正式上工,
我們還是需要能符合標準資格的人。
一班八小時五千元,十二小時就是七千五,
有勞健保及團保的含防疫險,疫苗的注射,
如果是外縣市,提供免費的住宿,也就是警消醫護加油棧。
如果是沒有接到通知,或認為他錄取又被刷掉,
這中間應該是有所誤會。
但是我們還會招募第二批,因為還要成立 call center,
如果他有興趣的話我們還是會繼續招募。
今日:
國民黨認為紓困應不排富普發 $10,000,
不需要的人回捐防疫基金?
KP:
我是不知道這是國民黨的誰提出來的,
台灣23,000,000人,一人一萬塊是230,000,000,000,
所以第一點,突然提出一個兩千三百億的紓困案,
沒有牽涉到任何產業,一聽就知道不太合理。
算了,不太想批評國民黨。
有這種在野黨,難怪執政黨這麼囂張。
TVBS:
連兩日確診100人以下,是否擔心市民鬆懈跑來跑去,防疫破功?
KP:
這本來就是一個很令人擔憂的事,
這種情形在其他國家發生過很多起,東京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的確疫情繃久了,大家一定會受不了了開始會跑,疫情就爆發。
還是那句話,思考如何以最低的成本維持疫情可以控制。
三級管制到底可以撐多久?
如果可能的話,疫苗能夠弄到多少算多少,打多少算多少。
三級管制要撐三個月,我常想那些升斗小民怎麼辦。
領薪水的無所謂,夜市、攤販到底要怎麼活下去,
我也覺得這是個問題。
中視:
依照目前疫苗進度,加上美國疫苗覆蓋率也只有8%,
解除最快要到八月嗎?
專家建議慎重考慮停工封城?
KP:
1, 台灣一日生活圈,封城要全台一起封才有效,
2, 如果宣布明天要封城,今天晚上高速公路大概都塞車了。
從武漢封城例子可以看到。
封城講很容易,執行很困難。
只有雙北封也沒有用,要全台一起封。
台灣封城三個禮拜,世界半導體都會受到影響,這不得了。
還是務實的講,如何以最低成本維持三級,
撐到疫苗來到,這在現階段恐怕是唯一的選項。
中央社 自由:
北投一家三口命案進展?
對沒有福利身份,但自理能力不佳的高風險家庭,如何給予實質協助?
33:
一家四口沒有確診、匡列或採檢,
是家屬破門發現妹妹發燒才去採檢,快篩陽性PCR陽性,
另外三位衛生單位沒有他們任何的資料,PCR採檢中。
大家都沒有跟外界聯絡,造成在家裡發生事情沒有人知道,
因為之前也沒有出來就醫過,也沒有辦法在衛生單位看到他們的資料。
呼籲親友之間要互相常常關懷。
這個家庭不是有福利身份或中低收入,
家庭狀況其實還可以,所以目前先了解他們疫情的狀況,
如果是就按照規定辦理他們的後事。
感謝有你
========
(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