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防疫優等生與病毒對抗 新加坡的抗疫策略3

作者: KotoriCute (Lovelive!)   2021-06-04 13:52:59
完整標題:防疫優等生與病毒對抗 新加坡的抗疫策略3部曲
發稿單位:中央通訊社
發稿時間:2021/6/4 12:34(6/4 13:24 更新)
撰 稿 者:侯姿瑩新加坡4日專電
原文連結: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106040100.aspx
民眾拿起手機掃描QR碼,通過店員檢查後才能進入商場,為的是強化接觸者追蹤;不僅如
此,新加坡還有擴大檢測能量及加速推動疫苗接種2大防疫策略。一年多來,星國政府以
防疫3部曲與頑強的冠狀病毒對抗,在這場全球抗疫戰爭中,堪稱優等生。
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重創全球,新加坡去年因爆發移工宿舍大型群聚感染
,確診人數急遽上升。當局採取的因應策略就是大量篩檢移工,並設立社區護理設施及康
復設施,用以照顧輕症或無症狀患者。
去年疫情急遽升溫,新加坡於4月至6月初實施類封城「阻斷措施」,並開始強制民眾外出
必須戴口罩,以遏止病毒在社區傳播。在疫情趨穩後,逐步分3階段解封,但不變的是,
除了運動、吃喝之外,民眾只要外出就得戴上口罩。
新加坡逐步解封這一年來,疫情大致維持穩定,不過近來變種病毒來勢洶洶,5月中台灣
爆發本土疫情之際,新加坡同樣也出現了一波本土疫情。星政府隨即緊縮防疫措施,包括
餐廳禁止內用、社交聚會人數最多2人等,民眾生活狀態從原本「解封第3階段」退回至「
高警戒解封第2階段」。
至今已邁入「高警戒解封第2階段」第3週,新加坡每天新增確診病例漸漸從20至30多例,
大致降到10至20 餘例,不過這幾天爆出一家身心障礙照護機構出現群聚感染,導致昨天
新增的本土病例上升至35起。新加坡目前累計6萬2145人確診。
由於疫情變化起伏相當大,星政府的防疫政策也隨時跟著動態調整。總理李顯龍本週稍早
發表全國演說時表示,若疫情情況持續改善,13日之後應可鬆綁部分限制措施。
COVID-19肆虐全球一年多來,新加坡防疫成效漸受國際肯定,彭博最近2次的全球防疫韌
性排名,星國都名列前茅。
分析新加坡防疫成效,新加坡伊麗莎白諾維娜醫院傳染病專家梁浩楠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
時表示,「合力追蹤」(TraceTogether)計畫發揮關鍵作用。
●接觸者追蹤
去年疫情爆發後,新加坡政府隨即著手推動「合力追蹤」(TraceTogether)計畫,以強
化追蹤確診者及密切接觸者。除提供手機應用程式,還有可攜式的防疫器供民眾領用。
民眾進入商場、餐廳、超市等人流較高的公共場所前需用手機App掃描QR碼或感應防疫器
,才能進入。「合力追蹤」透過藍芽訊號記錄不同用戶何時接觸彼此的訊息,數據存在用
戶手機或防疫器內,當有人確診時,資料才會上傳到衛生部。
一旦有人確診,「合力追蹤」可大幅縮短找出密切接觸者所需的時間,從幾天降至數小時
。民眾自己也可以透過合力追蹤App的資訊看出自己去過的地方是否有確診者造訪過,若
曾與確診者處於同一個地點,App會出現警示,提醒留意14天內的健康狀況,若出現呼吸
道症狀應立即就醫。
●病毒篩檢
從去年到現在,篩檢一直是新加坡的重要防疫策略之一。當局不僅在去年爆發移工宿舍群
聚感染時,大量篩檢宿舍移工,疫情趨穩後,仍要求工作性質具有高傳染風險的人必須定
期接受檢測;另外,大部分的入境旅客在隔離期間也要強制採檢。
面對近期出現的樟宜機場第3航廈、JEM購物中心和西城(Westgate)等感染群,新加坡同
樣採取擴大採檢的方式,盡快找出可能的確診者,以防堵疫情擴大。甚至有些公共住宅社
區出現數起確診案例後,當局也針對整座住戶進行強制採檢。
基於看重篩檢的重要性,新加坡持續不斷擴大篩檢能量。衛生部表示,去年4月平均每天
能做2900件PCR核酸檢測,到了今年一月以後,篩檢能量已提升至每天6萬至7萬件。
梁浩楠說,除了原有的國家實驗室,在星政府提供津貼補助下,一些當地生物醫藥公司也
加入COVID-19檢測的行列。衛生部指出,到今年5月底為止,全島共有27間實驗室進行
COVID-19檢測,負責處理來自醫院、診所、區域篩檢中心、移工宿舍的檢測案件,以及其
他為了主動找出病例而進行的檢測行動等。
由於近期出現較多感染群,導致篩檢量大增,衛生部表示,各檢測實驗室的使用率從先前
的3、4成大幅增至超過8成。
除了擴充PCR檢測能量,新加坡去年底也開始進行快速抗原檢測(ART),甚至不久的將來
,民眾也可到藥局購買DIY快速抗原檢測試劑組,在家就能自行檢測。
那麼,篩檢對防疫的重要性為何?梁浩楠分析,台灣、新加坡的防疫思維都是希望「把病
毒消除」,透過大量檢測,「追得越緊就越有辦法排除病毒」。
旅星多年、具有公衛專業背景的賴醫師受訪時也說,篩檢可以找出社區裡的隱形傳播鏈,
找出具有傳播力但沒有症狀的病人。但要注意的是,快篩在盛行率(某一時間患有某一疾
病人數的比例)不高的地方恐有偽陽性偏高的問題,因此也需要有PCR量能支撐,進一步
確認是否被感染。
●加速推動疫苗接種
關於疫苗採購方面,「海峽時報」(The Straits Times)報導,新加坡早在去年6月就簽
署採購美國莫德納(Moderna)疫苗的合約,接著8月又簽署採購中國科興(Sinovac)疫
苗、美國輝瑞大藥廠(Pfizer)及德國生技公司BioNTech研發的疫苗等2項合約。
新加坡衛生科學局目前僅批准使用莫德納、Pfizer-BioNTech等2款疫苗。人口約570萬的
新加坡自去年底啟動接種計畫以來,截至5月31日,已有約228萬人至少接種一劑疫苗,其
中176萬6497人已完成2劑接種。
在疫苗供應有限下,新加坡為了讓更多民眾至少接種一劑疫苗,獲得保護力,日前也調整
施打策略,將2劑疫苗接種間隔時間從3到4週延長至6至8週。
另外,衛生部預計將允許私人醫療業者透過既有的特別採用程序管道,引進世界衛生組織
(WHO)緊急使用清單上的COVID-19疫苗,以擴大接種覆蓋率。清單上包括莫德納、
Pfizer-BioNTech、英國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嬌生集團(Johnson & Johnson
)、中國國藥集團及科興疫苗。
檢測、接觸者追蹤、疫苗接種仍是新加坡接下來的重要防疫策略,李顯龍對全民演說中即
明確宣示,這些都是新常態生活的一部分,新加坡將加速推動這3方面的行動,以涵蓋更
多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