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210603_臺北市防疫因應記者會

作者: prussian (prussian)   2021-06-04 00:06:07
政府單位:台北市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直播連結:https://youtu.be/lKsQT-TtDho
出席名單:
傳染病防治醫療網北區副指揮官 璩大成
衛生局長 黃世傑
市長 柯文哲
副市長 黃珊珊
社會局長 周榆修
00:50 正片開始
39:45 感謝有你
KP:
- 中央公布疫情
- 行政區確診數據 -> https://imgur.com/g3IR8zB
每個地區都有,有群聚
思考怎麼用機動快篩隊一個個消滅掉
萬華快篩站數據 -> https://imgur.com/YreYunF
陽性率 https://imgur.com/H6At275
陽性數 https://imgur.com/oLbAMGP
有壓制,沒有被消滅,是膠著狀態
三級管制自主封城下沒有被撲滅,是悶燒型
思考要怎麼處理
過去半個月專責病床 600-> 1300
專責旅館 0 -> 1800
大家很努力擴充,感謝招募來的醫護人員
每天開會一定問一句,昨天救護車有沒有送不進去的狀況
沒有 -> 量能 ok
專責旅館開始用線上登錄
昨天晚上還有兩百多個空床,三百多床出院還沒消毒完畢
醫院、旅館動員完成,現在的醫療防線還能夠應付
來看看現在悶燒的疫情到底要怎麼處理
https://imgur.com/GSjwgfi
檢視數據發現有一個現象
目前台北市 2800多例,
1221 是來自 456個家庭,大概43%
特別在過去半個月裡,常常有人感染回到家裡再傳染給家人
家戶傳染是現在要開始去處理的。
昨天開始一個政策是確診要移到防疫旅館去,
症狀比較嚴重的要送到醫院去。
說明看看台北市為什麼有這麼多家戶感染
因為過去是用 PCR, 可能過了兩天才跟你說確診,
可是在那兩天當中你已經傳染家裡的人。
所以後來不再用 PCR當第一步,第一步是快篩,
因為20分鐘就可以知道結果,快篩出來的CASE盡快作PCR
這個是我們觀察醫院量能的重要指標,
看快篩陽性能不能在幾個鐘頭內就把PCR作出來,
這樣可以讓我們作醫療決策比較明確。
臨床上有懷疑的病例,先作快篩,快篩陽性的話盡快作 PCR
這段時間我們研究下來,
快篩陽性->PCR+ 大概是80%,本來就沒那麼準,不過比較快
像昨天陽明山的CASE, 我們發現年輕人沒有症狀,偽陽性還滿多的
另外一方面,有症狀,快篩陽性,大部份PCR都陽性
現在我們大概有這樣的經驗。
快篩陰性一定沒事? 當然沒有
現在看出來快篩陰性,PCR陽性的大概 1%
所以還是有少數漏網之魚,
這可以理解,快篩本來就沒那麼靈敏,
所以有一些病毒量沒那麼高,快篩陰性PCR陽性是有
雖然沒那麼準確,但是速度快,
慢慢變成臨床上使用的主力。
第一點
避免家戶感染,有懷疑的就作快篩,
陽性的儘快作PCR來決定醫療決策
另外一點
當時因為醫院旅館,所以說沒症狀的先放家裡,
但是家戶感染這麼多,所以政策開始調整,
原則上確診的讓你去住專責防疫旅館,
幾個理由,
年輕死亡率很低,放在防疫旅館是防止你去感染別人,
年紀大的放防疫旅館,防止你在家裡變壞的時候來不及把你送醫,
畢竟旅館有專責醫護人員,變壞比較容易發現,
另外現在旅館和醫院形成區域聯防,和急診處都有密切聯絡,
你在防疫旅館變壞的時候,
隨時都有醫護人員在看,馬上可以送醫院。
另外,也因為家戶感染的現象,
現在開始除非你家房間很大,有獨立浴廁,
會乖乖躲在裡面17天不出來,
不然我看你還是去住防疫旅館。
如果我們讓你單獨一個人在家裡,你死掉恐怕都沒有人知道,
因為有時候還是會缺氧急速變化,
如果房屋裡面還有其他家人在裡面,
坦白講現在是怕你去感染他們。
不管怎麼樣,現在原則上確診是把你弄去防疫旅館,
防止你感染別人,也防止你急速變壞沒有被早期發現
討論一個問題,既然台北市經驗看起來,43%是家戶感染,
有人說是不是家裡全部戴口罩,
我認為這個也不是很容易。難道你晚上睡覺也戴口罩嗎?
https://imgur.com/zhExbLf
從容易簡單的開始作,希望現在開始,
台北市民在家裡吃飯不要共餐,不要在一起吃,
與其弄壓克力板,煮完各自打飯分開吃,或不同時間吃
不要共餐,碗筷不要共用。
因為共餐還是學理上傳染最大的機會
盡量保持距離。試辦一段時間看看。
確診為了保護家人,還是去住防疫旅館好。
結論
台北市疫情膠著
按照我們擁有的醫療資源,按照研究,發現的東西
每天開始設計一個新的戰術,一步步把疫情壓下去。
媒體提問
========
聯合報:
台灣長照陸續爆發群聚感染,是否普篩? 防止機制?
工廠群聚感染,是否防疫升級?
KP:
這是典型群聚感染,像新加坡移工宿舍,
浴廁共用、餐廳共用,一感染就一整波。
現在策略是這樣,一旦感染,先用快篩疫調第一圈快篩來作
最近研究這個問題,宿舍臨時要改裝也相當困難,
可是如果一個感染整個停工,對產業界是很大的問題,
這種工人宿舍的確是防疫的一個弱點,
盡量是不是吃飯就不要在餐廳吃,全部分散吃。
我記得我們當年SARS的時候,台大急診處的規定是,
每人拿便當到外面草地隔10公尺分開吃飯。
可以作的先作,比方說吃飯分散,
浴廁的問題,可以分艙就分艙,
固定哪些人用哪些區,分艙分流,
盡量不要共餐,一步一步去作。
華視:
美容美髮業,市長憂心生計暫時不考慮停業,
但店內梅花座有沒有實行困難? 稽查制度?
KP:
我們要給世界榜樣,我們是公布準則,不是用警棍執行,
訴諸大家遵守規則的文化。
美容美髮如果停掉影響太大了,但也希望不要變成防疫破口,
所以工作人員一定要戴口罩,不要吃東西。
有一些美容院客人來還要奉茶送咖啡,這些都免了。
按照空間允許,盡量讓他離遠一點,
盡量用預約制,讓空間裡的人愈少愈好。
至於有沒有稽查制度,坦白講警察也不是沒有其他事情,
訴諸國民盡量遵守,警察不可能隨時去看。
我們允許美容美髮業營業,也希望你們遵守規則,
不要讓他變成防疫破口。拜託大家。
TVBS:
台北新北台中都喊回家戴口罩,是否很難落實?
還有其他管控措施?
KP:
剛剛講過,
在家不要共餐,盡量保持距離,
至於夫妻睡覺還要戴口罩,這我是很難想像啦。
所以是這樣,從可以作的先開始作,再觀察一段時間。
公視:
專家建議廣篩制度,是否在特定地方進行廣篩?
KP:
就公衛觀點,還是要在熱區才快篩,
至於熱區定義,沒有遇到難知道,但是過程中我們 每天看數據作研究
所以台北市先成立快篩部隊,開始建立熱區,
至於熱區怎麼定義,這是個好問題,且戰且走。
全面普篩是不對的,熱區小區域普篩是對的。
這也是將來應該要作的。
寰宇 蘋果 東森:
文化 14 人快篩陽性,PCR全是陰性,怎麼有這麼大的落差?
是不是試劑不夠靈敏? 會不會影響將來的判定?
33:
文化名單345,驗313,14陽,PCR陰
之前在萬華,消防隊,都有一部份是快篩陽PCR陰,
之前也有台中案例。技術上請璩副總回答。
璩:
https://imgur.com/r2hq9xn
目前PCR陽性率82.8%真陽性相對於偽陽性,學術上叫特異性,
試劑可以辨識出它陽性的比例82%。
在聯合醫院內部分析是 83.7%。
專家團隊持續追蹤特異性準確度的部份。
在疫情嚴重度這麼高,雙北密度這麼高的狀況下,
仍然是一個非常有效,具有迫切性的工具,
非常有效幫忙我們早期找出確診者。
第二部份
https://imgur.com/jWoTAUn
既然是平均值,因為醫院、方法、對象都不一樣,所以它是個平均值
既然是平均值,就會有中間值和兩邊的極端值。
文化及某些地方,在醫院裡也有發現這樣的極端值,
整個過程中也嚴密在觀察。
第三點,對於這個極端值,也不是放著它不管。
分兩個面向,
第一個是內部品管,
試劑種類,操作人員程序、過程、地點,
都很小心在偵測,目前為止沒有看到有關這方面的問題。
第二個問題是外部顧客,黃副講的,市長也講的,
在密度盛行度低的地方作篩檢,通常偽陽性是會升高的。
目前我們認為快篩試劑,目前為止在台北、新北仍然是有效的方法。
聯合報:
學校宿舍有345人,採檢313人,其他31人的處理方式?
(...記者數學?)
文大學生翻垃圾桶食物吃沒有戴口罩,文化的防疫管理是否有疏漏?
33:
很多學生回家一陣子了,請他們一定要追蹤。
如果有跟原來確診四位同學同室部份一定要追蹤。
有一些在台中驗出確診是那四位之一。
其他部份宿舍管理部份應該是學校要作好相關防疫
防疫上發生類似狀況,宿舍就像市長講的,
畢竟是居住的地方,會有用餐的問題 ,
這也是一樣要回到剛剛講的這些指引,
希望在家裡在宿舍盡量和同學分開來用餐。
蘋果:
北捷減少了班次,但間距更長,每節車廂人數更多更密集,
是否調整? 應考慮防疫或營運?
33:
市長有指示提出交通局減班原則,包括公車捷運。
捷運減少班次當然第一個是人流真的比以前少很多,
當然希望能夠作最有效的運用。
但是可能造成上下班時間還是比較密集的狀況,
會請他們提出檢討。
年代:
戶籍在萬華的民眾在輔大確診,卻拿陽性報告登機,
台北市府有接獲通報? 還是匡列有疏漏?
33:
這就是禮拜二視訊向中央提出來的,
以前居家隔離開了通知書同時會上電子圍籬。
現在是新的狀況,中央同意無症確診可以居家隔離,
我們發現開了居家隔離通知書,
沒有辦法在同一個系統上傳說這個人要被居家隔離了,請上電子圍籬,
中央說系統正在修改,會盡快改好。
這就是他為什麼可以跑出來,因為他沒有電子圍籬。
這個部份中央會再作修補。
機場那邊應該要作好管控,這應該是機場那邊行政的疏失。
台視:
台北市議會消毒,傳出二樓清潔員確診,掌握狀況?
33:
接到通報,協助匡列快篩,狀況還好,相關空間都作好清消。
監控後續發展。
聯合報:
郭想幫買疫苗,陳時中說缺授權書,質疑刁難?
王定宇嗆?
KP:
疫苗這件事已經吵太久了,
從疫情發展,它慢慢會擴散出去,
而且台灣本來就是一個小島,島內流動太頻繁,
如果要四級,全島同時封才有效,整個台灣在家三個禮拜硬封城,
有症狀的撈出來用集中營管理,
除非是這樣,不然我想不出在目前的狀況...
而且隨著時間,報表看起來每個縣市慢慢都會有病例出現,這叫防不勝防
所以疫苗是這樣,拖愈久它跑出去的愈多,就燒得愈多
所以今天雖然死亡17例,我想死亡率到時候一定是校正回歸,
很多死亡到現在還沒加上去,
拖愈久愈分散愈難防堵。
一個是硬封城,一個是打疫苗,
局面發展到這個程度只剩下兩個方法,
硬封城我覺得相當困難,因為才三級管制就已經..
三級管制是這,兩個禮拜大家還可以忍受,當放假
三個月我看經濟就不得了了,如果要四級,GDP、整個經濟一定會掉,
所以現階段不要再講任何理由,看怎麼辦,疫苗能打就先打一些。
華視:
長照人員打疫苗進度? 是否已開打?
提升順序後疫苗數量是否更捉襟見肘?
社:
本來昨天預計明天開始打,造冊完後今天已經在打。
人數總共3900位,
第一波這週末可以打完1000位,
3900裡有2900是第一類直接接觸,
再來才是第二類非直接接觸。
施打會盡快分批,
疫苗施打會有不良反應,工作人員施打之後還是需要維持機構照顧量能
所以這部份也會一併考量,
後續依這兩原則盡快施打。
Q:
陳秀熙主張疫苗應讓熱區優先施打?
KP:
疫苗還沒擴散的時候我認為這是有效的戰術,
可是等到擴散以後效果會很差。
如果在5/2-5/9, 萬華29個,
在萬華快速打疫苗,這個策略是有效的。
可是現在要打的話還是可以啦,
變成在 Google Map 上看到熱區先打,
這策略是可以,疫苗跟普篩都是對付疫情的方法,
可是隨著時間過去,用疫苗來擋的效果會愈來愈差。
中視:
2M劑要來市府知道是什麼嗎? 中央說疫苗要授權書合理嗎?
33:
我們不會知道中央疫苗狀況,什麼時候要來也不清楚。
根據法令民間採買要有緊急授權,這次中央有行政命令,
就是要中央簽約集體分配。這兩個原則是這次捐贈、購買的原則。
所知的就是包括捐贈都要有緊急授權,
內容包括訴訟豁免、藥害救濟,都需要原廠規範,
還是依中央公告為主。但不管是哪一種,希望愈快愈好
Q:
行政院紓困方案說要線上申請直接匯款,縮短地方政府行政流程,
這樣有幫助嗎?
KP:
去年已經有資料的話直接申請沒有意見,
但有些像夜市要像去年那樣直接補助,就要想一下。
紓困、救濟還是實事求是,不要想說人情要作在自己身上,
我都沒有意見,只要快就好了。
或是他可以很快發下去我也沒有意見。
蘋果:
藍營揪團去總統府抗議?
KP:
有疫苗我就會去,沒有就算了。
中視:
什麼情況考慮區域封鎖?
KP:
從兵棋演習看起來,每十萬有400確診,用三級軟封還封得住。
現在比較清楚,要擋在不准超過400。
四級殺傷力太大,要想辦法擋在那前面,不要被迫四級。
鏡新聞:
松山分局?
33:
(...無關疫情,不想打)
寰宇:
郭買疫苗, 中央是否頗有居心?
KP:
那篇我看過,疫苗上市政府要給藥廠法律免責和藥害救濟,
這我都知道,不過法律是要增進公眾利益,
不是人民要侍奉法律,
看怎麼克服可以拿到疫苗趕快打就好。
可以解決就好,看現在到底要怎麼解決嘛。
台視:
成衣業者送花籃說阿伯罵得好?
KP:
唉~ 下一次折合現金給我就好了,不要浪費錢。
Q:
行政院長說疫苗會一波波抵達,會協助企業、民間團體,
郭董卻遇到沒有授權書的問題,市長是否覺得應放寬限制?
KP:
我們是三級管制才能控制到這樣,
台北還是會管制比較好,
台北不管醫療能量到防疫旅館,基礎設施還是比較好,
當疫情一直在擴散的時候,拖愈久愈難控制。
現在台北市要用疫苗控制都要全部打才有效,
時間拖愈久愈分散,治療愈困難。
醫學上也一樣,預防容易治療難,拖愈久愈困難,
將來要收拾殘局就愈難。
大家看看把事情解決掉,不然我也不曉得怎麼辦。
感謝有你
========
(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