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污染的空氣導致感染新冠患者死亡率增高

作者: ismail (晴天就該是這樣)   2020-11-22 23:58:45
完整標題:污染的空氣導致感染新冠患者死亡率增高
發稿單位:rfi 法廣
發稿時間:21/11/2020 - 15:21
撰 稿 者:羅拉
原文連結:https://yerl.org/AauwY
暴露於污染空氣中過長將增加新冠患者的死亡率,這是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10月27
日公布的一份聯合調查結果。長期接觸空氣污染導致在法國18%的死亡率,這個數字在中
國上升到27%。研究人員強調了改善空氣質量的重要性。隨着冬季的到來,歐洲美國等國
家疫情出現二波高峰,世衛呼籲各國不放棄應對新冠疫情措施。
全球染導致佔新冠不治病例中15%
這是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10月27日公布的研究,全球因染新冠狀病毒疾病而喪命的
病例中,15%可能與空氣污染有關連,該研究明確指出溫室氣體排放進一步構成對健康的
影響。此前的有關研究已經顯示,汽車廢氣排放和工廠造成的空氣污染,導致人類的預期
壽命減少兩年。
專家們表示,他們已經估算出2019爆發的冠狀病毒疾病死亡病例中,有一定比例得歸咎於
空氣污染加劇帶來的影響。他們的研究報告發表在醫學期刊《心血管研究》上,該期刊是
歐洲心臟病學會的基礎科學研究期刊。該項研究引用此前公布的健康與染病數據,如美國
對空氣污染的調查和中國2003年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即薩斯感染,與2019年年底爆發的新冠
對比數據。
科學家把新冠感染數據和全球污染懸浮微粒( PM)的衛星資料,以及地面的污染監測網
路做結合,以計算染疫病故的人中,有多少比例與空氣污染有關。
研究人員估算出,全球各地的新冠染疫死亡病例中,有約15%是空氣污染造成的。報告作
者發現,在全球有害污染水平最高的東亞,有27%的新冠不治病例要歸咎於不良空氣對健
康帶來的負面影響。這個比例在歐洲是19%,在北美洲則是17%。
按照國家來排列,就是長期暴漏在污染空氣中有可能導致新冠在中國的死亡率為25%,德
國26%和法國18%,而在新西蘭由於當地地廣人稀,工業生產相對低,因此只有1%的死亡率。
該研究的共同作者托馬斯(Thomas Munzel)表示,假如長期暴露在污染的空氣中,且同
時感染了2019冠狀病毒疾病,那將對健康產生非常不良的影響,特別是影響心臟和血管方
面。研究團隊指出,具體而言,懸浮污染粒子似乎會增加肺部細胞表面新冠病毒的受體
ACE-2的活動力,同時降低人體細胞的抵抗力。
德國約翰尼斯・古騰堡-美茵茲大學的醫學中心大學(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教授
孟澤爾說:新冠病毒感染者承受雙重打擊,就是空氣污染導致肺部受損,還會增加ACE-2
活力,進而導致感染的病毒量增加。
此前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報告指出,新冠死亡率往往與人口高密度和PM2.5懸浮微粒高污
染地區相吻合。就是人口密度和PM2.5濃度越高,新冠死亡率就越高。大家知道,空氣中
的PM2.5懸浮微粒對人體傷害最大, 它的直徑大約為人頭髮的三十分之一,可以導致包括
呼吸道感染以及肺癌等,跟人體健康直接相關。
此前的調查顯示世界上7百萬人死亡與污染有關
根據世衛組織的調查顯示,空氣污染嚴重威脅健康,每年造成約700萬人死亡。而且,全
球9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空氣污染超標的地方,大多數在貧窮國家。許多受影響地區位於
南亞、中東、撒哈拉以南和北非的國家。而印度、智利、巴西、墨西哥和秘魯的空氣污染
也達到危險水平。空氣質量的監測結果證實,在新冠疫情傳播高峰期間交通和工業行業造
成的空氣污染顯著減少。然而,這極有可能是短期的,隨着各國放寬封鎖限制,生產和生
活加速,導致污染水平可能會回升。
新冠感染與室外空氣污染之間可能存在相關性。長期暴露於空氣污染中可能會增加新冠肺
炎重症患者的脆弱性。在美國早期研究表明,PM2.5增加與新冠肺炎死亡率增加8%有關聯
。生活在空氣污染程度較高地區的人,可能更容易形成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就是如果空氣
污染已經對人的氣道和肺部組織造成損傷的話,那如果再遭遇新冠病毒的攻擊就後果更糟。
世衛呼籲不放棄抗擊疫情
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譚德塞10月27日指出,在歐洲和美國出現第二波新冠疫情高峰,如果
各國放棄應對新冠病毒疫情將是非常危險,他敦促各國不該放棄,而且人人有責。
譚德塞通過視頻表示全球經過多月來的抗擊疫情,讓各國開始出現疫情疲勞。特別是隨着
北半球冬季的到來讓大家感到很難熬,感到疲憊,他呼籲大家不能放棄,同時敦促各國領
袖在保護人命和維持生產找到平衡。而且各國領袖迅速行動時,就能遏阻病毒。他同時呼
籲保護易受感染的弱勢群體非常重要。
儘管各政府有責任要確保篩檢與接觸史追蹤之類的措施落實,譚德塞也強調,每個人都有
義務要協助遏阻疫情蔓延。
減排減少空氣污染
科學家們呼籲鼓勵各國將空氣質量納入健康、環境與發展相關政策決策的中心,優先投資
低污染替代品,減少不利於環境的做法,這會對空氣質量產生負面影響,例如露天焚燒或
其他不合適的廢物處理方式。因此,堅持環境無害化管理廢物並堅持環境高標準和嚴格執
法非常重要。
研究和數據顯示,在那些為減少新冠疫情傳播而受到削減經濟活動影響的國家,空氣污染
明顯下降,特別是氮氧化物(NOx)和直徑小於2.5微米PM2.5的大氣顆粒物。這些數據的
降低和其他的短期利益可能源自在新冠疫情期間各國減少生產活動,空氣質量得以短暫改
善。
而且在新冠疫情期間,特別在禁足和一些城市和國家封城期間,迫使人們改變生活方式,
如進行遠程辦公、減少出遊旅行,也減少交通污染,如果疫情結束後,可以保留綠色出行
,減少使用汽車,這可能會對疫情後的空氣質量產生長期持久的積極影響。
不少環保專家建議由於例如露天焚燒或其他不合適的廢物處理方式。因此,通過推廣環境
無害管理來保護空氣質量,應對疫情引發廢物激增的挑戰。
在控制新冠疫情期間提高了環保意識,進行環保活動,建議重新設計更適合人類生活的城
市,優先考慮步行和騎自行車;在世界範圍內轉向生產低污染,排放車輛;加強遠程工作。
科學家們建議政府藉助疫情成為契機,向清潔和可再生能源的綠色經濟過渡,減少污染改
善空氣質量,通過各地減少污染行動,達到全球遏制氣溫升高。
但是也有如英國萊斯特大學環境與流行病教師安娜Anna Hansell表示目前提供環境污染導
致新冠重症死亡率有關的數據為時過早,室內空氣污染同樣造成高死亡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