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秋冬季如何防疫?德國當紅病毒學家這樣建議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0-09-05 23:35:10
完整標題:秋冬季如何防疫?德國當紅病毒學家這樣建議
發稿單位:德國之聲
發稿時間:05.09.2020
撰 稿 者:Julia Vergin
原文連結:https://p.dw.com/p/3i2g1
大疫之下,秋冬降至。柏林權威病毒學家、夏裡特醫院病毒所所長德羅斯滕近日就德國如
何既不「停擺」,又能安然度過秋冬兩季,提出了多條建議。
(德國之聲中文網)
德國國內無人願看到第二次停擺,不管是全國性的,還是地方性的。然而,倘染疫人數在
秋、冬兩季再度增加,如何是好?
夏裡特醫院病毒所所長德羅斯滕(Christian Drosten)也不願意看到第二次停擺。由此
,在為《時代》周報撰寫的一篇客座文章和在北德意志電台的《新冠最新訊息》播客第54
集裡,這位當紅醫學家介紹了他的設想,國家如何能避免再度實施外出及旅遊限制。
德羅斯滕教授的建議聚焦緊急事態,而無意從根本上變更現有戰略。如果秋季染疫情況再
度上升,該有怎樣的應急方案?如何能避免全面關閉學校?我們將他相關建議的要點總結
如下。
關注集群感染
德羅斯滕認為,對染疫鏈的追蹤應聚焦於集群源。對病毒幾何級擴散而言,集群感染源的
重要性遠遠超過個別感染。每一個出現多人互動的社交場面都可被稱為集群狀況。
不論是家庭聚會、團體慶祝、狂歡節還是班級出遊,都是群聚活動,其間,感染情況很長
時間裡沒人察覺,病毒得以傳播。德羅斯滕教授建議,一旦有徵候的被感染者去看病,醫
生就應仔細詢問他上週的那次集群活動的情況。
最好是根據一份清單詢問,上面列有若干典型的休閒活動情境。德羅斯滕指出,這一想法
來自日本。日本能有效遏止疫情,其中就包括了應用這一方法。德羅斯滕在播客上表示,
誰都可以記錄集群聯繫日記,他自己已經在記這樣的日記。
獨處抑或隔離?
這位病毒學家指出,「一旦認出了這麼一個集群感染源,就必須對之實施居家獨處措施。
每個當事人都必須待在家裡。」這樣,感染風險就能限制在某人群。
德羅斯滕在《時代》週刊上寫道,來自日本的這一戰略有助於使學校保持更長時間的開放
,因為,集群感染源被限制在班級,而不致使整個學校必須關門。
若整個集群必須待在家裡,那就是一種單處與隔離的混合,格羅斯滕稱之為「集群感染消
退期」,為時5天。
為什麼是5天?
德羅斯滕教授解釋說,傳染時間起始於症狀出現前兩天,從現實角度看,結束於症狀出現
後4-5天。他很清楚,這一建議觸到了"流行病學的承受底線"。
然而,大多數患者總是在感覺得病時才去看醫生。德羅斯滕寫道,「也就是說,在患者首
次有症狀感覺後,通常已經過了4天或更多天。而這時,當事人幾乎已不再具傳染性。依
據有關病毒排出體外的最新數據,隔離集群成員5天就夠了。」
請注意,這裡所談的是一種假設局面:傳染情況嚴峻至極,醫療系統應對時間和檢測資源
均告急。德羅斯滕教授在此關心的也是,如何制定出一份經濟上和社會上都能承認和接受
的計劃。因此,就有了5天這個數字。
最後才檢測
在為期5天的這個「消退期」結束後才做檢測。此時,是否有感染或曾經有感染,並不重
要,而是要能確定,當事人是否還具備傳染性。
抗體測試有助於能提供相關答案,只不過,這一測試要麼尚未得到許可,要麼試劑資源不
足。德羅斯滕謹慎樂觀期待,至12月能有改觀。
與結果評估需要相當時間的PCR(聚合酶鏈反應)檢測不同,抗體檢測就像妊娠檢測,所
需時間要短得多。不過,抗體檢測的結果不像PCR檢測的結果那麼精細,因此,尤其是在
早期階段,病毒只能經由PCR檢測才能鑑定。
但是,誰若在5天後所做的抗體檢測中呈陰性,那就可以被視為不具傳染性而結束居家消
退期了。德羅斯滕教授本人希望,這整套戰略永遠都不需要實施,「因為我們根本就沒遇
上第二波感染。那可就太好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