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專訪/疫苗競速超車日韓 詹啟賢:關鍵在一次次「虛驚」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0-08-23 17:15:34
完整標題:專訪/疫苗競速超車日韓 詹啟賢:關鍵在一次次「虛驚」
發稿單位:中央通訊社
發稿時間:2020/08/23 16:56
撰 稿 者:記者潘姿羽、韓婷婷
原文連結: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008230099.aspx
國光生技20日順利取得臨床試驗核准函,即將啟動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COVID-19)第
一期臨床試驗,不只在台灣搶得頭香,開發速度更是超前日本、韓國等亞洲國家,背後關
鍵推力竟是接連幾次的「虛驚一場」。
2009那一年,台灣面臨H1N1流感大流行威脅,許多學校被迫停課,全台籠罩在疫情蔓延的
恐懼下,讓國光生技董事長詹啟賢至今仍記憶猶新。
之後幾年間,國外陸續爆發H5N1禽流感、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等疫情,雖然幾波下來
沒有對台灣造成太大影響,但詹啟賢說,「當時我們就想,如果真來了怎麼辦?」
詹啟賢解釋,當時想得很簡單,如果疫情真的爆發,國內疫苗生產技術不足以應付病毒浩
劫,因為「台灣又不是世界衛生組織(WHO)會員國,勢必深陷困境」。
台灣在國際上能獲取的防疫資源很少,詹啟賢參考美國經驗,很早就要求研發單位開發重
組蛋白技術,雖然還不清楚敵人是誰,國光生提前練兵,也讓今年對抗COVID-19時,能夠
跑得更快。
去年底預感風暴將來 疫苗備戰5年領先日韓
去年12月國光生就在緊盯中國武漢疫情消息,到了1月,研判這場風波恐怕會燒到台灣,
詹啟賢下令所有研發團隊立刻轉做COVID-19疫苗。
有了前幾年的練兵,國光生得以在規模、資源比日韓小,疫苗產業的發展歷程也比人家短
的情況下,搶先交出漂亮成績單,「不是我們多了不起,而是從5年前就在準備」,詹啟
賢這樣說。
疫苗研發全球競速,歐美大廠底蘊深厚,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與藥廠莫德納(Moderna)
團隊、英國牛津大學與藥廠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團隊,以及德國BioNTech與美
國輝瑞(Pfizer)藥廠合作的mRNA基因疫苗,均已進入二三期臨床試驗。
相較之下,台灣的疫苗業者才準備進入臨床第一期,屢屢被外界質疑「輸很大」,對此,
詹啟賢音調高亢、大聲抱不平,「到底比誰慢?到底跟誰比?」
詹啟賢直言,如果跟英美比,他們公司都歷史悠久,基礎深厚,「50年前,美國就已經在
月球散步了」;若不討論中國,台灣疫苗研發速度已經比日本、韓國快,光是這點就很不
容易。
防疫的關鍵時刻,業者全力衝刺,政府同樣不敢大意,除了向業界提供行政援助,也有消
息傳出,行政院有意向牛津大學團隊爭取疫苗技術授權,並由台康生技承接生產。
對於民眾來說,政府為疫苗買下「雙保險」,意即抗疫再添一層保障,但對自行研發的國
產疫苗廠商不見得是好消息;外界解讀,若政府向國外爭取技術授權、台灣生產,很可能
排擠國產廠。
詹啟賢坦言,政府計畫如何、需要多少劑量,國內外又是怎樣的情況,這些都還不明朗,
無論如何,國光生按照自己的節奏,先準備好全台灣2300萬人的產能,保障國人安全。
他強調,「我們先把國內2300萬人產能準備好,隨著將來情況,會做必要調整」,國光生
除了自己,也找來數家協力夥伴,「生產不會是問題」,連原料都備妥好、甚至還到外面
租倉庫存放,「材料已經都Ready了」。
「如果政府不買怎麼辦?」對於記者提問,詹啟賢說,他真的不曉得,但「我們也不能等
啊!」語氣透露些許無奈,也道盡對公司理念的堅持。
「如果我們不這樣做,真正需要疫苗時,要去哪裡要?」詹啟賢直言,國外大廠歷史悠久
、扎根很深,但問題不是誰做得比較好,而是需要時,誰會給台灣?
詹啟賢說,在商言商,如果國外大廠要賣,一定會先看哪個地方買得多,台灣市場太小、
不具有吸引力,因此特別需要擁有疫苗自主生產的能力,「我們存在的價值就是這樣」。
本週啟動臨床一期施打 2022年市場恐將飽和
各國政府砸大錢,傾注心力投入疫苗研發,與病毒賽跑,根據WHO統計,全球已經有超過
百個單位正在開發疫苗。
詹啟賢認為,疫苗市場不是跑第一的人贏,「只要跑完都有獎」,畢竟全球的需求量實在
太過龐大,他也透露,已有不少國家前來與國光生洽談。
不過此刻全球瘋搶疫苗,不等於賣方永遠都能待價而沽,詹啟賢說,今年疫苗是賣方市場
,明年還能勉強維持,後年就不一樣了,「大家都覺得這個不錯,以前沒做過疫苗的也想
做,通通蹦出來,兩年後,相信全世界產能會飽和」。
詹啟賢說明,生物科技尤其是疫苗,並不是跑了第一、拿到獎盃後,其他人只能搖頭嘆氣
,人人都有獎,但當大家都進入市場,下一步就是看品質、競爭力,如果無法被肯定,恐
怕只能黯然離去。
全球疫苗開發進度表
┌─────┬─────┬──────────┬──────────────┐
│ 技術平台 │ 產量經驗 │ 代表公司 │ 目前臨床進度及初期結果觀察 │
├─────┼─────┼──────────┼──────────────┤
│ 次單位蛋 │ 20~30年 │ ‧Sanofi(法) │ 國光8月進入一期臨床 │
│ 白疫苗 │ │ ‧Novavax(美) │ Sanofi 9月進入臨床 │
│ │ │ ‧國光生技(台) │ 高端一期臨床IND申請中 │
│ │ │ ‧高端疫苗(台) │ │
├─────┼─────┼──────────┼──────────────┤
│ mRNA疫苗 │ 目前沒有 │ ‧Moderna(美)/NIH │ 已進入二/三期,一期結果有 │
│ │ 量產經驗 │ 國國家衛生院 │ 看到免疫反應 │
│ │ │ ‧Pfizer輝瑞(美) │ │
├─────┼─────┼──────────┼──────────────┤
│ Adeno │ 目前沒有 │ Oxford牛津大學/ │ 已進入二/三期,一期結果有 │
│ vector │ 量產經驗 │ AstraZeneca(英) │ 看到免疫反應 │
│ based疫苗│ │ │ │
├─────┼─────┼──────────┼──────────────┤
│ 不活化全 │ 需要有大 │ Sinovax(大陸) │ 已進入二/三期,一期結果有 │
│ 病毒疫苗 │ 量培養活 │ │ 看到免疫反應 │
│ │ 病毒的生 │ │ │
│ │ 產設施 │ │ │
└─────┴─────┴──────────┴──────────────┘
他以2000年網路泡沫為例,軟體公司一大堆,撐到現在的寥寥可數;再談半導體產業,30
年前跑得最快、市場最看好的企業,多半已經收了,反倒是台積電成為產業龍頭,影響力
撼動全球。
疫苗廠商不只與病毒賽跑,隨著傳染時間拉長與感染路徑擴大,可能產生突變病毒,恐怕
讓疫苗無效,詹啟賢趁機說明,其實,國光生採用的技術平台,疫苗交互保護力範圍很廣
,只要病毒變異程度在保護力範圍內,都能有效控制,「我們早已培養出應變機制」。
他進一步說,國光生在台大病毒實驗室有6種變異病毒株,進行疫苗中和試驗,證明有效
,若病毒變異不幸在保護範圍之外,只要在疫苗設計做些調整,重新生產就可以。
國光生技本週啟動臨床一期施打,上萬劑的疫苗躺在倉庫裡,一聲令下即可施打,但詹啟
賢不敢大意,畢竟才剛走入臨床階段,後面的情況怎樣,誰也不知道。
記者詢問,生技產業在這場與病毒對抗的世紀戰役扮演要角,身為公司董事長,詹啟賢如
何勉勵員工?
他笑答,每天都有新挑戰,根本就來不及做這件事,但大家從來沒有懷疑過自己該做的事
情,也希望社會大眾可以理解並給予支持,對台灣多點信心。
(編輯:林淑媛、潘羿菁)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