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中國研究:武漢肺炎19種新變異 疫苗研發添

作者: yor   2020-04-21 15:23:42
完整標題:
中國研究:武漢肺炎19種新變異 疫苗研發添難度
發稿單位:中央社
發稿時間:2020/04/21 11:08
撰 稿 者:(綜合外電報導)
原文連結:
https://www.cna.com.tw/news/acn/202004210064.aspx
中國研究:武漢肺炎19種新變異 疫苗研發添難度
最新更新:2020/04/21 11:08
(中央社台北21日電)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團隊最新研究顯示,武漢肺炎病毒出現確實
能影響致病性的突變,其中19個為首度發現。病毒株的變異和多樣性先前可能被低估,藥
物和疫苗研發必須將上述突變納入考慮。
根據中國科學網報導,研究發現不同變異毒株在細胞病變效應和病毒載量方面差異可達27
0倍。一種三核苷酸突變能大大增強病毒的複製速率和致病能力,帶有這種突變病毒的病
人保持了45天的核酸陽性。
另外,研究人員還從糞便中分離出了可以複製的活病毒,這與先前中國官方的報導不同。
據報導,研究團隊從今年1月22日到2月4日之間,從浙江大學附屬醫院收治的11名2019冠
狀病毒疾病(武漢肺炎)患者身上分離了病毒。這些患者年齡從4個月到71歲不等,其中1
0名患者有過武漢接觸史。
研究人員對這11份病人來源的病毒分離株進行了超深度測序,並且與全球共享禽流感數據
倡議組織(GISAID)數據庫的1111個基因組序列進行比較。發現這11位患者分離出的病毒
共有33個突變,其中19個是首次發現的新突變。
研究人員寫道,儘管這項研究只分析了分離自11個病人的病毒,還是觀察到了豐富的變異
多樣性,「這表明新冠病毒株的真正多樣性仍被大大低估了」。
研究指出,2019冠狀病毒已經出現較多變異,而且相當一部分與適應性有關的突變,主要
集中在病毒S蛋白和人類ACE2受體結合處的界面。
據報導,為了客觀評估這些突變對病毒致病性的影響,研究人員決定進行體外感染試驗。
他們選擇了一種叫做Vero-E6的細胞株,這種細胞株具有與人體細胞非常相似的ACE2受體
。他們用所有11個病人來源的病毒分別感染Vero-E6細胞,每隔一段時間採集細胞並檢測
細胞的病毒載量。
試驗開始的4個小時內,這些細胞的病毒載量都保持平穩,這時病毒的複製還很少發生;8
個小時後,6號、7號、9號、10號、11號病人來源的病毒載量顯著上升;24小時後,除2號
、7號外的所有病毒載量都顯著上升,而10號和11號的上升速度比其他都要快很多。
值得注意的是,複製能力最強的10號和複製能力最弱的2號相比,24小時內的病毒載量相
差近270倍。但研究人員在48小時和72小時檢測發現,病毒載毒量越高,細胞的病變效應
和死亡率也隨之上升。
研究表示,11號患者來源的病毒中,出現了令人始料未及的三核苷酸突變。這種突變在後
續實驗中表現「強勁」,大大提升了毒株的複製速率和致病力。事實上,這名患者的病毒
檢測陽性,維持了45天。
研究人員認為,這種三核苷酸突變的功能影響值得進一步研究。
另外,與中國官媒近期報導「糞便中沒有分離出活病毒」相反,這項研究中的3份病毒分
離株就來自病人的糞便樣本,這表明2019冠狀病毒的確有在糞便中複製的能力。
研究人員最後呼籲,病毒藥物和疫苗的研發需要盡快考慮到上述累積突變的影響,以避免
潛在的陷阱。(編輯:繆宗翰/周慧盈)1090421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