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北美館 〔莊喆回顧展〕

作者: olaiy (olaiy)   2015-10-02 21:16:38
【展覽名稱】 莊喆回顧展 → 鴻濛與酣暢
【展覽地點】 北美館三樓
【展期】 2015/09/26 ~ 2016/01/03
【票價】 全票30元
==============================================================================
※ 文圖完整版:http://karenlin7912.pixnet.net/blog/post/61765360
正好是開展當日去參觀。展間頭幾件作品滿滿史博館館藏的老派風格,看到覺得自
己都老了,但走進第三個展間後,發覺莊喆真的技法高明得須令人跪拜之。
莊喆是台灣抽象畫領域中,一位很重要的藝術家。
將展間中20分鐘的訪談紀錄片看完,輔以之後看的莊喆短篇介紹,「莊喆作品」與
「莊喆這人」間,算是建立相當程度的閱讀上連結。
=======================
莊喆,1934年生於北平。父親 (莊尚嚴) 任職於北平故宮,1940年帶著故宮文物們
南遷至貴州躲避戰亂,因貴州氣候潮濕,莊喆常看父親在山洞外曬諒畫以防潮。從
小看著故宮國寶長大,對中國傳統書畫有許多認識。
1948年,國共戰事危及,莊喆隨同家人,帶著故宮文物逃到台灣。
1958年加入「五月畫會」。因身處於中國傳統藝術教育與五十年代的國際觀混雜的
年代,「五月畫會」宗旨即融會中西,創造「中國式的現代畫」。而莊喆,為其中
之知名成員,且一生奉行此道,不斷驗證與實踐之。
=======================
莊喆之後進入 [拼貼水墨] 時期。莊喆回顧道:過去七十年代的塊狀水墨,僅呈現
「線」。而忽略的中國山水畫的「色」與「面」。惟其中不少有趣的作品,尤其是
渲染文字。
=======================
[提煉山水形質]:莊喆 1970,80's 年代移居美國密西根州後至今,風格穩定。技法
是淋漓、即興,而形成快速感。莊喆的每一步(筆),都需要去「克服」,下筆時需
考慮整體畫面效果。從而,作畫時好像走一步看一步。
莊喆認為,所謂山水要找一個實體,過去宋人用「皴法」來表現山的大、重、寬,而
他面對的問題是,如何用抽象技法,來表現山的大、重、寬。
之後感悟道:「因為中國傳統點線面的墨色特性, 發揮到最高,都是抽象的。」從
而做出抽象山水,變幻萬千的姿態。
此外,過去的山水是黑白的,但莊喆認為,色彩同等重要,以還原過去山水的色、線
、面。因此,莊喆用西方的媒材,如油彩、水彩、壓克力、複合媒材來創造水墨式的
、詩意的現代東方山水畫。關於繪畫風格,人在原始時,是不分中西的。這時代繪畫
風格應走的路是回到原始。莊喆嘗試模糊東、西方風格,形成第三者,像第三條支流
,但在匯入主流後是無法真實確切分割的。
莊喆崇尚道家美學,人、自然、墨像三者之融合,並搭配中國水墨虛實相生的風格。
====================
與莊喆創作想法相似的抽象藝術家朱德群先生,亦奉宋代山水為抽象創作之圭臬。其
追求道家「自然物我兩忘、合一」的哲學。其作品呈現的風格,是溫和卻力道十足,
畫面中存在大規模的運動,一陣旋風雲霧、一場大雪、一湧傾瀉、一陣洪流,好像不
斷有大自然的歌聲傳出。
====================
1980's 莊喆遷居紐約後,受抽象表現主義的影響,而有臉譜、浮雕系列作品。莊喆說
道:「如果透過畫本身,即便是最單純的線條與色塊都能傳達出自然那種宇宙規模,
那麼這小小的一個人面,也應該能表達這個人的內在世界吧!」使物(臉)與我共存,
畫面在「似」與「不似」間游移,作品不是美的卻是十分真實的。
北美館展出作品有:
【臉像】系列。拼貼畫,以撕、貼紙張、木版、油彩為媒介,構成近抽象的臉。
【浮雕】系列。以不平整的材料創作,如螺絲釘、鐵釘、木板為基底。
===================
最後:
抽象畫的觀看方式,除了基本美學的用色與筆觸觀察,其實核心是需要靜下心感受作品的
氛圍(就是吃氣氛的啦!)。當我獨自坐在單一出口展間內的長椅上,靜下心,看著莊喆的
抽象山水時,我感受到的是看似安靜平和,筆觸與噴墨卻不斷微弱地釋放能量,造成一陣
陣小騷動。顏料們被鎮於畫框中,順著筆觸與淋漓與噴點,蠢蠢欲動,似乎要衝出畫面。
釋出滿力量與衝突,渾沌而壯闊的。
在這段驚奇經驗後,卻隨即反思,自我附加的具象擬人,硬是附加於抽象筆觸與色彩上,
就像濠梁之辯,其中意義為何?抑或是與創作者投入作品的情緒有所感應?
儘管如此,莊喆作品的畫面,是快的,如管弦樂似的,融銅管樂堅硬響亮的撞擊潑灑,與
弦樂和諧細緻的滴流與靈巧於一體。而非單純的管樂或弦樂演出。我想,這就是莊喆抽象
山水與眾不同的地方吧!
總之這回顧展很值得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