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周處除三害

作者: qcwxez (a fool by the roadside)   2024-03-09 15:40:59
雷文防雷資訊頁
~*-*~*-*~*-*~*-*~*-*~*-*~*-*~*-*~*-*~*-*~*-*~*-*~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除了娛樂價值上的成功,電影也在古老題材和現代改編之間取得一種新意。借用「周處除
三害」的典故有其利弊,好的是故事框架完整、讓人覺得熟悉而容易期待,但挑戰就在傳
統故事中改過向善的美德意涵,若在當代重複搬演就顯得有點八股或老套了。電影可以說
大致保留了傳統故事的框架,同時不只在現代背景上,也在精神上做出新的詮釋。
陳桂林並不是基於鄉里輿論或某種抽象道德而行動的,他被呈現為一個土生土長,同時又
被浪漫化了的臺灣混混。他走上除害之路的動機是類似於「幹一票大的」、「讓所有人知
道我」之類的狂想。單就這點已是對除害故事的新詮釋,這樣的動機對一般罪犯而言也合
理多了;有趣的是,電影在這層詮釋下又安排了陳桂林與奶奶之間的親情、陳對受迫害的
小美的同情等人性刻畫,這就在他的瘋狂下鋪墊了某些隱藏而不可見的委屈,讓這個人物
顯得較有深度。
在一部關於重罪通緝犯的電影中,善與惡或許已經不是最重要的問題,而是這樣一些片刻
:陳桂林萬分不捨地把奶奶送的手錶放入箱中預備火化、程小美被問到「你還有親人嗎」
時說她的迫害者就是她唯一的親人(配上長鏡頭下湛藍的天空和海面)、小美最後一次為
陳整理面容時他無聲滾落的眼淚、陳桂林在死刑前最後一次、緩慢而慎重地簽上自己的名
字。
除了在澎湖精舍中過於明顯的宗教批判以外,電影最終沒有給出明確的道德答案。陳桂林
不是作為悔改向善或十惡不赦的形象被描繪的,而是盡可能地關於一個人,關於一種生命
衝動渴望著如何實現自己,在世界上遭遇的迷失、曲折與苦澀。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