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見證夢的殞落與復甦:《巴比倫》

作者: watercolor (我們同樣沒有名字)   2023-01-22 01:16:13
    本文涉及劇情,且具個人感受,如不想影響體驗,建議觀影後再讀。
    圖文網頁版:
    https://vocus.cc/article/63cc1547fd89780001d2c5f6
~*-*~*-*~*-*~*-*~*-*~*-*~*-*~*-*~*-*~*-*~*-*~*-*~
見證夢的殞落與復甦:《巴比倫》
  達米恩.查澤雷(Damien Chazelle)執導的電影《巴比倫》描述1920
年代好萊塢電影剛開始崛起的時期,當時的默片電影沒有聲音,僅靠演員的
表情與肢體動作搭配字幕畫面來講述情節;且被視為大眾低俗娛樂,地位遠
不如百老匯舞台劇。電影中三位實力派演員分別演出三種身份:默片時代的
超級明星傑克.康拉德(布萊德.彼特飾)、滿懷明星夢的鄉下女孩妮莉.
拉洛伊(瑪格.羅比飾),以及野心勃勃想成為製片的墨西哥人曼尼.托雷
斯(迪亞哥.卡爾瓦飾),從各自角色出發來看默片電影至有聲電影的衰落
興替,以及無論是演員或幕後工作人員,皆因追不上科技發展而落後──被
淘汰的不只是技術、職業,還有生命。
  電影從一開始趕赴宴會、直至進入宴會的荒唐、瘋狂、紙醉金迷、酒池
肉林的慾望橫流,令人驚悚的同時,也帶出主要角色的位置;當大象進來如
同電影的滾輪被時間推進,一旦遭到推搡、擠壓、踩踏,甚至就此輾斃,站
的位置多高,摔跌得就有多重。而好萊塢超越大象,是一座毫不留情的大型
機器:當有聲電影開始發展,為了在正確的站位錄製需要的聲音,錄音師的
權力甚至超過導演;過去的默片演員則必須苦記台詞、訓練說話的腔調、音
量和語氣。於是,反覆喊卡麥拉的導演,出自各種理由一再重演、沒有原因
就過氣的一線演員,曾經可以砍下蛇頭吸吮毒血最後仍被打發的字幕師……
不分幕前幕後,所有構成電影的零件,都會因為不適用而遭汰換,無人可免。
加上當時的社會環境開始審察電影裡違法與性行為的呈現,排斥粗俗用語,
這既影響了電影題材,也加速剔除了過去的影星。這點從主角參加宴會的位
置表明了起落:妮莉以放蕩狂野的表現獲得試用而崛起,又因此加深歧視;
當她試圖將自己改造成淑女以獲取演出機會最終失敗,也從此斷了演員生命。
傑克則從穿針引線推人一把、人人簇擁的超級巨星,到選擇旁觀束手無策,
至最後只能與同遭淘汰的茱菲夫人聊起往日風光,然後下定決心做了結束的
選擇……角色關係的轉變帶出了時代的變化,由於高速運轉,趨向保守的社
會環境以更趨地下的方式埋藏慾望橫流,外觀仍舊華麗熱鬧令人嚮往,使置
身其中的人被壓力推垮,在外的人則前仆後繼。慾望成了確認自身存在的按
鈕,加速了瘋狂。
  電影呈現了從默片、黑白片轉型的陣痛過程。但不論滾輪多快,竭盡全
力想讓觀眾在觀影過程中得到感動,以及感受到自己並不孤單的共鳴,卻是
始終一致。因此當妮莉在吧檯上一次一次經由導演指示流淚,或一次一次走
位「卡」了八次後終於完成一場戲卻仍犧牲了一條人命;曼尼千辛萬苦取回
攝影機,讓導演在夕陽落下前指示傑克與幻想的女神完成深情之吻時,那種
看戲同時置身其中的感同身受顯現了導演運鏡與空間運用的高明,切切實實
讓觀眾體驗到電影如真似幻的魅力。然而兩位演員一再需要肯定,幾次否決
就失去自信的變化,讓人看到在這泡沫之上如走懸索;曼尼隨著樓梯一層一
層往下時,則具體呈現在欲望與人性中墮落有多麼容易,要掏出深藏許久的
愛並加以實踐又有多艱難。
  那麼,電影為何還能持續?《巴比倫》最後藉由曼尼重回戲院觀影時落
下的淚,就給予了回應:或許是始終追索的心中不曾離去的幽魂,藉由影像
讓其死而復生;或者挖掘被時光悄悄埋葬的屍體,確認它從未腐朽;或者讓
我們逃避現實,暫遁影像織構的奇幻世界作為娛樂的繃帶與膏藥,來暫止那
從未痊癒的舊傷與隱痛……影像的呈現與人性的變化會加速前進,觀眾渺小
如我也會因眾聲喧嘩而聾啞,終被創作的桃源徹底排拒在外,但只要從影者
的理念存活下來,影像創作就會持續隨著時光壯大,前往落後者意想不到的
嶄新樂園。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