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好雷]《魚之子》,帶著天真與傻氣直直的朝著

作者: a122239 (Sharp)   2022-12-09 17:03:58
部落格版:https://moviemoney.pixnet.net/blog/post/406250406
出生於1975年的宮澤正之,從小就對讀書沒有多大興趣,小學時更是每天都在畫畫,尤其
他特別喜愛畫各種魚類,對魚類有莫名執著的他三天兩頭便往魚鋪和水族館跑,雖然老師
們都很欣賞他的繪畫天分,但都相當替他的學業成績擔憂。然而宮澤正之的母親並不這麼
想,她認為孩子不一定都要是很會唸書的,如果能夠找到一件事情是孩子真正有興趣的,
願意認真且盡情的去發展與培養這樣興趣不也很好?於是宮澤正之母親從來不強迫他讀書
,而是相當支持他去做想做的事情。對當時的宮澤正之來說,目標是成為和他所崇拜的、
以研究貝類與章魚聞名的奧谷喬司博士一樣的東京水產大學教授,不過後來因為成績不理
想而落榜,最後選擇轉往進入日本動物植物專門學院動物照護科就讀,但由於該學校校地
過小、無法晉升專校,所以宮澤正之在法律上的最高學歷仍是高中畢業。
國三那年,學校委請宮澤正之負責飼養學校的三棘鱟,單純的他覺得三棘鱟只能待在水箱
裡很可憐,於是天馬行空的決定定時帶牠們出去「散步」,而或許是因為這樣子,讓三棘
鱟把待在水裡與在陸地上誤以為是定時的漲潮與退潮,竟然產卵並孵化出了多達近20隻的
稚鱟。以全國首位素人、且還是國中生的年紀完成了罕見的三棘鱟人工孵化,讓宮澤正之
登上了新聞版面。1995年,高三的宮澤正之報名參加了綜藝節目《電視冠軍》第三屆「魚
類專家」比賽擊敗眾多專業人士、一舉奪下第二名,隔年他再度報名參賽不僅勇奪冠軍,
更在之後寫下五連霸的輝煌紀錄。對魚類的專業知識與解說時的熱情,再加上自製讀的箱
河豚帽子,讓宮澤正之在節目上擁有不小人氣,他不光成為該節目的出題者與裁判,還以
「魚君」的藝名出道、正式跨足演藝事業。
畢業後到過許多和魚有關的地方工作卻都沒辦法順利繼續,而在出道成為藝人以後,宮澤
正之開始出現在各大綜藝節目暢談魚類知識,淵博學識與獨特口條不只讓他受到歡迎,還
在2006年受到東京海洋大學聘請擔任客座教授,意外實現他想當教授的兒時夢想。2010年
他亦因為接受京都大學委託繪製秋田大麻哈魚,在偶然間於近緣種的紅大麻哈魚中認出秋
田大麻哈魚個體,經過DNA分析後更是確定了宮澤正之所發現的,正是早在1940年即滅絕
的秋田大麻哈魚。此外,宮澤正之也因在人工繁殖網紋短刺魨方面付出貢獻,還有於日本
西湖發現國鱒等等諸多功績,讓他在2015年獲頒東京海洋大學榮譽博士學位以及内閣總理
大臣獎。
由導演沖田修一所執導的《魚之子》正是改編自宮澤正之真實人生的電影,並找來了因與
前公司合約導致無法使用藝名能年玲奈的Non飾演這位夢想成真的魚君。對我來說《魚之
子》不僅是部關於夢想的電影,宮澤正之的故事更給人種「不管在別人眼中的自己是多麼
『特別』,對於夢想就算被人嘲笑也要讓自己的『特別』堅持到最後,因為終有天你的『
特別』會把你帶到最遠的地方去」的正能量感,當身旁的每個人都在人生道路上搖搖擺擺
時,只有他自始至終都是原來的那個宮澤正之,從「怎麼可能」的懷疑到成了「果然是你
」的佩服,單看文字介紹會感到不可思議的宮澤正之勵志故事,在轉化為影像之後似乎能
夠慢慢的被Non飾演的魚君(美寶)、他的熱情與單純給感染,進而開始產生想去支持他
的想法,並到最後會真心為他的夢想成真感到開心。
導演沖田修一在有限的篇幅內近完整的將宮澤正之的經歷搬上大銀幕,從他小時候就對魚
類情有獨鍾開始,到因為人工孵化成功三棘鱟上了新聞,再到歷經四處打工遇到難題,直
到後來得到貴人幫助,才終於讓他的才華與淵博學識大放異彩為止,《魚之子》在不偏離
事實太遠的前提下替宮澤正之的人生添加了許多戲劇性,好讓《魚之子》比起傳記更像是
部電影。不過誠如前面提到的,或許是顧慮到這還是部想帶給觀眾正能量的勵志作品,因
此導演沖田修一選擇淡化處理、或是說迴避談及關於宮澤正之與其父親的關係。
在電影中觀眾能看到,宮澤正之顯然和母親比和父親更加親密,雖然後來當他上電視節目
時有帶到父親和弟弟(現實應為哥哥)在電視前笑著看節目,感覺上父子間的關係應是和
諧,然而實際上他身為職業棋士的父親,卻是個愛喝酒與愛打柏青哥,只要輸棋就會喝酒
鬧事、甚至動手打人的家暴父親,母親亦因此常常遭到父親的暴力對待,而這也是宮澤正
之在高中畢業後就決定搬出家裡的原因,後來進入演藝圈之後和父親幾乎再無聯絡,面對
媒體訪問不管是父子兩人都選擇低調回應,父子關係直至今日似乎仍尚未修復。
「我知道你很喜歡魚,可是你要學會適可而止。」
既然選擇不將這段灰暗過往放入電影中,就更能感受導演沖田修一的用心與用意,與其刻
意去放大那些不好,不如讓觀眾從正宮澤之身上看見更多美好,而為了確保這些美好能被
看見,《魚之子》安排了多位角色來試圖達到目的。不論是小學時期同班的阿吉與桃子,
還有中學時認識的老大與籾山,導演沖田修一都試著用他們的「變」來比較出美寶的「不
變」是如何的難得可貴。剛開始的每個人對於美寶言行舉止總是抱持著難以理解的態度,
先不談他們後來有多少人被美寶感染而改變想法,可這之中真正相信美寶能夠實現夢想的
又有幾個人?長大之後,每個人都變了,多半都是為了現實妥協,彷彿這才是人生必經的
轉變,但美寶卻沒有。他永遠都是他們最開始認識的那個美寶,「你都是大人了,卻好像
小朋友。」一句話帶著點羨慕,羨慕著美寶始終保有著他自己,沒被現實打磨掉他的特別
,而然後他們亦如同觀眾,都隨著相處不知不覺被他影響,再次燃起追求夢想的念頭,美
寶清澈的雙眼成了大海,溫柔的擁抱著每個靠近他的人,輕柔撫平他們身上的傷,給了他
們重新面對生活的勇氣。
《魚之子》特別的是,電影沒有讓宮澤正之成為主角,而是創造了一個新的角色、美寶來
成為另一個魚君,讓他代替他去經歷他的人生。至於真正的宮澤正之則在導演沖田修一安
排下來到電影裡,引導、啟發美寶往他堅信的道路走,街訪鄰居口中的怪人魚叔叔和也得
花時間去理解的美寶,意外發展出了惺惺相惜的情誼。這樣的編排我自己想,是否可視為
是導演沖田修一想給宮澤正之的溫柔?似想填補他的心中遺憾,「如果過去的自己也有像
魚叔叔這樣的存在該有多好?」,有這樣一個人、和自己一樣的人能夠告訴自己,不用特
意去迎合世俗眼光與配合社會步調,在可以被接受的範圍裡做好自己,與眾不同終有天會
成為夢想實現的關鍵。
《魚之子》有著屬於自己的日系喜劇節奏與風格,整體色調飽和溫潤、給人相當清新舒爽
的暢快感,只是無可否認的是,如《魚之子》這樣的類型電影可能不是每個觀眾都能全然
接受,其劇情發展與人物設定難免會稍微給觀眾過於不切實際的正向、久了會吃不消的問
題,但假使聽過關於宮澤正之的真實人生,又或許能稍稍消弭掉對劇情與人設的疑慮。加
上我個人認為整部電影最棒的,就是選擇了Non來飾演魚君,如同當年還是能年玲奈的她
在千名報名者中脫穎而出拿下《小海女》主角「天野秋」的勝出原因,總製作人形容她「
水汪汪,十分清新。給人閃閃發光且清爽的印象。笨拙而充滿能量這一點跟女主角正合適
。」,帶著天真與傻氣直直的朝著目標前進,不需要時刻告訴自己做得到,因為在他眼裡
完全看不見夢想可能無法實現的擔憂,Non的獨特魅力讓她成為了魚君,如此貼合角色的
個人特質不僅讓人設成立,也讓《魚之子》變得得以滑順入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