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懷舊】〈一張騙人的電影清單〉

作者: luciferii (路西瓜)   2022-11-02 00:23:43
新聞網址:無,原載《時報周刊》第101期,民國69年02月03日
  曾任中影公司總經理的李葉先生,以前在一次閒聊時,曾對我說過:
「電影宣傳,應該是錦上添花,决不能無中生有。無中生有,就變成了欺
騙觀衆。」這是一個電影領導人,對電影宣傳所訂下的最高原則,說得很
有道理。但是一般民營電影公司的負責人却不這麽想,總想怎樣才能引人
注意?怎樣才能收到宣傳效果?才是最高的原則,至於如何運用之妙,完
全存乎一心。甚至不擇手段,也在所不惜。當所謂「不擇手段」,仍要在
合法的原則下進行。
【無中生有一片成名】
  在中國電影史上,大明星李麗華當年一片成名,就是用無中生有的宣
傳成功的。她主演的第一部影片《三笑》,是藝華公司的出品,民國廿九
年在上海首映時,國華公司由周璇主演的《三笑》,同時上映打對台,負
責藝華公司宣傳的是上海的名律師余祥琴。他為了出奇制勝,在上海各報
發表李麗華在看馬戲時遺失一顆巨型鑽戒的新聞,幾家小型報紙,連續幾
天用頭條刑登,立卽使全上海灘的人都知道李麗華這個名字;連帶的,使
李麗華主演的《三笑》也特别引人注意。結果《三笑》打對台勝利,李麗
華也一擧成名。至於「鑽戒」下落如何?也不了了之。以後李麗華曾對人
說,當時她連鑽戒是什麼樣子也沒見過。以後有人誤傳這噱頭出自張善琨
,其實,《三笑》是藝華出品,自然與新華的張善琨無關。
  這種噱頭,雖非宣傳的正途,但也無傷大雅,可是台灣有些片商無中
生有的宣傳,將壞片變成好得不得了的影片,使觀衆去看,寄望過高而失
望、而生氣,便觸犯了刑法的詐欺罪,最常見的方式是自己亂頒獎;根本
不可能得獎的影片,擅自加上得坎城影展獎或柏林影展獎,或西班牙影展
獎之類,因爲歐洲的影展,一般愛好電影人士較缺乏資料,可以唬得到。
有些則含含糊糊來個歐洲影展大獎,事實根本沒有什麽歐洲影展。
【自己頒獎愈多愈好】
  有些片商喜歡弄獎,愈多愈好。記得十幾年前,義大利寫實名片《洛
可兄弟》在台灣首映時,片商的宣傳人員在所有的廣告上刊了三十幾個大
獎,將歐洲所有知名的影展全部按上,還擺上各種獎牌,洋洋大觀。很多
觀衆都被騙得信以為眞。其實,稍微了解實情者,卽可知道不可能有這種
橫掃天下影展的巨片,因為有些影展規定,參加過甲影展的影片,便不能
參加乙影展,同時在時間上也有衝突。固然維斯康蒂導演的《洛可兄弟》
,確是一部好片,但只得過或尼斯影展一項大獎。其實掛上威尼斯國際影
展一項大獎也够光榮、够號召的了。
  最近有一部國產歷史戰爭片,突然宣稱得到第二十二屆紐約國際影展
亞軍獎,獲得銀牌獎一面,片主還複印一張紐約國際影展的來函給各報作
證明。其實紐約國際影展,從未頒過所謂銀牌獎或金牌獎,該片旣未聽說
去參展,而且在紐約的國際影展的入選影片名單上根本就沒有中國片名,
為何突然會得獎?該片所以突然宣佈得獎的原因,可能是為了弄些外片獎
勵而已。
  無中生有得獎的影片廣告,不勝枚擧,久而久之,這種手法也不靈光
了,觀衆上當幾次,連眞正得獎影片的廣告,也不信任。
  與得獎性質同類的電影廣告噱頭,是賣座冠軍,常可看到「全球賣座
冠軍」的字樣,這可說是完全自欺欺人的手法,觀衆只要稍微動腦筋想想
,就知道决不可能,誰有這種神通能統計全球的票房紀錄?何况一部影片
,如能在全球一半地區上映已是了不起的影片,怎能有世界冠軍、全球冠
軍,就是縮小範圍的「全歐賣座冠軍」,也不可能。試想有幾部影片眞能
在半年、一年內,在歐洲各國都上映;至少鐵幕國家不是很容易進得去,
這種手法都是吹牛不打草稿的幼稚做法。
  還有一種類似過份誇大的宣傳廣告,是誇大製作資本,雖然不眞是完
全無中生有,但是吹得太多,與原來的成本不成比例。例如某些成本不到
一百萬美元的歐洲影片,廣告詞竟寫出耗資廿億美元,甚至寫耗資億萬美
元,這天文數字究竟有多少?整個台灣全年的拍片預算,也不會有這麼多
?這樣吹,有誰會相信,可是有些宣傳人員好像「語不驚人誓不休」,低
估了觀眾,也騙了自己。比較接近事實的成本宣傳,是六千萬美元,其實
成本最高的美國片從未超過四千萬美元,歐洲片成本更少。
【《難忘的一天》走火入魔】
  最近發生的《難忘的一天》的光屁股廣告風波,也可說是無中生有,
因為這些光屁股的畫面在電影院上映的拷貝都已剪除。片商拍這場戲,是
海外版用的。本來擅用電影檢査修剪後的畫面,並非第一次,何况《成功
嶺上》也有過類似鏡頭,在片商的看法,等到新聞局通知不能用時再取消
,也可達到宣傳效果。問題出在編造那句林靑霞的對話,有些黃,而且牽
涉到她的交友問題。事實上拍戲時,林靑霞根本不在場,她不能背這黑鍋
,偏偏又遇到電視記者訪問新聞局長,被人當面提出,因此林靑霞立卽聲
明否認,而使問題鬧大。這種牽涉到妨礙女明星的交友,是宣傳人員的不
智,嚴格說來,已觸犯了妨害名譽罪。
  台灣片商,另一種常見跡近詐欺的宣傳,是舊片換新名與張冠李戴;
這裡擧一些較近的例子。
  去年上映幾部査理士布朗遜的舊片,被改用新片名宣傳,一是六年前
映過的《夜裡訪問者》,改爲新片名《大沸騰》;二是五年前的《臥虎藏
龍》,改爲新片名《朋友再見》,査理士布朗遜早期演配角的西部片,也
曾被改片名上映。再如十年前映過的蘇菲亞羅蘭與葛雷哥萊畢克主演的《
諜海密碼戰》,改為《十萬火急》上映,曾使多人上當,最近電視上也用
這個譯名。
  還有以前法國新潮派電影《朱門一芳鄰》,最近在台灣上映時,改譯
名爲《禁鎖》;尚考克多的《雙頭鷹》改譯名爲《禁宮生死恨》;勞貝安
利可的《冒險者》改名《希望在明天》,都曾使片商賺了一些錢。
  電視長片也常改譯名,如《銀色聖誕》改為《大團圓》、《江湖俠》
改名爲《國王萬歲》、《三時十分特快車》改為《决鬥猶瑪鎭》;《戰鼓
情花》改為《虎帳狼煙》、《關山飛渡》改譯《暴風刼》、《逃亡者》改
《烈士魂》……
【舊片換名張冠李戴】
  更改片名,在電影檢査法上是被允許的,但必須在電影廣告上能保留
原名,就不能算是詐欺,內行觀衆一看原名就知道,有些中譯片名被改了
三次以上,還是瞞不了觀衆。一般觀衆熟悉同一影片兩個譯名的很多,例
如《卡薩布蘭嘉》與《北非諜影》、《珍妮的畫像》與《倩影淚痕》、《
莎樂美》與《聖血紅顏》……問題是有些片商有意不用原名,使內行觀衆
難免上當,甚至將原名也換了,如前些時上映的《出埃及記》,原譯名是
《埃及人》,《出埃及記》是另一個導演被禁映的影片譯名,片子雖未映
過,但譯名早已熟悉,好些觀衆都以為是禁片開放,電影廣告和傳單將原
名也給改了,(《埃及人》原名 The Egyptian,《出埃及記》原名 Exodus)
,這種張冠李戴的改名,就觸犯了刑法的詐欺罪。
  還有一部暑假上映的《超級大笨蛋》,也是改頭換面,名實不符的胡
鬧片,雖曾轟動一時,一但被觀衆揭穿後,生意卽一落千丈。
  剛在台北上映的西片《天才小子》,廣告上寫是美國《大野遊龍》第
五集,又說是義籍導演塞吉奧李安尼導演,事實上一這部片子內容與《大
野遊龍》完全址不上關係,只是一個男主角相同而已、。導演塞吉奧李安
尼自《荒野大镖客》一片成名後,被台灣片商冒用宣傳已有多次。
  義大利另一位大導演盧契諾・維斯康堤,也曾被人冒用,最顯著的一
次是《歸鄉》,是維斯康堤的外甥伊利勃倫・維斯康堤導演,電影廣告却
一直用盧契諾‧維斯康堤,也是一種欺騙。
  改片名重映的片子,有兩種情况,一種是進口二輪片,改片名後可以
冒充新片上映,還有一種是台北首映賣座太差,轉賣與其他片商改片名或
自己改片名,將原有海報作廢,劇照也改頭換面,專在外埠地區上映。這
種改片名的做法,不僅西片如此,國片也有,例如最近有一部宣傳谷名倫
最後遺作的「三聲無奈」就是舊片改片名,從演員有林月雲和江南參加演
出,就可知道是舊片,因為林月雲巳多年不拍電影,而且谷名倫的最後遺
作「流水落花春去」巳映過。
  還有一部中途改片名的國片,叫做《奇異的誕生》,原來是一部愛情
片,中間穿插誕生嬰兒的過程,因為片中的主題歌,發生版權爭執,打對
台兩敗俱傷,不得不改頭換面。
  類似情况,當然不只這兩部影片,這種改名宣傳,實有不得已的苦衷
,但如何不使觀衆上當,主管審核電影廣告的警察局似有責任。但警局却
依照准映執照審核廣告,是否改頭換面,他們管不着。因此這問題,一直
無法解决。
【片商花招層出不窮】
  電影宣傳的最高段,是製造新聞,擴大新聞,但這不是一般影片能做
得到的,多少要因人、因時、因地而產生。例如《秋蓮》的版權糾紛,製
片人故意搬些道理反駁,其實原小說著作者要求不大,很容易協調,製片
人却有意擴大糾紛,鬧上法庭;其實,片頭字幕早已將原作者的姓名打上
去,但在上片前一天和解後,仍留下一個糾紛尾巴。這是女製片的高招。
  不過,《花非花》的女編劇、女製片夏露(張明玉)的手段更高一着
,居然要下海當舞女十二天,親身體驗舞女的生涯,果然,立卽轟動台港
兩地,成爲廿餘家報紙的頭條新聞,不但夏露自己成名,《花非花》的電
影更是未拍就引人注意,成爲茶餘飯後的談資。
  還有片名雙鬧、版權糾紛、男女主角戀愛,以致上映打對台等等,都
是製造糾紛的好機會,尤其打對台的廣告,更是針鋒相對,互相攻擊、互
揭瘡疤,甚至刊登律師啓事,看來好像非常嚴重,其實尚未下片,兩家公
司早巳握手言歡,有的駡歸駡,合作歸合作,說不定天天在一起喝老酒。
受騙的是觀衆,替他們瞎操心。
  時機運用得很妙的是,去年上映的《大突破》,導演馬克勞勃遜(又
譯馬克羅伯遜)在拍完《大突破》後逝世,被宣傳爲拍片中雪崩場面時不
幸喪生,以加强該片的緊張氣氛。事實經過是該片於一九七八年三月起在
義大利北部攝製,馬克勞勃遜到六月拍畢囘到倫敦,因心臟病發作住醫院
,到六月廿一日病逝,是死在醫院裡,並非外景場地,有各報電訊考可證
明。該片在外國上映時,决不敢如此宣傳。
【黃蘭剃髮報紙封殺】
  宣傳花樣最奇特的騙局,該是黃蘭為了她的新片《熱夜》上映所設計
的出走,然後落髮爲尼,成為轟動一時的大新聞;但是最後拆穿騙局,和
《難忘的一天》一樣,弄巧反拙,得不償失,以後黃蘭的新聞,報社多不
願刊登。可見這種花樣,不能弄得太過份,讓觀衆失去了信心,要再挽囘
就難了。
  有些明星在上片前的戀愛新聞,也是有意安排的,但也有因此而弄假
成眞,林靑霞的戀愛新聞,就多是這樣造成的。當林靑霞和秦漢合演《海
誓山盟》時,片商有意製造他們的戀愛新聞,本意是影片上映後,戀愛也
告結束,不料竟弄假成眞,產生後遺症。林靑霞和趙寧的相愛,也是片主
爲拍片而有意安排的;結果雙方都一度動了眞感情,後來由於雙方的思想
和生活方式不同而暫告分手。
  此外,如恬妞、林鳳嬌……等等明星,也鬧過不少戀愛新聞,對電影
賣座,也多少有幫助。
【宣傳戰畧發揮特色】
  電影宣傳,在美國和日本等先進國家,與製作、發行,列為同等重要
地位,三者不能輕視某一部份,必須三部門的默契合作,才能使一部電影
獲得成功──叫好又叫座。
  電影宣傳要造成一種社會現象,才能吸引觀衆到電影院去買票進場,
這就要有多角型的宣傳戰略,但這種戰略不是無中生有,也不是製造風波
就能成功,而是將這一部片子的特色,浸透到全國每一個角落,讓每一個
國民都知道這部片子的片名和影片的特色,在目前國片商中,會運用宣傳
,而且達到這種宣傳效果的,只有瓊瑤的巨星公司,她肯花宣傳費,也有
宣傳人材,從報紙廣告,到各種宣傳品都與衆不同,而且在拍片前就開始
宣傳,直到上片為止,和日本片商花五十萬美元成本的影片,宣傳也要花
五十萬美元的魄力相似。但是日本片商有更大手筆的做法,例如日本的先
鋒國際公司,前年上映《飛越奪命橋》之前,公開登報,以抽籤方式,招
待一百名觀衆,和八十位影評家及電影記者,到羅馬看《飛越奪命橋》的
試片,這筆費用多大,當然有效果,使全國民衆都知道有這一巨片。今年
先鋒國際公司又招待七十名影評家、記者和電影雜誌編輯及五十名觀衆代
表,到美國看《現代啓示錄》的試片。
  電影宣傳最基本的條件是耐心,有耐心的天天去做、有耐心的到處去
做,這種做法又有兩種方式,一是花錢去做,一是運用智慧。電影觀衆愈
來愈少,電影宣傳愈來愈重要,如何不走邪門歪道,而從正途發揮,該是
電影界人士今後共同努力的目標,而大家節約絕非生存之道。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