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非做不可」的台灣事 魏德聖

作者: Goldpaper (金紙)   2022-08-29 11:41:51
「非做不可」的台灣事 魏德聖
文/郭書吟 圖/高政全
來源/ 果子電影、米倉影業
Mingweekly / 明潮
明潮人物
https://i.imgur.com/WnwHptN.jpg
2017年啟動醞釀近20年、創下台灣影史規格的《豐盛之城—台灣三部曲》,因疫情變更,
從實拍轉為動畫製作,魏德聖腳步沒停,在炙暑之日前往鄰水處進行收音。和魏導相談此
生「非做不可」的三部曲,所關注的地方一如史詩般的《賽德克‧巴萊》,雖然變了呈現
形式,不變的是關注腳下踏足土地和族群——三個故事、三個角度,一個時代,一個訴說
我們生來有自的時代。
2017年啟動,總計135億元(含電影製作45億元)與結合場景和生活功能的「豐盛之城」
園區,因遇上大疫年,在2021年8月宣布停拍變更計畫,縮減規模,園區計畫暫終。經半
年沉澱思索,《台灣三部曲》從實景拍攝轉為動畫,相關新聞與網路文章,惡言酸語不在
少數,我到訪的時機還真不是時候。走到工作室門口,心裡都還躊躇:不知道這群人是否
已拾好碎片,拼全了自己?然而我畢竟是階段性記錄者的角色,訪談僅只是漫漫長路的一
抹切片,刊出的前或後,《三部曲》都在進行式,思及2024年《三部曲》要在台灣納入大
航海時代400週年上映,心裡還是興奮莫名。
果真,見面沒三分鐘,導演傾倒近月來面對排山倒海質疑風浪的沮喪,從疫情以來累疊無
數,我來不及收納。
400年前 台灣相遇世界的軌跡
《賽德克‧巴萊》進程和《三部曲》雛形是重疊的,32歲(2001年)完成《賽德克‧巴萊
》劇本後,他讀到王家祥長篇小說《倒風內海》,描述17世紀大航海時代,荷蘭人、西拉
雅人、漢人於時稱「麻豆社」(位於急水溪和曾文溪沖積平原的面海要地),獵鹿人沙喃
與巫婆夢兆「災難自海上而來」為主線,島嶼納入大航海時代,「王家祥的小說我幾乎每
一本都看過。看小說除了看故事,還有文字塑造的氛圍。他每個故事都很精采,而且都有
『氣味』!能把小說寫到有氣味、潮濕的感覺,是厲害的文字工作者才能夠表達出來的魅
力。」
《賽德克‧巴萊》劇本寫得辛苦,因為要在一個劇本呈現不同觀點。《倒風內海》沙喃所
在的境地,經歷荷蘭人統治、漢人郭懷一事件,魏德聖從中看出沒人嘗試過的敘事法,「
『三部曲』是三個故事、三個角度,一個時代」,魏德聖強調:「如果那時代的故事這麼
精采,時間線也長,以《二部曲:鯨骨之海》荷蘭人來說,哪一個事件影響最大,就以那
個事件為主線,其他兩部也是從對那個族群最重要的事件出發。」
「三部曲」的宏大志願,並非因為他生做台南人,吸引他的是400年前「時代氛圍」和故
事,「那是法律、規則都還沒被完整建立的年代,我喜歡那時代呈現的『亂』,還有人們
在時代裡所遭遇的困境,所有困境都只為了一個事情:活著!為了一口飯、為了活下去。

「不像現在,很多事情是為了要創造金錢價值。」族群紛亂,卻突顯活著的單純,還有更
形而上者,「怎麼說呢?故事描述的400年前對於台灣人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是『生命
根源』的地方——總不能說,你從哪裡出生的都不知道吧?」
「我覺得台灣最大的悲哀,是連親生父母是誰,誰養你長大的(土地根源)都不知道。」
越是挖掘史料,理解地域和族群的摻雜,對比「族群認同」議題的吵嚷不休,他說:「其
實我們什麼人都是,不管是漢族移民、外來殖民、原住民,都是台灣文化一部分,台灣文
化本來就是多元族群組合。那什麼時候,台灣開始產生『多元文化』的組合?就是從17世
紀大航海時代開始,是各個族群匯集在這裡的時間點。我想把這個時代透過電影,介紹給
全部的台灣人,甚至全世界:台灣一直都在世界的軌跡裡,一直都是多元文化的組合,我
們都是在這片土地成長,由土地養育,變成屬於台灣的樣子。」
曾經的開始和過去 我們其來有自
變的是形式,路徑與傳播的渠道,不變的是核心,聽導演說故事的時候,腦袋跟著他亮晃
晃雙眸和言語,就會織造出畫面來,譬如前期赴異地勘景,在沖繩西表島原始紅樹林尋找
「蕭壠黑森林」、活著的「大加蚋(沼澤)」,在大鵬灣感受何謂安靜的內海、風暴的外
海,或於南星計畫區建構麻豆社等等。另如重量級參考史料、江樹生譯《熱蘭遮城日誌》
,內容細雜,多是今日吹了什麼方向的風,貿易船數、運輸物和數量如木材、西瓜、黑糖
、鹿皮、紡料等等,「沒有複雜小說情節,但是很有用,知道那時生活必需品是什麼,他
們沒有什麼、有什麼,慢慢環境建構起來,人就活起來了。」
前期耗費的工夫做得紮實,約70%能在動畫製作沿用,雛形漸成,七月份甫公布的角色定
裝照,馬志翔飾沙喃,范逸臣飾新港社西拉雅人伊同,魏德聖果斷地說:「不能一直交代
之前做了什麼,現在除了交代之前做了什麼,也要說『現在做到哪個階段』。」
「不管我講了多少資料,受過多少訪問,許多人對我形容的『那個時代』和人物,都無法
建立完全的印象。我相信,只要讓我把電影完成,無論是用什麼方式,我一定有足夠能力
讓觀眾看完電影,帶著滿滿的、對自己生命的相信、對自己存在的相信,走出戲院,覺得
自己『其來有自』——我是一個有血統的人,我是一個有根的人,而不是別人所說的風中
之葉,不曉得要晃蕩到哪裡去。」
「我從歷史和故事裡獲得了這樣的感受,才會覺得這事非做不可。」
奇航NFT船票 登入元宇宙
大疫年間,實體和虛擬也不再那麼各持藩籬,情境內容流動,甚至從中長出新機會和路徑
,魏德聖的「園區」夢也在今年闢生機,「畢竟我不是開發土地者,(園區)在現實環境
遇到重重困難,又因疫情讓整個計畫破滅,不得不先保住電影,放棄園區計畫。一開始當
然很沮喪,變成只能做電影,電影又只能做動畫,有很多不甘願,可是在了解動畫的特性
之後,發現動畫能彌補我們實拍執行起來非常困難的地方,並且有更多想像力可以解決,
把困境降到最低,把有利條件升到最高。」2021年底著手動畫的同時,身邊許多人向他提
案,NFT、元宇宙正在風口浪尖,說不定也是一條路徑?
三月份,團隊宣布與光禾感知共同合作「NaviVerse豐盛奇航—神秘的船票NFT」發行8,16
0張船票,以販售「船隻經營權」方式,登入時髦元宇宙,待2022年底城堡3D建模完成,
便能加入互動科技,造城造陸,「很多人形容我是一個很想把童話世界放到現實社會的人
,所以挫折感會很大。」園區在現實碰壁,此回他換個方式,把夢想先築在虛擬世界,「
至少失敗的話,應該也不會像之前那麼痛吧!」
說不完寫不完的故事
疲累苦倦挫敗肯定是長年相處的課題,「魏導,你好像把一大半的台灣扛在自己的肩上。
」我突然很想跟他說幾句安慰話,又一念頭這不過是言輕語薄,哪比得了他與夥伴在第一
線面對三更四變無數改的計畫和未來,我沒開口。
疫年間向跨國劇組團隊宣布停拍,他如何協助夥伴撐過艱難心情?
「應該是他們協助我吧!」一語雙關的幽默,「安慰他們最好的方式,就是他們看到我在
自虐。」宣布停拍重大交關點,導演寫了一封信給大家,然而得到最多的回饋都是加油打
氣、挺過去等話語,無聲的陪伴,是不消言語的真心。
即便已在影業立名,他還得修煉五感當中最難的器官,耳朵是關不住的,魏德聖說若不是
信仰,他到不了那麼遠的現在。感覺雜擾紛紛時,靜下來,思考,等待難關過去,一切都
是必經的過程,「一直都有這種一定會經歷困難,但不會被傷害,這是我相信的事情。」
開啟群眾募資作為前置作業的一部分,是否因面對廣大群眾,壓力更大了?
「其實壓力都是自己給自己的。」愛說故事的人,骨血裡百萬倍感性,他滿滿感受到支持
者的擔心和心疼,「人家越心疼你,越不知道該怎麼幫你,越必須要完成它啊!正因為大
家認同你很辛苦,所以你要更辛苦把事情完成,才有得交代啊!」
「我們是一個說故事的人,應該要說到讓人家喜歡這個故事。」原來他還有好多故事在書
寫中,「講不完哪!不知道能不能拍得完而已!」我笑稱那拍到80歲?他說看狀況啦!目
前心心念念還是台灣三部曲,是「非完成不可」等級,「寫故事不用花什麼錢,花的是自
己喜歡的時間和喜歡建構故事的心情而已。」
行文至此,點讀航海日誌7月27日,已累計到第720篇。一個月前,他們在熾熱燒烤的天氣
下,前往臨水之處錄音,打板上寫著導演:魏德聖;SOUND:杜篤之、杜則剛,詳實記錄
三部曲大小事。這些航海日誌如此親近與親和,像我等岸上人的築在露台或甲板,能偶一
登甲板上看看,不管你上不上船,這艘海事商船都會朝既定方向遠颺。
魏德聖
1969年生於台南,第45屆金馬獎台灣傑出電影工作者,果子電影創辦人。
作品有《海角七號》、《賽德克.巴萊》、《KANO》(監製、編劇)、《52Hz, I love y
ou》等。2022年首握主持棒《導讀台灣》(三立新聞台),「豐盛之城迭X臺灣三部曲」
(首部曲:火焚之軀Siraya、二部曲:鯨骨之海Teyouan、三部曲:應許之地Formosa)現
正製作中,預計2024年上映。
「豐盛之城」官網:zeelandia.com.tw
「豐盛之城」粉專:www.facebook.com/FormosaWonderland
連結:
https://www.mingweekly.com/culture/people/content-31995.html
備註:無
作者: Inception201 (Inception2010)   2022-08-29 12:59:00
幹嘛不拍一部三個視角 看要著重哪一個視角為主另兩個為輔
作者: trustjohndoe (CHEN Ethan)   2022-08-29 14:08:00
把這篇文章的魏德聖改成澎恰恰 完全不違和
作者: allenlee6710 (貓抓板!!!)   2022-08-29 15:03:00
會被酸是因為好高騖遠和瘋狂情勒不是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