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中國長津湖2熱映:愛國主旋律稱霸 西方片式微?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2-02-04 19:07:51
新聞網址:https://p.dw.com/p/46VE2
作者:蔣曜宇
中國愛國主旋律電影《長津湖》的續作《長津湖之水門橋》在新春放映,三天內票房已破
人民幣13.47億元,相比之下,西方好萊塢電影似乎在中國失去了討論熱度。中國觀眾已
經對好萊塢電影不感興趣了嗎?
(德國之聲中文網)
2月1日大年初一一早,回山西老家過年的李小姐就帶著家人上電影院去看當天上映的《長
津湖之水門橋》。作為中國影史票房冠軍、口碑響亮的主旋律愛國電影《長津湖》的續集
,《長津湖之水門橋》受許多中國觀眾期待。李小姐向德國之聲表示:「還好我當天去得
早,有買到票,不然早場票是全部都賣光了。」
李小姐只是上萬名觀眾之一。電影院人潮絡繹不絕,中國媒體報導,《長津湖之水門橋》
上映三天,票房已破人民幣13.47億元(約2.1億美元),成為中國農歷春節期間最受歡迎
的電影。
這部從中國視角描述1950年北韓戰爭間,中國志願軍擊敗美軍的一場關鍵戰役的片子,不
僅在中國社群網站上激起了許多網民的愛國情懷,也受到中國官方的大力宣揚。其中,官
媒《解放軍報》便鼓勵觀眾在觀影之餘,持續「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以確保打贏「
明天的『水門橋之戰』」。
在主旋律電影的推波助瀾以及疫情受控的情況下,中國連續第二年擊敗美國,蟬聯2021年
全球電影票房總數第一的寶座。與此同時,外國片在中國的影響力正持續下滑,根據中國
國家電影局統計,國產片佔中國年度電影總票房的比例,已從2017年的54%,躍升到2021
年的85%。
不過,對李小姐而言,與其說她受愛國情操驅動而選擇看國片,不如說是因為身邊朋友圈
全都在看國片,所以才去看的。
「主旋律與否,其實我沒考慮那麼多。以《長津湖》來說吧,第一部因為它口碑好,我去
看了,那第二部我自然也會去看。其中也不少人是沖著易烊千璽去看的,」李小姐說。易
烊千璽為《長津湖》系列電影的男主角之一。
李小姐回憶,自己2021年一整年看的外國片,似乎就只有一部《玩命關頭9》,其他全是
中國電影。她說,現在大環境好像就是這樣,朋友們討論的全是中國片,「已經沒有那種
令我印象深刻的西方片了,它們好像都消失在觀眾的視野外了。」
消失的好萊塢電影
回顧2021年,中國全年票房前10名影片中有8部是國產影片,傳統好萊塢大片幾乎缺席。
事實上,2021年美國迪士尼影業旗下出版的4部賣座電影,包括《黑寡婦》、《尚氣與十
環傳奇》、《永恆族》及《蜘蛛人:無家日》,至今皆仍無法在中國上映。
根據當前規定,中國一年僅開放上映34部外國片。在有限的配額中,美國電影往往佔掉大
部分名額。但即便獲得配額、審查通過,能否排檔上映也是另一個問題。
據中國媒體36氪,截至2021年12月初,34部外國片中僅有17部順利上映。例如原本傳言去
年12月將上檔的《蜘蛛人:無家日》,便遲遲沒有上映。外界分析,這與美國在12月初宣
佈將外交抵制北京冬奧有關。
在中美關係惡化下,好萊塢成了中國當局鎖定的目標之一,官媒更是大力批評。《環球時
報》12月底便稱中國「不是沒有給好萊塢機會」,但許多好萊塢電影「以錯亂的價值觀追
求其『政治正確』」,中國觀眾不會買單。
然而,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助理教授陳智廷向德國之聲說:「好萊塢電影並沒有在中國
式微,漫威若能打入中國市場,我估計也會非常受歡迎。」
他強調,《長津湖》系列電影大賣,不代表中國觀眾只想看主旋律電影。「如果在戲院裡
看不到,很多人可能也會在網上看。」
「好萊塢化」的主旋律電影
在好萊塢電影在中國遭遇滑鐵盧之際,《長津湖》系列等主旋律電影儼然已成為中國觀眾
的首選。雖然其所宣揚的愛國主義是一大賣點,但陳智廷表示,「現在的中國觀眾是很挑
惕的,人們日常環境裡其實充斥各式各樣的主旋律。《長津湖》的成功,其實是一種天時
地利人和。」
《長津湖》系列電影集合了如中國軍方八一電影製片廠的投注、三個合導導演中就有徐克
與林超賢兩名香港知名導演、中國當紅明星吳京與易烊千璽,再加上好萊塢式的視覺特效
與技術,「它不只是一部主旋律電影,而是融合了好萊塢電影及香港電影的長處,並結合
國家政策及資本挹注的集大成,」陳智廷說。
然而,他也認為,作為中美競爭加劇下的時代產物之一,主旋律電影會否成為中國電影未
來的方向仍是未定之數。其中一個變數,就在於面向中國大眾的主旋律電影,難以達成中
國加強軟實力,向外輸出文化的目標。
去年11月,中國國家電影局曾發布《「十四五」中國電影發展規劃》,揚言要在2035年前
成為世界電影強國,大幅提升「中國電影在世界電影格局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不過,當《長津湖》第一部在去年上映時,卻屢次在海外吃上閉門羹。馬來西亞政府即表
示,由於該電影涉及美化共產黨以及共產主義,因此禁止《長津湖》在馬來西亞電影院上
映;在韓國,《長津湖》則受到民間團體的強烈反對,指其違背史實。
對此,陳智廷表示:「中國電影其實現在還沒有打入哪個別的市場,電影說是軟實力,但
許多中國電影的意識形態太硬了,讓海外觀眾感到抗拒。中國在軟實力方面,比較成功的
要屬電視劇還有抖音、小紅書等,現階段中國電影的市場還是在中國大陸,而且做得很成
功;開發其他市場不是(中國政府)現在特別要做的部分。」
作者: pagenotfound (404 not found)   2022-02-04 19:15: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