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聽見歌再唱Listen Before You Sing

作者: gsr (佛瑞安魂曲的冥想)   2021-04-18 22:44:17
雷文防雷資訊頁
~*-*~*-*~*-*~*-*~*-*~*-*~*-*~*-*~*-*~*-*~*-*~*-*~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預告只剪出電影前半段劇情,後半段完全是驚奇壓箱寶。前半段小朋友倉促成軍,校內老
師教職員有話語權的都是平地人,大概教育熱忱消磨殆盡,長期待在不是自己故鄉的地方
,年限到了能調走就調走,不忍怪他們,導演沒過分強調這部分的惡,很平實。合唱救校
只能靠部落在地出身的體育老師(馬志翔飾)、和流浪代課的音樂老師(陳嘉樺飾)的傻
勁支撐。前半段劇情帶觀眾看見偏鄉部落的困難:隔代教養、單親家庭、文化傳承衰退、
資訊刺激不足、偏鄉小學難以為繼、代課流浪教師等等議題。
第一次比賽的表現,流於形式,沒有靈魂,註定要失敗。這和後面啟蒙刺激後的表現形成
對照,前後音樂表現,真的有「演」出來給觀眾「聽」到。另一方面小朋友接觸文化刺激
,比體育老師更快打起精神,體會到做音樂、領受掌聲,有這麼神奇的魔力。體育老師在
比賽會場赫然發現,造成他師專(或大學)夢饜的音樂教授,就是評審。教授當然還認得
老師,當年居然硬彈貝多芬的悲愴鋼琴奏鳴曲(片子前半段的校務會議苦尋指揮人選時,
體育老師默默彈一段很拙的第三樂章),騙過教授。她的一句話成為本片的關鍵:你們都
在仿模平地學校,欠缺亮點。
廢校一事還是成定局。代課音樂老師在晚宴醒悟了,原來音樂的寶庫就在部落裡。兩位老
師就帶著小朋友向部落長輩討教。音樂老師努力運用所學,在一旁紀錄、採集歌謠、編曲
。比賽雖然挫敗,但體育老師看到小朋友接受刺激後的轉變,決定再次報名其他比賽。小
朋友回家主動說族語,和部落長者間產生緊密連繫,文化傳承隱然啟動。這是個人的第一
個哭點。
廢校連帶影響經費。再度報名參賽一事改向部落教會信眾幕款,號召族人支援。這裡連續
演出:經典的「拍手歌」,以及全片最讓人驚豔的一曲:音樂老師將福佬話「心肝寶貝」
和布農族歌謠結合起來,「心肝寶貝」是講媽媽對嬰孩的期待,布農歌謠則是講述子女對
媽媽的思念,兩首互相穿插,緊密相繫,如同母子連心,呼應片中許多小朋友的日常生活
,媽媽爸爸不常在身邊的困境(細探究,媽媽不在身邊的小朋友居多,片中沒有給理由,
留白讓觀眾想)。唱自己的歌,那個音樂的靈魂就自然炯炯有神,像種子一樣在心田裡播
下,這對小朋友而言肯定是很重要的啟發。再也沒有什麼教育目標,比啟發自覺還重要。
族人動員起來支援小朋友下山參賽。參賽著裝不馬虎,部落婦女卯起來縫製傳統服裝,對
族人來說,這才是最正式的服裝。部落男子出車載小朋友下山,甚至靠己力克服道路中斷
,動員接駁。老師和小朋友有驚無險靠怪手通過崩落路段,族中父老在後方唱起虔敬祈福
的八部合音,那個音響效果、和聲堆疊色彩,比哥德式教堂還令人心生敬畏。是本片最引
人起雞母皮的一景。
合唱比賽流程,通常主辦單位會先指定數首「指定曲」,參賽者選其中一首,再搭一首自
選曲。電影為了劇情流暢簡潔,兩次參賽片段沒有完整呈現。當大家有驚無險趕上比賽,
著裝完畢,很明顯可以看出大家的進步和成長,小朋友和老師穿著傳統服飾上台,充滿自
信,唱出布農族語歌謠「回家吧」,暗諭小朋友呼喚他們在平地賺錢的親人們,在純淨的
和聲中全劇收尾。比賽結果如何,就不重要了。劇情不落套俗,沒有硬插一段體育老師、
音樂老師的戀情發展。
音樂在劇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份量,默默推展劇情,說出鏡頭以外的言外之意。劇中部落父
老長輩們的漢姓:全、史、伍,這些都是信義鄉部落常見的漢姓(當然,都是二戰後,為
了遷就ROC的戶籍政策硬被冠上的),細節有考究到。馬校長出身信義鄉久美部落,這個
部落很特別的是,除了布農族外,還混居了日本殖民政府迫遷的鄒族人。信義鄉內散落在
台21線、陳有蘭溪沿岸的布農族部落,抬頭往南望,就看得見高聳的玉山主峰。如果硬要
挑什麼缺點,畢竟劇本賣點是參考馬彼德校長,劇中的天際山稜線就不是這樣了,要理解
成虛實交錯倒也無妨;另外幾個空拍取景有頓挫、定格感,頗可惜,好像是空拍機的宿命
,不知道技術上有無辦法克服。
總而言之,有幸看到這部人文社會關懷兼具藝術性質的動人好片,誠心推薦。
作者: shaneibalaja (好好生活)   2021-04-19 00:24:00
推,寫得很好:)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