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遊牧人生》–給流浪者的積極美感

作者: plurrr (ss)   2021-03-19 19:24:17
雷文防雷資訊頁
算好雷,只是自己比較不愛電影對「放逐」過於抒情的「描述」,但也因爲如此才有這個
觀點下產生的文字。
~*-*~*-*~*-*~*-*~*-*~*-*~*-*~*-*~*-*~*-*~*-*~*-*~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https://reurl.cc/g8rMkz 刊登於方格子的原文
華裔導演趙婷繼《重生騎士》(The Rider)之後,同樣對於美國內陸傳統的挖掘,持續
展現那些被視為鳥不生蛋的荒原沙漠,與當地過時的社群文化。《重生騎士》是非職業演
員的牛仔競技的親身經歷改編,讓人十分好奇背後的社群文化與所謂的「正港」牛仔精神
。而《遊牧人生》則是美國以露營車的「游牧者」(Van Dweller)為主角,他們開著車
四處在美國內陸打零工,並帶出RV park這類美國社會給露營車居住者的生活機能環境,
以及Bob Well這位露營車流浪文化(Rubber Tramp Rendezvous)的提倡者,不只是把車
子當作家,更打造如公社一般,抵抗著美國資本主義的物質社會,具有個性與理念的社群

電影約略帶出美國經濟衰退,與社會福利政策失衡制度下的犧牲者(諸眾),如同片頭,
因為工廠倒閉,員工失業,主角的夢想之地變成了消失鬼城的冰冷描述,相對於主角流浪
的過程中雖然孤單,卻總是在旅途中遇到不同過客(諸眾)的溫暖,並藉此映照出女主角
內心風景,與放逐的決心。
自我放逐的題材,《遊牧人生》讓人想到同是美國電影《Leave No Trace(荒野之心)》
,但更令我激賞的是《荒野之心》對於始終逃逸放逐的理由總是那麼閃爍不明地,甚至有
些神秘。又如同中國導演王兵的紀錄片《無名者》沒有任何說明的拍攝一個荒野坑洞的「
流浪漢」,就只是專注在日復一日,只是「活著」的重複動作本身,那樣的「素樸」。
用這樣某種單調來看待流浪生活的路徑,以至於總是覺得《遊牧人生》過於浪漫的抒情筆
觸,或許可以說是「正確的」敘事策略,說是「或許」,因為早就不得而知,也是在這部
片幾乎橫掃美國內外各類獎項,並預告是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大熱門,而後觀賞時帶著無法
避免的特殊眼光。
相對於《荒野之心》著重於「程序」,違法的逃離,與合法的安置過程。《遊牧人生》除
了是演員Frances McDormand大量的獨角戲外,看得出來導演似乎有意以主角為中心圍繞
著那些居無定所的人們,並討論著人生歷程、生命價值。
丈夫過世是女主角最在意的事,並透露不適應於人群,從小就被視為怪咖。又如主角妹妹
所云:「更加誠實,更加勇敢,更加敏銳觀察力」。直到遇到丈夫,才找到新的世界。就
如同在台灣藝文人士的「才能」往往被這個強調效率、經濟至上的社會所不理解,甚至貶
低一樣,電影主角靠著遇到少數氣味相投的同好,產生的積極意義。
這並非是說裡面流浪者們的積極,而是《遊牧人生》影音交織之下屬於「美的積極」。相
對於自己卻更偏好,只能更加消極,更加虛無,無法言說,甚至沒有甚麼好說面對的這個
世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