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雷] 華爾街之狼-荒唐的批判才是最深的重擊

作者: neiltsang (CatLulu)   2021-01-30 04:26:06
電影時間很長,然而穿插其中的是淫亂的性愛、濫用毒品這種超常刺激,讓人在觀影中能
有一點不會無趣的沉悶感。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主角的毅力不搖,讓我想起福本伸行的《賭博默示錄》,那一種遇到狀
況絕對不會承認失敗的感覺,遇到逆境絕對不會認命的偏執!
不只不會認命,而且還要反過來把命運當作兒子般教育一番。
每個人在範圍中都有點扭曲,是否成為人格障礙需要多種症狀的指標。
無論是殺人魔、騙子、賭徒的犯罪還是做善事成為佛祖菩薩,這種追求達成目標的人都擁
有「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的火影意志、獵人精神、吉良吉影的自我幸運認同,那是
絕對不會輕言放棄的韌性與變態。
根據《4%的人毫無良知》以及《無良這種病》,有些反社會人格具有魅力的原因之一,是
因為「不懼怕風險」以及喜歡「挑戰刺激」。這種凡人沒有能量去觸及的心態會讓他們顯
得很特別,就像男主角在對客戶講電話的典範,簡直就是一場媲美希特勒煽動人心的「演
講」,流暢的說服語調配上打動人心的渲染,銳利的眼神裡反射的是自信。
這是很多流氓黑道也具備的特質,小至中古汽車業務、健身房教練,大至連千億、館長都
具有好口才,形成讓人想要繼續聽他講話的鋒芒。他們的想像力超越一般人,在心理學家
武志紅的眼裡是一種本能的「全能自戀」:嬰兒時期就存在的,把自己地位擺在至高無上
的重要區塊。
簡單易懂的比喻就是把自己當作神、上帝一般的存在。
真的有這種想法與思維嗎?
有。
一個高中生,撿到一本可以殺人的超能力筆記本,就想要成為新世界的神,
沒錯就是夜神月,了解這個觀點後,分析他對於權力追求的慾望,
那種似乎逐漸崩壞的黑暗,也僅是揭穿「全能自戀」的自然發展。
所以誇張的言論、激昂的語調才會那麼受人喜愛,包含川普的演說與標語。
這是一部荒唐的電影。
在劇情中處理危機的片段,卻非常值得讓人重複自我覺察。
開場就有點自傳性的敘事方法顯然有點無趣,步入高潮後與警探的對決篇幅不多,有實際
打造讓人緊張與擔憂的氛圍。整體而言,團隊夥伴的建立、被背叛、引來的危機與夫妻之
間的衝突、事業的成敗、與探員的競賽,華爾街之狼的劇情元素十分充足,每一條線沒有
進行多麼深入的刻畫,都是以事件型態的境遇,這是讓我覺得稍微可惜的點。
享樂主義與目的至上的觀點充斥在整場電影中,既適合放縱的廢物,也適合追求自我成就
的偏執狂。觀影的適口性很強,故事背後的核心議題與戲劇張力比較弱,我不覺得可以完
全歸類為喜劇,是有著喜劇調子類型紀錄片。
不至於給負雷的原因是:赤裸裸的批判了資本社會的騙局系統。
這點大概出社會的人都能有第一手體驗,可怕的騙局體系包含醫療、食物、保險、學習、
投資等等,長大以後就是不斷掏出錢包換取資訊落差。商人是否真心為你著想?食品是否
真心讓你健康?服飾品牌真的是為了讓你暖活?電影沒多久,男主角的前輩一語就揭穿了
社會的事實:FUCK那些客戶!賺錢才是第一!
那些宣稱「為了學員好的教練」背後用「資源」來利益化客戶買客的容易性;那些誇口要
「幫投資戶理財的人員」背後把客戶金源當作自己的工具;那些自稱「傳道授業解惑的老
師」實際上只是把紙本裡的符碼轉運到黑板上保住自己的飯碗……
無法否認的是,這種表面上存在意義的無良販子屢見不鮮。
更悲哀的覺醒是,或多或少,
每一個人,都在逐漸成為這種人。
華爾街之狼不只在華爾街。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