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雷] 孤味-放下執念,找回愛過的痕跡

作者: ykan (鄧不利多)   2020-11-02 22:23:15
提醒提醒,內文中有許多大量討論、爆雷電影劇情的內容
若是不喜爆雷者或介意者,請直接左轉離開唷!感謝
圖文好讀版:
https://reurl.cc/8n7zKj
~*-*~*-*~*-*~*-*~*-*~*-*~*-*~*-*~*-*~*-*~*-*~*-*~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人的一生中,有多少的執念無法放下?又有多少的苦楚無法說出?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因為多了貼心、變成隱瞞、導致誤會,等到誤會解開的那天,我們是否
能夠坦然接受?
我想孤味這部電影,給了我們更多去思考這些關於人生的誤會,讓我們能夠用不同的角度
去看事件,這是一個家庭、六個女人與一位男人的故事。
先說說對這部電影失望的地方吧!我想應該就是預告誤導了我產生錯誤的期待,哈哈哈哈
哈哈(苦笑)
看電影預告時,我就落淚了;聽電影的片尾曲徐若瑄唱的[別人的],更是哭到一個無法
自拔.......。我一直以為這部電影講的是四(應該說是三)個女兒對父親的思念與回憶
,因為預告裡,太多的畫面都帶到"女兒對於父親回憶的片段",於是我竟然自動忽略了女
主角林秀英(媽媽)對於一個丈夫這麼多年來的心路歷程才是主要的劇情架構,導致抱著要
"大哭特哭"的心情進戲院,最後心裡面因為沒哭得痛快而小小失落。但,這就是我對這部
電影唯一的失望,很個人因素,可以完全忽略這點。(糗)
我最敬佩的,應該是這部電影的選角,個人認為這真的是少數選角選得真貼切的一部電影
,妳完全可以因為這部電影的選角進而對每個角色更能夠投入情感進去,彷彿他們真的就
是那個人,觀影的兩個小時完全沒有出戲的時刻,讓觀眾更能夠投入到劇情裡,也是一部
好電影值得稱讚的地方!說到選角,私心想要就個人感受說說每個角色的個性與價值觀。
(上一次在一部影評中一一剖析每個角色已經不知道幾年前了.....)
以下角色介紹(純屬個人觀感參考)
媽媽林秀英(陳淑芳 飾)
在電影的一開頭,漁市市場清晨的戲裡,我們就可以感受到媽媽秀英是個細心、注重每一
個細節、而且善於精打細算的女人,從挑菜親自去選、把蝦仁改成蝦子,再到聽到價錢時
內心驚了一下,老闆說出是熟客送個東西時,毫不猶豫地拿起了龍蝦來,整個廳院的觀眾
都跟著會心一笑,一大早就煮了龍蝦粥給最疼愛的小女兒當早餐,一個當媽媽對女兒的愛
從一幕戲就可以看出,她就是想給女兒最好的。整部電影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秀英對於丈
夫的諸多不滿與長年的怨恨,她把自己武裝的跟鋼鐵一般,聽到丈夫的死訊到籌辦整個後
事的過程中,不曾看過她掉過一滴淚,她總是板著一張臉,嘴上埋怨與不滿,卻又總是默
默地用行動去付出:還是幫死去的先生辦了後事(看整個靈堂的裝潢就知道辦的真的是體
面)、先生40年前寫的情書小心翼翼的收藏在小鐵盒裡、儘管心裡多怕受傷還是想看那傳
說的十幾年小三蔡小姐一面,甚至為此追到台北去.......、回家拿先生的西裝整理東西
,她對於先生的愛,一直都未曾消逝過,只是深深的被自己藏在一個很深的鐵盒裡,不讓
任何人知道,好像深怕這是個弱點讓人發現,在女兒們前絕口不提、只有在較無關緊要又
單純的孫女面前,才拿出小鐵盒,慢慢吐露自己的小秘密。
媽媽的"刀子口豆腐心"不只對先生,也對女兒,在她對著大女兒表達不滿一陣責備後,卻
得知阿真癌症復發時,立刻表態要大女兒搬回家住、讓媽媽來照顧.......,看到這邊時
其實一陣鼻酸,這就是天下父母心啊!平常念歸念、抱怨歸抱怨,但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
肉,當孩子真的生病受傷或受委屈時,做父母的總是立刻拿著盾牌擋在前面,只想好好保
護與照顧自己的孩子。
而要獨自一人養大三個女兒,從擺路邊攤到創辦餐廳,這一路走來,若不是"秤斤秤兩"
的計較,又怎麼能一手拉拔孩子們長大?所以從清晨的漁市戲就可以看出,這個媽媽是很
會"斤斤計較"的女性。
大姊阿青 (謝盈萱 飾)
個人實在太愛太愛謝盈萱了,這部電影也有三分之一的因素是衝著她去看的!事實證明,
她再一次的沒讓人失望。
有別於以往在【花甲】演出檳榔西施、在【誰先愛上他】的演出中年大媽,這次謝又很自
然地詮釋出一個學藝術出身、自由自在、不愛被拘束與綑綁的新時代女性,她的輕盈、瀟
灑、幽默、不羈、隨性、不正經,總是為這部電影增添了許多笑點,但同時,我們也看到
阿青本身個性其實是細膩的,能在婚前就知道自己的個性而先提醒追求者有可能的後果、
又在姊妹談心時淡淡說出一句:「媽媽是愛你們所以沒跟你們講那麼多」、又或者是不斷
暗示阿瑜不要說出自己癌症復發的事情因為怕媽媽擔心,在很多短暫的時刻一句簡單的話
,能讓我們明白其實道理阿青都懂,只是身為大姊的她,或許是從小看過最多爸爸不堪的
一面,所以選擇了用漂泊隨性的外在偽裝自己,但其實她內心也會害怕、也會擔憂,只是
她習慣自己藏著不說。謝盈萱很多訪談影片中可以看到她非常幽默與自娛娛人的一面,她
來點綴出阿青愛說瘋話的樣子特別有說服力。
 
二姊阿瑜(徐若瑄 飾)
徐若瑄本身給台灣歌迷或影迷的形象就是很拚、不服輸、很努力,所以由她來詮釋心思細
膩、讀書強、容易操心、控制慾強的阿瑜也好適合,或許,在台灣社會的既定刻板印象中
,阿瑜應該是三位女兒裡人生最圓滿(?)的人生勝利組了,當醫生、收入好、丈夫體貼
、女兒漂亮又懂事,她應該是沒什麼好煩惱的了?但當阿瑜緩緩說出那句:「小時候,只
要得獎,阿爸就會回來,阿母心情也會比較好......所以我就想只要我一直得獎、阿爸就
會一直回來......」你真的會打從心底的心疼她,心疼她年紀還那麼小的孩子,就明白了
要靠自己努力念書得獎上台領獎,才能換得一家團圓的時刻,是家庭的破碎成就了她的早
熟,聽到那句話時,眼眶是泛淚的。
小妹佳佳(孫可芳 飾)
電影乍看是三妹,到中間才明白是四妹,佳佳從電影的一開始就可以明白媽媽把畢生心血
(餐廳)交給她打理,也是唯一跟媽媽同住的女兒,母女倆或許因為年紀差別大的關係,
讓媽媽特別疼愛這位么女,一大早就煮龍蝦粥給女兒吃,但這位媽媽最疼愛的么女,卻是
姊妹裡唯一偷偷跟爸爸外遇的小三蔡阿姨有聯絡的人......。或許有些人會覺得佳佳怎麼
可以毫無疙瘩的跟搶走自己爸爸的女人聯繫?還口口聲聲蔡阿姨蔡阿姨的叫~好像有點[
背骨]?但在我的理解裡,佳佳從小就沒有父親的陪伴,從大姊阿青的口述可以得知爸爸
最後一次回來找媽媽時,培養了一下夫妻感情而懷了佳佳,之後爸爸就遠走他鄉,佳佳從
小就渴望父親的陪伴與疼愛卻得不到,只能偶爾在爸爸回來找媽媽要錢或談判離婚時短暫
看到爸爸,佳佳並不明白之前爸爸對媽媽做了哪些錯事,自然也就不能明白為何媽媽一直
怨懟爸爸?反而更能夠因為想關心爸爸、知道爸爸近況而同理進而感謝蔡阿姨對爸爸的不
離不棄,從這個角度來思考,就不難理解為何佳佳能這麼密切又沒芥蒂的跟蔡阿姨聯繫,
因為對她而言,爸爸並不是一個壞人。
三姊阿眉(張鈞甯 飾)
只短短出現一幕,回來奔喪,沒有太多台詞、沒有太多戲分,但那一場戲,張鈞甯的情緒
完全到位,有點生分的叫著親生媽媽"阿姨",看到媽媽知道她懷孕而親手幫她繫上紅線時
,兩個人的情緒很難形容,媽媽捨不得女兒也同時祝福女兒,而感受到來自於有點生疏的
阿姨的關心與祝福,阿眉也紅了眼眶,短短一幕,已讓人印象深刻。
年少爸爸陳伯昌(楊一展 飾)
年少爸爸的回憶出現的片段並不算多,但我們可以看到他總是光鮮體面、穿西裝、梳西裝
頭、打扮帥氣又高大,可以感受的到他喜歡"體面"、喜歡"臭屁"、"愛面子"的那一面,我
特別喜歡那場中秋在月光下的戲,可以看得出來,其實陳伯昌還是愛妻子、愛小孩的,只
是他可能說出來的話都是花言巧語,卻把心底最內心的事情藏起來,直到很多年後才跟陪
伴自己十幾年的情人透露,也就是因為當蔡美林親口對著林秀英說出那些陳伯昌沒說出口
的話,才讓最後秀英勇敢做出最後的決定。
蔡美林(丁寧 飾)
在我心中,丁寧一直是個差異性很大的演員,她跟謝盈萱有著相類似的特質,可以很精準
的演繹出完全不同角色與個性的人,在這部戲裡,丁寧的情緒不斷的收、不斷的收,用很
內斂的方式去呈現,這點讓我非常佩服。她把蔡美林對陳伯昌無盡無私的愛透過肢體與眼
神詮釋出來,又把自己對於林秀英的愧疚與掙扎也很真實的表現出來,真的覺得不得不大
讚丁寧在這齣戲的表演。最後一幕戲,我真的掉下眼淚........太心疼與感動了。
年輕時的秀英(于子育 飾)
這些年可以在越來越多的戲劇作品中看到于子育的演出,這齣戲一樣戲分不多,但她卻演
活了那種"又愛、又ˇ恨、又捨不得"的掙扎與台灣傳統女性的壓抑與堅毅,我特別喜歡這
部戲裡面她跟楊一展的對戲,你都能從她眼神中看出她真的深愛眼前這個男人、卻又真的
深深的怨懟這個男人,甚至是一些心軟的眼神都能感受的到。
說完角色介紹,接著講講劇情吧!
對於以前發生的事情,其實電影中的片段都很短,甚至有些都是從阿青和阿瑜口中快速簡
短帶過而已,對於為什麼陳伯昌(爸爸)會這麼渣?我有一些猜測,但純屬個人臆測,僅
供參考。
【關於陳伯昌和林秀英】
從一開始爸爸過世要辦後事,一家人在討論要不要取消壽宴的時候,阿瑜說了一句:「壽
宴取消全台南的人都知道我們林家出事了」可以得知,"林家"、又或者是秀英後來開成功
的這家餐廳,在台南是大街小巷人盡皆知的有名氣,代表秀英的娘家應該在地方上是頗具
盛名的,再透過三舅和阿瑜後來爭執的內容可以得知,當年林家應該是醫生世家,在台南
有開診所,在4、50年前的台南小鎮,若是有個醫生世家、又開診所(或後來的地方醫院)
,可見得這個家族的"勢力"與"財富"是可想而知的~
而從蔡美林跟佳佳的對談中可以得知,陳伯昌最早之前是當警察的,我的猜想是:「陳伯
昌應該一開始並不是真的渣或壞,至少他會去考警察代表著某種程度上有正義感和負責任
、腳踏實地的人。」但當一個窮警察愛上富家千金時,岳父的壓力、妻子娘家整個家族的
勢力,排山倒海而來,讓他對於面對妻子時,已經無法回到那初見面時的單純愛戀,更多
的是讓他喘不過氣的壓力與期待,或許是這樣的壓力,讓他開始想要"翻身"、想要"以小
博大"以獲得妻子或岳父甚至是整個台南鄉親的"肯定"。當然!這個"肯定"又或者只是他
給自己的,秀英也許從來沒有這樣要求他過,秀英要的很簡單,腳踏實地的過日子、相知
相惜相守一輩子,但伯昌卻領會不到妻子的期待,在外頭尋找刺激(女人)來獲得成就感、
各種做生意的念頭導致自己負債累累,再也回不去了。
在秀英的角度來看,陳伯昌就是一個負心漢,每次回家只會要錢、最後甚至丟下離婚協議
書就拋下自己和小孩遠去台北,甚至是在外風流有相伴十多年的小三。但從蔡美林跟秀英
在寺廟的一場對話,秀英終於得知為什麼丈夫會在當時拋下整個家庭遠走他鄉?丈夫一直
以來所受的壓力與責任,又不想牽連妻女、更不想妻子夾在自己與娘家中為難所以選擇退
出,這些陳伯昌沒親口說出的話,在隔了30年後從他晚年最親密的愛人口中得知,那種震
撼與心痛要有多大........
也是因為這樣的心痛,讓她從一面倒的怨懟丈夫,到後來鼓起勇氣跟女兒們說出當年真相
,其實就是想求一個"不虧欠了"。曾經丈夫虧欠她,所以儘管知道傳聞並不是事實,秀英
也就靜靜的,但如今知道丈夫當年的想法,秀英也覺得應該還他一個公道,至少讓他在女
兒們心中,是個好一點的爸爸。ˋ
電影的最後,我們也看到了秀英對於伯昌的[放手]與[接納],我非常喜歡導演用了兩
場戲來分別代表秀英[放下]了對自己丈夫的執念,做了一個勇敢的決定;也看到秀英的
心中還是[接納]與愛著丈夫的,所以有了計程車上的那場戲~
很多時候,人懸了一輩子的執念、痛苦了一輩子的情感與對象,真正在放手那刻,才能重
新擁抱彼此,找回當初愛過的痕跡。
【關於三姊妹】
從童年回憶片段可以看出,大姊與二姊跟佳佳的年齡是有段差距的,童年回憶中老大老二
感覺都已經是高年級了,媽媽才剛生佳佳,所以也比較可以說明為什麼電影中孫可芳與徐
若瑄和謝盈萱的年紀有段差距,一開始可能還會困惑孫可芳到底是女兒還是孫女?直到孫
女陳妍霏的出現才能很肯定佳佳是女兒。三個人各自在自己的領域奮鬥,各有專精,阿青
教舞蹈、阿瑜是整外醫師、佳佳打理家裡餐廳,因為一場父親的葬禮而讓三人又聚在一起
,很喜歡三個人互相談心、鬥嘴的畫面,這就是真實的親情與姊妹的表現阿~互相鬥嘴、
卻又互相關心,大姊跟佳佳一場躺在床上討論哪個是自己兒時作品的戲與對話也都讓人會
心一笑、感到心很暖。三個女人、卻是完全不同的三種個性,家是一個很奇妙的地方,同
樣的父母、不同的出生順序、與遭逢的境遇,竟孕育出完全不同個性的三個孩子。
【關於孫女陳妍霏】
雖然整篇文章都沒太多提及孫女小澄,電影一開頭可能會因為電話誤以為小澄是個叛逆、
愛玩耍的少女,但其實觀看電影的同時,我們會發現小澄是個很貼心的孩子,會陪伴阿嬤
、後半段會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讓媽媽知道,小澄同時也是這部劇裡面負責穿針引線的角
色,因為她最無害、同時是個單純的代表,所以我們才能藉由林秀英跟孫女談心說祕密時
,知道一些以往的故事。只能說看到陳妍霏時心情是很開心的!因為上一部電影正是看了
她主演的【無聲】,看完心情無比沉重,但她在這部片裡就完全是另一個陽光活潑又古靈
精怪的小女孩了!
更多的劇情,就留在大家進戲院去看與感受吧!畢竟100個人,也許看到的與得到的,是
100種不同的版本。
講結語前,我還是要抱怨一下劇組真的有點壞心,這部電影不會給你太多哭或醞釀情緒的
時間......往往一句台詞一個眼神你已經有點想哭、眼眶還在醞釀淚水的時候,下一個笑
點就來了!就讓你哭笑不得........。就會覺得:編劇你不能讓我好好哭一下嗎?!!硬
要這樣!觀影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影廳內的笑聲好像大過於啜泣聲,但散場時,每個人都
很安靜,彷彿還在消化剛剛感受到的人生。
這部電影在講的,也許是一個破碎家庭的故事、也或許是六個女人的成長與生命、又或者
是一個時代背景下男性受到輿論壓力而逃避的故事.......更多的是,六個女人如何堅毅
的走過他們生命的缺口、與面對生命中缺失的那一部分,每個人怎麼去看待、面對、拿起
、放下,我想,從電影中,我們都可以找到一部分的自己,去好好愛護那個曾經受傷的自
己。
作者: serenitymice (靜鼠)   2020-11-02 23:25: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