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RBG 不恐龍大法官 / 法律女王

作者: AACKball (阿姨洗碟錄)   2020-10-08 19:25:36
雷文防雷資訊頁
~*-*~*-*~*-*~*-*~*-*~*-*~*-*~*-*~*-*~*-*~*-*~*-*~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美國憲法中沒有「女人」這個詞。」
「庭上,憲法中也沒有「自由」。」
「我不求女性可以額外獲得什麼好處,
我所求的,是要男人把他們的腳從我們的脖子上移開」
前兩段話分別是「法律女王」與「RBG不恐龍大法官」紀錄片裡,令人印象深刻的兩句話
。後一句其實原本是薩拉格利姆克這位廢奴與女權主義者的名言,只是這句話啟發了金斯
伯格,成為她常掛在嘴邊的話。
之前就看過法律女王,電影本身描述的是金斯伯格早年崛起的故事,而今年因為金斯伯格
的逝世,為了多了解她一點而看了RBG不恐龍大法官這部紀錄片。
兩部片相對而言,感覺上電影為了娛樂性多少做了一些渲染,以及對案件做了一點改寫,
而導致有些片段情緒有點過度激昂,台詞與情緒轉折有點硬,像女兒在雨中對著路邊調侃
他們的三個工人怒吼時,母女的情緒轉折有點突兀。但整體精神還是完整的描述金斯伯格
的個性。
而紀錄片畢竟本身就是比較寫實的敘述方式,所以也比較自然,而且紀錄片的時間跨越尺
度比較大,是持續到近年金斯伯格擔任大法官後的案件,所以對於她在女權上所做的付出
,描述得比較完整。紀錄片的剪輯也相當精采,不會很平淡的敘述案件,而是節錄了金斯
伯格在做陳述時比較精彩的片段,以及利用凸顯視覺效果,強調了案件與論點中的重點,
很容易打動人心,至少我深深地被打動了,很值得一看。
電影與紀錄片是介紹金斯伯格這個人,而她一直都是平權運動的堅定支持者,所以兩部片
自然會偏向這個部分,尤其是電影幾乎都著重在這點上。但是在觀看過程中打動我的,除
了她的努力與平權運動的進展之外,其實還有背後隱含的法治與言論自由精神的展現。
第一句引言其實很有意思,電影中法官的回應說了美國憲法中沒有女人這個字,而金斯伯
格回以美國憲法中也沒有自由一詞。這呼應了很多事情,例如美國法界的保守派與自由派
的差異,美國司法界自由派與保守派的差異,其實是對法律條文的解釋方式,保守派認為
法律條文的解釋,應該要以立法當時的背景環境為主,而自由派則認為法律條文只是立一
個基礎,其解釋應該要視現代氛圍而定,像電影中有句引言:「法律不受天氣變化的影響
,但不應自外於時代氛圍」這句用英文來說比較有感覺。而因為這樣,所以法官一開始說
了「憲法中沒有女人」,意思就是條文沒有女人,所以憲法並不特別強調女人權益。但金
斯伯格回應了憲法沒有自由,但眾所皆知,美國最核心的價值之一就是自由,絕對不可能
因為憲法沒有強調自由而導致自由不存在。
這邊要說明一下自由有Liberty跟Freedom,引言用的是Freedom,憲法中有Liberty,這兩
者的差別是Freedom指的是與生俱來的自由,而Liberty指的是受法律制度規範的自由。這
點有趣就在於美國憲法剛制定時,他們覺得自然存在不言可喻,不證自明的事情就不用寫
了,所以憲法很單純,直到過幾年覺得有些事情還是要說明白才又增修了憲法,而後面補
充的一般稱為權利法案。而這句用的是Freedom,與生俱來的,就像女人一樣,也是天生
的。簡單的一句台詞,表達了法界觀點差異以及美國憲法制定精神,真的是堪稱精華。
除了引言之外,我最喜歡的其實是隱含在紀錄片背景的「言論自由」。金斯伯格想當律師
的起源,來自於幼年時看到二戰後的美國,社會有強烈反共的情緒,但那時有一群律師卻
願意為了共產黨員奔走,爭取他們應有的發言權與思想的自由,因為那是美國最基本的精
神,這讓金斯伯格也想長大後成為像他們一樣的人。而這方面推薦另一部不錯的電影「好
萊塢的黑名單」。此外,在金斯伯格擔任大法官之後,即使在保守派佔優勢的最高法院中
,在許多偏向保守派的判決裡,自由派的金斯伯格的「異議」卻始終佔有一席之地,甚至
成為推動國會修法的動力。這大概正是言論自由的真義吧,不一樣的聲音應該被聽見,而
且被尊重,甚至應該被採納用以檢討主流。
靜下心來,仔細聽聽其他人的聲音,吸收接納不一樣的意見。這或許是除了仍需不斷前進
的男女平權之外,另一個金斯伯格所代表的意義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