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雷] 《最後的情書》,日文版的《你好,之華》

作者: a122239 (Sharp)   2020-08-23 12:23:27
部落格版:https://moviemoney.pixnet.net/blog/post/405039694
在觀賞《最後的情書》之前,我只知道是導演岩井俊二的新作品,甚至我連簡介都沒有去
看就買票進場了。結果才看了十分鐘左右,我就覺得這樣的劇情會不會太熟悉,實在太像
之前曾在金馬影展看過的《你好,之華》,從開頭的喪禮到接到同學會消息、在在同學會
上被錯認成已經過世的姊姊並和過去暗戀的男生重逢都與《你好,之華》如出一轍,事後
上網查才知道,原來《最後的情書》就是《你好,之華》的日文版,導演岩井俊二將自己
的作品化為自己首部華語電影《你好,之華》,之後才又將它帶回日本拍成日文版、也就
是這部《最後的情書》。也因為這樣子的緣故,《最後的情書》基本上故事是完全一樣的
,連角色都能在兩版裡找到對照,《你好,之華》裡的周迅在《最後的情書》成了松隆子
;秦昊飾演的男主角找來了福山雅治;兩人年輕時則由張子楓與邊天揚交棒給了森七菜與
神木隆之介;而本來由鄧恩熙飾演戲份不多可同樣重要的年輕時袁之南一角則由廣瀨鈴重
新詮釋。
除了主要幾位角色,其實就連誤會之華的丈夫、偷偷享受戀愛時刻的奶奶與老師還有之南
前夫等人,在《最後的情書》裡都有人再次賦予這些角色新生命,從故事到角色都與《你
好,之華》相同,加上導演都由岩井俊二擔任,儘管兩版語言不同,然而其中都延續著導
演岩井俊二一貫的純愛風格與物哀美學,所以看《最後的情書》等於就是再重溫了一遍《
你好,之華》。既然相似,感想就也差不多,與《情書》、《被遺忘的新娘》等作相比,
不論是《最後的情書》還是《你好,之華》都差了一點,或許是對現在的人而言,寫信這
件事是已經很難想像也很遙遠的事,科技的發達使我們難以對電影裡的某些情節設定產生
認同,明明只需幾個關鍵字或是幾通電話便能解決的事,卻想透過書信往來拉開彼此距離
、加深思念之情,雖然浪漫可又難免覺得刻意,有些不合時宜的安排自然就共鳴度就和《
情書》有著落差。
不過若單純就《你好,之華》和《最後的情書》比的話,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你好,之
華》。確實兩部的故事相同,角色也都一樣,但不曉得為什麼我覺得《你好,之華》比《
最後的情書》更有味道,當然可能是因為有了先入為主的印象,可是更大部分的原因我認
為是在女主角身上,《你好,之華》裡的周迅太有味道了,松隆子的氣質是不輸周迅的,
然於口氣上周迅贏了不少,她低沉略帶沙啞的嗓音很具磁性,念起獨白自帶傷感,如杯醇
酒令人一飲便醉,周迅的眼神裡有好多故事,就連偶爾的俏皮都會讓人想好好疼惜她,畢
竟曾經愛過、失戀過也遺憾過,可以說周迅就是袁之華、袁之華就是周迅,她整個人與角
色更加契合,相顯之下松隆子飾演的遠野裕里太愉快了,失去了本來角色的味道。
「一個人的人生根本無法塞進小小的書裡。」
《最後的情書》同樣是以三方通信行進劇情,不過跟《你好,之華》稍微不同的是,在華
語版裡除了男女主角這條主線之外,還另外安排了奶奶與老師、以及姊姊之南的兒子離家
出走的兩條支線,不光是用來增加劇情豐富度,重要的是想藉以告訴觀眾,在不同年紀、
不同的人生階段裡,許多現在認為的大事都將成為小事,原來曾經覺得的轟轟烈烈,回過
頭來看時不過只是雲淡風輕,在電影裡我們走過了最美好也最苦澀的青春,亦看見了品嘗
過酸甜苦辣之後的淡然享受,更被時間教會了如何放下執著、釋懷那些可惜了的遺憾,《
你好,之華》輕輕柔柔的寫下了愛情與人生,細膩唯美。然《最後的情書》少去了兒子離
家出走的這段,奶奶與老師若有似無的情意也隨戲份的減少淡去,跟《你好,之華》比,
導演岩井俊二在《最後的情書》把更多時間給了遠野裕里與乙坂鏡史郎,觀眾對於他們與
姊姊遠野未咲是認識了更多,可反而我認為能夠感受到的是減少的。
《你好,之華》勝在早兩年上映,還有從電影本身到演員演技都比《最後的情書》來得自
然。之前曾說過常常在看日本電影或是日劇,總要去習慣日本演員稍稍浮誇的演法,這點
同樣影響了我在看《最後的情書》時的情緒,例如鮎美與颯香在與鏡史郎見面過後那晚的
談心,看著她們聽著對方說出自己的內心想法,時而驚訝時而笑出聲,那種語句拉長、語
調偏高的說台詞法就很讓人從電影裡抽離,類似的片段不少,本來可能沒什麼的,都因先
看過了《你好,之華》,於是這些片段變得突出,實在很難去忽略掉日本演員表演裡的刻
意。
即便如此,《最後的情書》仍是有我覺得少數贏過《你好,之華》的地方。《你好,之華
》讀起來就像在看一本文藝愛情小說,它的唯美是被營造出來的,周迅撐起了袁之華這個
角色,她充滿口氣的獨白搭配著一來一往的信件,成功讓藏於電影中的情感穿透了銀幕來
到了觀眾的心裡,而《最後的情書》則是電影「本身」就很唯美,從開頭三位小孩子嬉戲
的山林,到後面鏡史郎來到他們年輕時邂逅彼此、如今卻將拆除的廢棄校舍,每個場景都
很美,特別是鏡史郎拿著相機隨意在校舍裡走動拍照,卻碰巧捕捉到了鮎美與颯香牽著狗
狗散步時的畫面,此刻想起的音樂不光是讓鏡史郎恍如回到過去般的激動,連我都好想讓
這畫面就此停留,瞬間真有怦然心動的感覺,回家後還特地找了《你好,之華》相同的片
段來看,就不怎麼覺得那畫面美或是有感觸,只看見她們穿過昏暗雜亂的長廊,後來我想
差別在於看見這幕時,《最後的情書》是對著鏡史郎的臉部特寫,觀眾能很直接看見他的
表情變化,《你好,之華》卻是拉遠景,尹川的臉暗到看不見,且還很悠哉的朝著她們走
去,絲毫感覺不出來他那刻情緒的起伏。
《最後的情書》不會是導演岩井俊二好的作品之一,手寫信比起簡訊是會有著更多的情感
,它能給收到的人感受到來自寫信的人留下的溫度,先撇除掉我前面說生活在現代的年輕
人可能無法想像這年頭還有人會寫除了明信片或抽獎活動以外的信的這件事不談,「信件
」本身是乘載了多少難以估量的情感,用信件來說一個故事能給人多少感動,早在《情書
》就已知道,可《最後的情書》並沒有,它就是一部很還好的日系純愛電影,平平淡淡的
。說老實話,當初看完《你好,之華》沒有那麼喜歡,但看過《最後的情書》後再重看了
一遍《你好,之華》,突然發現其實還不錯,並且又再次愛上周迅,尤其是說故事時的她
,輕輕鬆鬆就把人帶進了她的人生裡,松隆子就沒法做到這樣子。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