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銘記歷史, 捨身成仁: 72小時前哨救援

作者: PTTjoker (視茫茫而髮蒼蒼)   2020-07-01 19:27:42
雷文防雷資訊頁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幾個月沒走進電影院了? 這波連假是賞片佳機,
但強檔都或停或延, 觀影人潮稀落;
然而想到當前疫情嚴峻, 台灣仍能享受這尋常幸福, 我們已是無比奢侈.
為著重新體驗那久違的聲光刺激, 我排除內心對大美國主義的不安,
刻意選了戰爭題材的《72小時前哨救援》.
結果也相當出我意料: 兩小時裡, 貫串全片的槍林彈雨, 弟兄情誼,
配合考據認真的背景故事, 是遠高乎我選片前的預期.
本片實為我近期走進電影院最大的驚喜。
https://imgur.com/6jTHfLx
雖是基於真實歷史的戰爭片, 本片背景與劇情主軸並不複雜.
911事件後, 美國為對阿富汗報復出兵.
其中一場最艱困的戰役發生在阿富汗與巴基斯坦交界的紐里斯坦省.
一支五十人左右的美軍部隊駐紮前線, 執行防禦塔利班並安撫當地居民的任務;
然而該地位處低谷, 三面環山而不利防守.
在談判失敗後, 塔利班數百人於清晨圍攻基地, 堅守美軍死傷慘重.
最終營地廢棄, 生還的兵士匆匆搭機離去; 懷著失去戰友的憂傷,
最後一眼望著這拚死守衛的土地, 百感交集.
https://imgur.com/oD5Vdok
運鏡上, 本片環繞幾位士官兵的視野推動劇情.
從初入戰地, 硝煙環伺, 戰友突然身亡的震撼教育;
隨之血戰猝然而至, 切換頻繁且不時隨爆炸搖晃的鏡頭反映了緊張而急促的戰況,
簡直危急到不能呼吸.
耳邊不斷的槍聲, 爆破聲, 哀號聲, 持續數十分鐘轟炸聽覺神經,
觀賞真實紀錄片般的錯覺造成罪惡感, 種種刺激排山倒海而來.
特別的是, 本片雖有奧蘭多布魯這樣的巨星, 戲份卻多不在他,
他飾演的基廷中尉甚至早早就意外身亡.
取而代之是看似問題兒的卡特特殊兵鏡頭最多, 看他在滿天戰火下淬鍊光芒.
我好奇, 導演為何敢作出這樣冒險的選擇? 幕後花絮解釋了可能性:
本片忠於史實, 勤於考據, 甚至有與役士兵參與入戲, 扮演自己;
而戲份最多的羅梅莎與卡特因拯救同袍,活到最後而受勳.
他倆本人被採訪時, 那沉重又含淚的神情說明:
一切一切只因背負戰友英靈, 戰役慘烈當使世人銘記.
卡特從初入營伍的格格不入, 到為了夥伴置己死地;
羅梅莎不顧負傷而救亡奮戰, 都讓人肅然起敬.
雖則這類戰爭片敘事角度只有正方,反方缺乏訴說為常見通病.
但在堅守歷史的原則下, 導演渲染情緒的運鏡仍是值得細品.
嚴格取材外, 我尤其滿足本片在感官滿足我一開始選戰爭題材的需求上.
從第一發槍響到戰火稍息, 沒有音樂, 沒有旁白,
觀眾能感受只有滿滿軍火交鋒帶來的腎上腺素急速分泌.
動作場景節奏流暢, 述說同袍之情的文戲也不致肉麻冗長,
讓我對導演的安排相當滿意.
https://imgur.com/29NXcUD
https://imgur.com/BxDAKX0
重看海報, 奧蘭多布魯深邃銳利的凝視依舊帥氣,
略微澎湃的憂鬱心情迴盪不已.
撇開立場對錯與橫亙數代的傷痕, 戰爭的殘酷總能藉優秀電影提醒和平不易.
對照現實世界因瘟疫而加深的藩籬, 嘆了口氣,
又怎能不多有省思警醒?
本片留下的餘韻與思考久久徘徊我心~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