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慶國影中心轉型 《大輪迴》限時免費收看

作者: lgng66133 (Mad Fer It!)   2020-06-06 15:23:07
慶祝國影中心轉型為「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破天荒上架4部中心經典數位修復與自製影片限時收看
之前第一週為《數電影的人》
第二週6/3-6/9 24:00 《大輪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p7n_joBc38
導演:胡金銓、李行、白景瑞
1983(2019數位修復)|105min|彩色|傳奇片|國語發音|中英文字幕
演員|石雋、姜厚任、彭雪芬、曹健
本片是胡金銓、李行、白景瑞三位台灣七○年代大導演所合作攝製的三段式電影,以同樣
的三位演員(石雋、彭雪芬、姜厚任),於三個不同的時代背景,縱使輪迴轉世,彼此的
角色與關係有所不同,但三人的愛恨情仇卻跨越了時空,糾葛緜延,牽連羈絆了三生三世
。此三世故事為:明朝東廠與江湖的對峙、民初的富家少爺與京劇花旦的相戀、八○年代
的現代舞者與漁村乩童的邂逅。三段愛情故事,皆受另一角色橫亙阻隔。而這二男一女的
三角關係,都圍繞著一把短劍魚腸劍,並都因為這柄凶器,而以悲劇作結……。
當台灣新電影的《光陰的故事》(1982)與《兒子的大玩偶》(1983)在描述特定跨國政
經因素下台灣的獨特社會狀態與歷史軌跡時,《大輪迴》雖以三人「轉世」後冤家路窄、
宿怨緜延為主題,使角色們的恩怨情仇橫跨三個時代,但「輪迴」中亦強調時代遞嬗中的
「恒定」與「不變」,如此對照,恰好成為八○年代台灣導演世代交替、台灣新電影興起
的一個註腳。然而,其中絕非只有斷裂,亦有承上啟下傳承之處。
胡金銓的首段,仍延續其作者風格鮮明、已臻世界級電影大師位階的武俠片類型——李安
二十年之後引領了全球武俠片復甦的《臥虎藏龍》,即是向胡金銓的武俠美學致敬;至於
胡所擅長之明代東廠與錦衣衛題材,在此片中面臨瓦解,似乎也遙遙暗喻了彼時解嚴前夕
威權鬆動、民心思起的社會緊繃氣氛。
李行所執導的第二段落,乃其嫻熟之「大時代小人物通俗倫理劇」,其以民初時代(新舊
交替轉折)作為背景,既延續了七○年代瓊瑤愛情電影類型的母題(門戶階級、禮教束縛
下的挫敗戀人),也淺嘗了京劇「台上台下、戲夢人生」的反身性主題。
至於曾在《再見阿郎》(1970)中嚐試新寫實主義風格的白景瑞,在本片中所執導的第三
段已可視作台灣新電影的先聲,本段聚焦於八○年代的一個台北現代舞團,描述他們下鄉
至離島澎湖舉行公演,然而,這趟「禮失求諸野」、「向人民學習」、或人類學式的田野
調查之旅,卻意外搬演成一齣「國際現代主義抽象舞蹈vs.在地建醮祭典儀式跳乩」的劇
場作品;此外,都會摩登女子、粗勇漁民兼鄉俗乩童二者間的邂逅和摩擦,亦呈現了反傳
統、新世代的性別關係;此段自我指涉、反思地呈現了傳統與現代之間的衝突或傳承、現
代化與工業化所造成的城鄉對比、藝術的根與源(在地生長或外來移植)、台灣的後殖民
情境、藝術與現實之辯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