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少年阿罕默德-經得起挑戰,才稱得上信仰

作者: psychodelic (love psychodelic)   2020-03-18 19:26:18
【少年阿罕默德】經得起挑戰,才稱得上信仰
好讀網誌版
http://user12416.psee.io/Q7F9R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篤信伊斯蘭教的穆斯林少年阿罕默德,為了「維護信仰」,不惜以身犯法,
行凶未遂後被送入了少年觀護所。他一邊接受國家安排的農場矯正教育,一
邊試圖鞏固自己信仰的「虔誠」。當農場主人的女兒露易絲對他示好,剛剛
萌芽的青澀情感卻意外衝擊了他的人生準則。阿罕默德會如何面對他心中巨
大的信仰危機?
曾兩度獲得坎城金棕櫚大獎的比利時導演組合達頓兄弟,去年憑【少年阿罕
默德】(Le jeune Ahmed)首次奪下了坎城最佳導演獎,本片用他們一貫的
紀實風格手法,做出明顯的懸念跟張力,雖然阿罕默德的計畫「驚世駭俗」
,但他採取的手段卻很生活化,更加增添現實感。側寫父親缺席、以及母親
因為壓力而依賴酒精,把對理想世界的期盼與無力實現,透過宗教信仰的寄
託來表現。
阿罕默德從兩位老師身上接收到了不同的「教育」,一位從他五歲開始到現
在,幫助他學習、融入社會,一位只接觸了短短的一個月,卻徹底改變了他
的行為及思想。堂哥英雄式地投入與犧牲,對阿罕默德有莫大的號召力,透
過滾瓜爛熟的教義背誦、還有虔誠堅守的宗教儀式,他驕傲地以堅定信仰者
自居。
「老師」的身分在此有兩種面向:在世俗中的老師伊內絲,陪伴引導他克服
閱讀障礙,並用課外時間開課教授阿拉伯語,希望能讓語言獲得廣泛使用的
價值。另一位老師,則是在會所引導信仰的伊瑪目,傳遞可蘭經的旨意,以
阿拉在俗世的督促者自任,強化信徒的伊斯蘭信仰。
當老師說其他宗教是可以被包容的、並非敵人時,阿罕默德指出可蘭經上的
明確經文:「其他的宗教是敵人」。當觀護所的老師提醒「聖訓有很多過時
、錯誤的內容,你知道嗎?」,他想都不想地接話「也有很多正確的!」。
最微妙的是,當女孩問他,「為何你覺得小狗的口水很髒,是你的宗教說的
嗎?」也許她問者無心,我們卻聽者有意,暗暗藏了導演不帶惡意的質疑。
不管身旁的人多麼希望跟他討論教義,阿罕默德一概拒絕、不願留下任何討
論空間,他所有依循的答案都只出於經典,卻忽視了經典在面對不同時代的
差異性。透過一個簡單的洗手、漱牙、潔體禮,精準嚴格的儀式意味大於清
潔的需求,他對「不潔」的抗拒從內心外化到了行為上。
宗教信仰究竟形塑、還是限制了一個人的觀點呢?我思考著本片是否藏有對
伊斯蘭教的偏見或批判,特定的文化、或宗教信仰,不該被世俗冠上特定「
原罪」。然而,如果不把理解世界的權力、責任放在自己身上,只想依賴宗
教給予答案,那麼就是一種偷懶的卸責,要是一個成年人以此為訓誡,要求
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甚至兒童聽從卻不提問,無異是對思想的一種剝削,
這才是真正該譴責的部份。

對於某些固執的伊斯蘭信仰者而言,阿拉伯語是理解可蘭經的神聖語言,透
過歌曲、音樂學習阿拉伯語,缺少了崇敬心,會讓伊斯蘭教從此消失。唯有
透過可蘭經學習阿拉伯語,才能保持對真主與信仰的虔誠。然而老師認為,
透過歌曲音樂學習,是接觸生活化的阿拉伯語最好的方法,語言要與時俱進
,才能成為生活的一部分。這樣嚴重的分歧導致了後續的紛擾,讓老師成為
狂熱信仰者眼中的「異教徒、背叛者」,也帶來一個根本上的問題「學習阿
拉伯語是目的還是工具?」,與此同時,我們勢必也要進一步地問,「信仰
是目的還是工具?」
成為聖戰士的表哥被阿罕默德奉為精神領袖,他的照片在網站上閃閃發光,
阿罕默德期盼透過行動,向如父般的伊瑪目甚至真主阿拉輸誠。移民社群無
依的焦慮,與爸爸缺席的遺憾,使他轉而靠向宗教,渴望透過嚴格遵守戒律
、以及莊重的生活儀式,來反覆加強安全感,期盼被真正的「父親」照顧與
保護。不論是與女性握手、接觸,或是對玩樂嬉鬧的反感,他的一切「拒絕
」都是為了「被接受」。

但信仰是如何形成的?是從小接觸灌輸?還是有了思考能力之後的選擇?阿
罕默德還如此年輕,才要進入青春期的他,剛長出鬍子、聲音漸趨粗啞低沈
,這個情竇初開少年才正準備開始認識這個世界。輕觸這個議題而未劃下解
剖刀深究,也許是許多影評人對本片較不滿意的地方。在我看來,去脈絡化
地盲目崇拜,跳過了自我質疑的過程,正是傳道跟洗腦間的最大差異。
導演安排阿罕默德經歷了幾次衝突事件,來挑戰他信仰的價值觀。
第一次,聽到老師要開設阿拉伯語課,相信自己正在回應先知召喚的阿罕默
德,執行了一次失敗任務。於此同時,他跟隨仰望的伊瑪目,首先想到的是
自保,接著才想到要安撫阿罕默德,不能任他的信仰「流失」。
第二次,雖然幾經籌劃,但與老師的見面卻因故「流會」,他還記得拿回可
能的證據避免提前漏餡,由於這是「非戰之罪」的挫折,因此他並未受到太
大打擊。
第三次,則是發生在他內心的衝突。與露易絲的相遇,沒有天大地大「毀滅
伊斯蘭教」的仇恨,卻對信念產生了強烈動搖。原本不容挑戰的遵守禮拜時
間習慣,竟然出現了幾秒的遲疑;而對彼此好感的討價還價,讓他憤怒『為
什麼不能照我的邏輯理解這個世界!?』他相信的東西與他想要的東西有衝
突,無法改變外在世界(他人/露易絲的意願),進而擔憂自己內心價值的搖
擺,因此轉移怒氣與注意力,到「原本就設定好的目標」上。
阿罕默德:『我厭棄我的罪行,如同我厭棄地獄』
最後一次,當挑戰發生在生死存亡之際,信仰才真正「落地」。回歸到最原
始的本能上,緊張、求生、害怕、懊悔,這些是真正誠實的反應。
堅定的信仰,對這年紀的孩子來說,就像浮在空中的禱告詞,純潔卻無心。
結尾前的意外,也許讓人有略感粗糙之嫌,但關鍵符號的安排象徵著從死亡
轉向生機,既微妙諷刺、卻又真實動人。佛家不也那麼說嗎?「一念天堂,
一念地獄」,選擇能把我們帶向截然不同的未來,人心的轉變,也就只在一
念之間。
本文圖片版權所有:捷傑電影
♬我歇斯底里的愛戀♬
歡迎來聊書、聊音樂、聊電影
部落格 http://myhystericalove.pixnet.net/blog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myhystericalove/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