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另類神父》,不必忘記,只要原諒。

作者: a122239 (Sharp)   2020-03-14 17:53:33
部落格版:https://moviemoney.pixnet.net/blog/post/404573737
(手機排版抱歉)
「這裡是個善良的城鎮,住著善良的人。」
這是《另類神父》裡一句聽來格外諷刺的話。一如許多相同類型題材的電影,都企圖在善
與惡之間尋找明確答案,然而最終沒人能真正且輕易的,將善與惡切分開來,《另類神父
》同樣辦不到也不想做到,當導演揚科馬薩使主角一人即擁有「假釋罪犯」與「教區神父
」兩種身分,良善與罪惡、虔誠與褻瀆等就注定無法拆開來談。主角丹尼爾來到的小鎮,
每個人、從全鎮居民、當年車禍不幸喪生的六個年輕人、那位被當作殺人犯的司機、遭全
鎮排擠的寡婦,甚至於和丹尼爾很好的女孩,他們都有著自己所認為的正義,他們都深信
著自己所認為的才是真相,正是因為這樣子的以為才成了這個鎮的矛盾、成為生活在此的
居民心裡不願面對的秘密。全鎮居民咬定的是司機酒駕肇事,女孩認為的是連同自己哥哥
在內的六位年輕人派對狂歡後的恍惚所致,寡婦則吐露意外當晚和司機丈夫的口角衝突,
只是如今去爭論真相又有何用?就像鎮長問著丹尼爾為什麼要做這些事,因為早已經沒有
意義了。不對勁的和諧維持著小鎮秩序,直到「旁觀者」丹尼爾的介入這才崩解,小鎮裡
的人於是被迫面對起了心底的惡,去從憎恨與痛苦裡尋找內心平靜的可能。
「哪裡來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往哪裡去。」
隱瞞自己身分的丹尼爾,從教養院假釋後本該到國家另一邊的鋸木廠報到,但他卻在教堂
裡碰上了其他人,問著他是否是鋸木廠新來的人,豈料丹尼爾說了謊,佯稱自己是剛畢業
的神父,自己是從其他教區來到這裡巡查,不疑有他的小鎮居民很快的將他介紹給了這裡
真正的神父認識,在與神父閒聊間幾次差點謊言要被拆穿,幸好最後還是讓丹尼爾混了過
去,而在此時剛好神父因為身體健康問題得到外地治療,丹尼爾於是就半推半就的成了小
鎮代理神父。其實這樣的劇情設定不光是為了後面發展,更是導演揚科馬薩令人玩味的安
排,丹尼爾因為殺了人被關進教養院,在裡頭都是和他同樣血氣方剛、容易惹事的年輕人
,圍毆、霸凌、排擠等惡事每天上演,丹尼爾自然也成了參與其中的一份子,日復一日的
血氣方剛唯有在協助來此的神父做彌撒能獲得片刻寧靜,他在禱告裡尋得安定且安心的力
量,所以他盼著離開教養所能去神學院就讀,但托馬斯神父卻告訴他不可能,當他來到小
鎮的鋸木廠,看著這些和他一樣的年輕人,也許那種「難道一輩子就要這樣子了嗎」的念
頭讓他感到恐慌。
因此他選擇說謊穿上教袍,從罪犯變成了神父,這樣子的身分轉換象徵著「人生重新來過
」,並非全然是惡的丹尼爾想在此保護著難能可貴的良善,但是後續的劇情發展都在考驗
著丹尼爾,不停的刺激他去思考、去理解,存在於自己身上或者是這個世界的矛盾,如果
為了重獲新生必須得將人擊倒,得打得他滿臉是血失去意識才有辦法逃往未知的新世界,
那麼被分不清是自己還是對方的血弄髒的丹尼爾,要如何說他善惡的哪一邊?又或者是根
本無從判斷起,就如小鎮居民也沒辦法去阻止丹尼爾要讓司機葬在小鎮裡一樣,他們口口
聲聲說著不該讓惡存在於小鎮,但他們洩憤在司機妻子身上、將她排擠在小鎮邊緣、寫著
惡毒的信件寄給她,似乎也和善良沾不上邊。
「你可能擁有權力,但我是對的。」
「你可能是對的,但我擁有權力。」
丹尼爾的到來確實改變了小鎮,不同於過去神父的嚴肅莊嚴,他的不按牌理出牌看來胡鬧
,卻是帶給了小鎮居民更為容易接受的建議,可能由於身分關係,他總是能站在來告解的
居民這邊去想,他的同理似讓居民有真的獲得被原諒的感覺,才來沒有多久就擄獲了居民
的心,丹尼爾不斷的收到贈禮,居民的回饋應是讓他覺得「原來這樣的自己真的能夠改變
他人」。在得知幾年前的小鎮意外後,他試圖去解開小鎮居民與寡婦之間的仇恨,他想要
讓寡婦得到小鎮居民的原諒,我想某方面來說,同樣與司機被當作罪犯、惡人的他,假使
能夠讓他們原諒司機,是不是就有代表他亦有獲得被原諒的機會?所以他的執著與其說是
憐憫司機,更像是為了自己。然當他開始以神父的身分去介入這件事,反而換來了居民的
不諒解與不支持,鎮長更以權力暗示他到此為止,「原諒不代表遺忘」,不論是他或是司
機,不管當初的意外如何讓他們被當成殺人犯,他們其實不奢望人們會忘記,相反的他們
還會希望其他人記得,他們得背負過去繼續往前,然唯有獲得原諒,他才能真正獲得重新
來過的救贖。最後他脫下教袍,露出滿是刺青的上身,從右至左的看著來到教堂裡的每個
人,然後走下台頭也不回的離開,我自己的解讀是,丹尼爾眼裡是有著藏不住的失望,他
彷彿能從小鎮居民對待司機的模樣看到將來世界會如何對待他,曾經做錯事的無法被原諒
將永遠跟著他,一想到這裡怎麼能夠不感到失落。
《另類神父》絕不是劇情荒謬的喜劇電影,而是能夠激起觀眾對善惡辯論的劇情長片,只
不過偶爾用點好笑的來讓電影不那麼嚴肅,就像丹尼爾讓莊嚴隆重的彌撒變得歡樂有趣那
樣。看似多數時間都和宗教、信仰有關,不過導演揚科馬薩沒有讓電影淪於勸世說教,事
實上電影本身似也和宗教、信仰沒有太多關聯,更多的只是世故人情、人心的浮躁,甚至
於所謂的2010年波蘭空難的陰謀論影射都不見得看得到,以單純的視角切入便足以得到不
少啟發與省思。
《另類神父》是有點意外卻又不會很意外的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五強,它沒有其他四部作
品的鋒芒,反而還有點過於昏黯,然而它依然成為無法忽視的存在,它不用像去年同樣代
表波蘭角逐奧斯卡的《沒有煙硝的愛情》用黑白來凸顯自己就已足夠讓大家記住它了,既
溫暖又冷冽,於希望裡混雜著茫然,使人與丹尼爾同喜而又同悲,萬般無奈。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