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親愛的莎瑪》在絕望中才更閃耀的希望

作者: benbenson12 (binbin)   2020-03-08 00:49:54
以下可能有雷
圖文好讀版:https://loory.tw/for-sama/
~*-*~*-*~*-*~*-*~*-*~*-*~*-*~*-*~*-*~*-*~*-*~*-*~
《親愛的莎瑪》是一部敘利亞紀錄片,由瓦黛卡提波、艾華沃茨執導,講述在2011年敘利
亞的民主運動從原本反政府示威活動演變成武裝衝突的血腥內戰,女大學生瓦黛在政府軍
圍剿之際,選擇冒險留守阿勒坡,將攝影機化為抵抗極權、見證屠殺的報導工具,記錄下
自己與戰地醫生相戀、結婚,並生下女兒莎瑪的生命蛻變歷程。
對我來說,一部能在國際上受到關注的紀錄片除了拍攝的角度創新有趣之外,更重要的就
是反映或呈現出某個地區值得世界所有人關注的議題與事件。在本屆奧斯卡上,《親愛的
莎瑪》與《洞穴裡的醫院》兩部入圍最佳紀錄長片的作品,不約而同的都把電影放在至今
還發生內戰的敘利亞,透過鏡頭記錄下人們身處戰亂中的樣貌與自身經歷,帶給觀眾相當
巨大的震撼。
要了解《親愛的莎瑪》整部電影的故事背景,得從位於北非的突尼西亞,在 2010 年因為
人民抗議示威而迫使時任總統下台、內閣改組,成立新政府的「茉莉花革命」講起。由於
受到突尼西亞成功推翻獨裁政權,完成民主轉型的影響,北非與阿拉伯各國也開始掀起追
求民主自由,名為「阿拉伯之春」的革命浪潮,而地理位置特殊、坐落在歐亞非三洲交界
處的敘利亞同樣也不例外。
當時敘利亞正好發生史上最嚴重的一次旱災,農業生產與糧食來源大受影響,使得 2011
年許多民眾因為對政府長期累積的不滿而走上街頭要求民主改革,不過他們隨即受到政府
的逮捕,並引發多名警察與抗議者喪生的激烈衝突。同年,在示威與鎮壓活動越演越烈,
幾位軍官成立了敘利亞自由軍,並獲得土耳其的援助之下,原本國內零星的武裝抗議很快
就升級為多條戰線,分為政府軍、反對派與後續崛起伊斯蘭國的多方大規模內戰。
而《親愛的莎瑪》這部電影的起源,就是以瓦黛卡提波這位嚮往自由的大學生,原本希望
能拍下自己國家民主化的過程為開端,但沒想到隨著內戰的爆發,這些影片也逐漸演變成
當地人民在戰爭期間生命長期受到威脅,隨時都要擔心自己可能在下一秒會遭炸彈或敵軍
戰機空襲的寫實紀錄。
電影以導演身為女性和一位母親的視角出發,從她跟醫生好友漢札一同加入抗爭、結婚並
生下女兒莎瑪,到最後不得已離開家鄉阿勒坡的過程,帶著觀眾透過這些角色彼此之間的
互動、深受戰亂影響的心理狀態,還有這些日子以來她們在醫院的所見所聞,不管是救治
幫助在轟炸中受傷的民眾,或者經歷許多悲痛欲絕的生離死別,《親愛的莎瑪》都讓我們
清楚明白一場戰爭將會帶給人們生活多麼劇烈的衝擊和改變。
《親愛的莎瑪》最值得稱讚的地方,就是這部電影以導演手上的攝影機在戰爭局勢以及人
物心境之間大、小格局的切換轉變。無論是從機上墜落到城市的炸彈、距離角色遠近不一
的爆炸聲響、在滿地鮮血醫院裡來往的傷患,或者是房間內一位母親對女兒的濃厚愛意,
都賦予《親愛的莎瑪》更為多元全面的角度,清楚記錄下老百姓在戰亂中既無奈卻又盡全
力生存下去的真實樣貌。
在《親愛的莎瑪》中,觀眾雖然能看見她們即便身處這個生命隨時會受到威脅的環境,仍
會以要拿砲彈殘骸來暖手、跟孩子談論以後當建築師重建的城市樂觀態度來面對,但更多
的是他們在鄰近區域遭受空襲時的恐懼,還有在身旁有人意外喪生時難以掩飾的悲傷脆弱
。也正是如此,他們才會這麼珍惜著自己擁有的事物,會為一個安靜的早晨、孩子露出的
一個笑容、一顆還沒成熟的柿子、晚餐後親朋好友群聚的時光而感到開心。
《親愛的莎瑪》在呈現阿勒坡社會樣貌的同時,也不斷以導演對自己所提出的疑問,帶出
人們隨時都必須經歷的兩難處境,無論是在面對戰爭威脅時是要離開或留下?保全自身,
或者堅守他們的家園來爭取自由民主?甚至是在不惜賭上性命記錄當地人民生活的同時,
也面臨身為一位母親是要把莎瑪送離阿勒坡,或者私心把她留在身邊的這個理性與感性之
間的掙扎,都讓人看得百感交集。
雖然全片花了許多篇幅在孩童訪問與大人希望能給下一代更舒適的環境之上,但也無法掩
蓋醫院多次被敵軍針對性攻擊、城市的斷垣殘壁,或者他們對空襲已經習以為常、只能聽
天由命的生活處境,《親愛的莎瑪》以莎瑪的天真無邪的笑容對比外頭的殘酷險惡,看著
那些轟炸過後因為失去孩子而悲痛欲絕的父母,還有頓時沒了家庭依靠,卻來不及反應而
顯得異常冷靜的孩子,都不禁想起 2015 年那張敘利亞難民孩童伏屍在沙灘上的照片,這
些人冒險逃離家園的原因是什麼?讓人看得相當心碎難過。
實在不敢相信《親愛的莎瑪》竟然是一部紀錄片,但也正是如此,導演能鼓起勇氣把它真
實拍出來才更讓人感到佩服,片中沒有高明的敘事技巧,也沒有華麗的攝影運鏡,剩下的
只有這些人們無比堅強的意志,以及願意犧牲自己為他人付出的偉大勇氣。「妳會因為我
必須留在這裡,或者直到現在才離開這裡而怪罪我嗎?」導演瓦黛卡提波透過《親愛的莎
瑪》以一位母親相當溫柔的口吻,為自己把女兒生在這個地方道歉,但同時她也不後悔當
初做出這個決定,或許她憑的就是希望能對死去人們交代的執著,還有那一份對女兒莎瑪
的愛。
如同她說:「我拍下這些影片,是希望妳能了解我和妳父親是為了什麼而奮鬥。」《親愛
的莎瑪》就是一部描寫著動盪時代下的小人物,整體看似意義深遠重大,但根本動機卻如
此私人的電影,能獲得坎城影展最佳紀錄片、英國獨立電影獎、英國奧斯卡等獎項不是沒
有原因。導演花了兩年時間才把原本日常記錄的影像剪輯完成,不僅為那些人們留下曾經
存在的證據,也以她們一家在阿勒坡的生活點滴,給女兒寫下這封充滿歉意的情書,讓觀
眾深刻體會到在絕望之中才更加閃耀的希望,因為這得來不易的東西,才是我們唯一能真
正把握的不是嗎?
作者: SecondSeason (季啊夏)   2020-03-08 20:04:00
樓上X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