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冰雪奇緣2 - 美術設定及製作過程

作者: bearhunt (吉他手小杭)   2019-12-02 02:41:10
今天把美術設定集看完後,立馬三刷了4DX
內心的澎湃就算熬夜也要記錄起來XD
版上劇情面的討論很多
( p.s. 一萬五千字當論文寫的大大請收下我的膝蓋 )
但美術設定集跟製作面上好像比較少人討論
冰2設定集裡面有很多精美的原稿設計圖、概念圖、地圖等等的圖片
( Elsa、Anna的美照一定也有嘍 )
以及製作團隊中各設計者分享其部門在製作過程中遭遇的困難或是解說製作流程。
可能自己本身有接觸過影片後製
對裡面設計者的心得分享除了「感同身受」外更覺得「如獲至寶」。
創作的過程除了現實技術面的困難
其實很大一部分難的是「無中生有」以及一直逼問自己「為什麼」的過程
.
.
.
以下有雷
.
手機排版請見諒
.
.
.
.
.
.
.
.
.
.
.
.
.
.
.
.
.
引用原文裡面的內容 :
「我們設計每一件東西,都會不斷地在思考角色當下在想什麼,在什麼樣的心境下會創造
出什麼東西。這個東西除了在情感上必須合理外,在現實邏輯裡也必須合理。」
書中舉了Elsa做了冰船推開Anna跟雪寶的那一段為例 :
Elsa知道自己必須獨自前往阿托哈蘭,
卻又放不下Anna,擔心她們會受到傷害。
在這樣的心境下,顯示了這一個冰船並不是「痛苦的魔法」所做出來的。
Elsa做了一個堅固厚重且上面佈滿雪花的半透明冰船乘載她所愛的人。
這裡面充滿Elsa對Anna滿滿的保護。
(愛的表現)
看電影時我想沒人會注意冰船到底堅不堅固
但很多時候一個好的動畫電影
設計者在細節部分的考究勢必會影響到整體電影的感覺
這一本書談的就是這一些細節。
如果有興趣的大大可以再往下看
怕有著作權問題
單純分享個人看完比較深刻的部分供討論
有錯請不吝糾正
( 一 ) 場景
1. 秋天
冰2的設定是秋天,在配色上要呈現出符合秋天的感覺,但又不能脫離冰1的冷色調,不然
觀眾會覺得很奇怪,會覺得這好像不是冰雪奇緣的感覺。
2. 艾倫戴爾
艾倫戴爾使用了最多中性色來調和冰1的冷色與秋天的暖色。在設計上因為製作工具跟科
技的演進,很多「舊的資料」冰2的團隊其實無法直接使用的,許多場景是參照冰1的設定
再重新製作。設定集中有完整的地圖全景,城鎮中的廣場、農地等都有明確的設計。
3. 魔法森林
製作團隊真的實際跑去芬蘭、挪威、冰島考察當地的樹種、地貌、植坡等,製造出符合「
現實」的森林。
書裡的設計者用了蔬菜沙拉當作例子,解釋一盤蔬菜沙拉看起來可能很真實,但是如果鏡
頭開始移動就會變得很不有趣 (一團綠)。
畫面要「看起來真實且豐富」勢必要加入不同的樹種。做平面是一回事,但做成3D立體動
畫又是一回事。
光是「莓子」就收集了好幾種,更別說白樺、松樹、雲杉……等,森林系或植物學系的看
這一部分應該會很有感。
4. 阿托哈蘭
書中提到一開始環境製作組的主管問組員對阿托哈蘭的想像,結果每個人的答案都差很多
。他們發現在視覺的呈現上不能太脫離現實,不然觀眾的帶入感會不夠。設計團隊於是參
考了實景製作,但又把它做得更夢幻一點(dream-like)符合主題。
他們發現如果走過一大片冰河,因為冰對光的吸收率不一樣( 紅最快;綠次之;最慢的是
藍 ),所以深水冰河的表面會有一種深藍的朦朧感。阿托哈蘭中的冰宮就是依此製作的。
( 二 ) 服裝與人物
設定集中有很多美美的服裝設計圖
在這一部分學了很多服裝類的英文單字XD
Anna的部分
1. Anna的旅行裝本來是設計給Elsa穿的,但後來決定給Anna。
2. 服裝設計呼應了角色內心的成長。本來Anna在片頭是穿裙裝,後來旅行裝換上褲裝跟
披風顯得成熟,最後女王的服裝也參考了Elsa原本在冰1登基時所穿的色系。
3. 紫色跟麥穗作為艾倫戴爾的象徵當然是不可少的。三刷的時候真的發現Anna身上每一
件衣服都有麥穗的圖案,象徵她與艾倫戴爾緊密的連結 !
Elsa的部分
1. 為了凸顯Elsa與環境的「格格不入」以及她本身的魔力,設計團隊是以「Elsa的服裝
都是她自己用魔法做的」為基礎概念。每當Elsa有所「成長」時,她身上的服裝總會有所
改變。
2. 為了呼應4大元素,Elsa在冰2裡的服裝每一件都可以看到元素的圖案!!!!
除了與主題呼應,也暗示Elsa其實是第5靈。書裡介紹的超級詳細,三刷時仔細看Elsa服
裝上的圖案真的再次被驚艷到。
3. Elsa的服裝不能脫離冷色,不然看起來就會像另外一個人。為了營造飄逸感,服裝要
減少接縫處且外觀上要放上類似亮片的冰晶讓Elsa看起來Bling Bling的。
阿克的部分
服裝色系與Anna的旅行裝、女王裝相呼應,顯示他已是艾倫戴爾的成員之一。
其他人物
1. 為了凸顯馬提斯中尉是領導者,設計者獨厚讓他掛上肩章。
2. 北烏卓人是製作團隊請北歐當地原住民(Sami人)當顧問協助設計的。他們的皮帶上能
夠掛許多小工具,且是一個熱愛運動的民族。(這部分我猜因為片長的關係沒有呈現出來)
( 四 ) 元素
這部分幾乎都是談設計上的困難點居多。
想要讓元素本身看起來「有動感」、「有情感」,最常見的方式就是「擬人化」,給他臉
型跟對稱的手腳。
但這次冰2的團隊想要有所創新,作出從來沒人看過的感覺。所以他們做了很多實驗參考
,透過新的科技而有所突破。
1. 水靈
Elsa在黑海跟水靈的打鬥有利用閃電去輔助調整光線以及營造水靈的速度感。
另外要在「水中呈現水靈」本身就超級困難,製作團隊有參考過黑色墨水在水中暈開的樣
子及作了很多實驗。
馬的鬃毛跟馬尾是比較動感的部分,所以參考水滴散開的感覺去製作這兩部分。
這一段太專業...個人只能領會幾成,我只能說一刷時對水靈的視覺效果已經很震撼了,
力與美的均衡與霸氣,光想到那個表面剔透感就不知道要做多久了…謝謝製作團隊做出那
麼美的水靈 !
2. 火靈
製作團隊參考了歐洲在一堆柴木中生火會有蠑螈跑出來的民間傳說。且為了避免俗套,製
作團隊選擇用粉紅色的火焰來呈現,相較於Elsa藍色的冰也能有很好的對比感。
3. 風靈
團隊花了一番心力才找出除了用擬人化方式呈現風的方法,要怎麼呈現出風的方向感、速
度感以及情感。
後來團隊的基本概念是透過「風吹過其他物體的樣態」來呈現。
書中提到,在魔法森林裡,一開始風靈其實並不是在攻擊Elsa一群人,而是在觀察。透過
捉弄雪寶等人的視覺來表達風靈「調皮」的個性。
書裡原文用了一個花生三明治當作例子解釋,但我無法領會…再麻煩其他大大補充了…
4. 地靈
團隊對石巨人的設定是與地貌相容且不常活動的 (睡覺)。所以可以發現每一隻石巨人身
上的青苔都長在不同位置,也有不同形狀。
( 五 ) Elsa的魔法
1. 除了冰晶之外,也加入了4元素的設計。
2. Elsa的魔法從3D印表機到之後越來越強。
渡黑海的片段,Elsa製造出來的冰,視覺呈現上要能夠抵擋黑海海水但又要與水的本質相
符(化開),這其實是很難做的。
製作團隊在冰的形式下了很多功夫,個人覺得最美的是最後完全體的Elsa抵擋洪水作出的
超美冰壁。
以上幾點是個人比較有印象的
光從書裡的敘述就能感受到製作團隊滿滿的熱情跟專業精神。
電影是一群人的結晶
看完片尾名單跟三刷支持也是很合理的吧
The next right thing
就是把這幾天耽擱的工作進度補完xD
現實的麵包還是要顧...(苦笑)
作者: iceskycoldly (快快樂樂瘋下去)   2019-12-02 07:52:00
推 感謝分享 看電影過程會一直讚嘆服裝設計跟質感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