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82年生的金智英-找回自己的聲音

作者: marym22m200 (bowldragon)   2019-11-25 12:25:23
第一次看電影從頭哭到尾
很難得看到拍的比原著還要精彩的作品
書中幾句話帶過的的對話,沒有描寫到的反應,透過演員們生動的演技讓我直接的感受
到這是真實的
不是金智英的故事,而是以金智英作為象徵的韓國30代女性的故事,更可能也是不分年
齡的女性的人生。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 智英在小說中的某些遭遇,電影中發生在別人身上。
這讓我想到書評中或者是作者訪談提到,很多女生對這個作品有強烈的共鳴感。
所以電影的主人公是智英,也是姊姊,媽媽、公司前輩、同事,她們面對到的是同個環
境。
金智英的遭遇 可能也是她身邊女性角色的日常。
‧ 智英的附身
變成媽媽在婆家為自己(女兒)說話
變成暗戀代賢的對象為自己發聲
因為說出來可能會爭執、情況不會改善所以只好沈默,甚至先退一步幫對方說話、道歉
等等....
因為沒人幫自己說話,所以只能自己(變身)幫自己說話。
這是金智英在無可奈何下的做法。
在其他人眼中是不正常的、是生病的她要為自己治療、改變,但讓她生病的主因不是她
自己而是這個對女性不友善的環境。
‧ 變成奶奶和智英媽媽對話
我覺得這段是電影的高潮。
在媽媽知道她生病後說要幫忙智英的時候,智英變成了奶奶。明明可以像組長那樣接受
媽媽的好意,到了這個時候智英卻反過來為媽媽著想。
因為她知道,媽媽也曾經和她一樣因為哥哥(弟弟)為了孩子(自己)放棄她想要的事情。
因為感同身受,所以她不要媽媽再為了她改變。
另一方面,作為別人告訴媽媽要做自己想做的,是不是也說出了媽媽想要聽到的話呢?
上升到另一個層次在安慰 安慰自己的人。
又回想起書中智英對於母親的想法。許多人總認為媽媽是最偉大的,因為媽媽為家庭的
付出與犧牲。
但卻未曾想到擔任這個角色又或者為家庭的付出失去是無私貢獻還是萬不得已?
‧ 環境
看到重男輕女的老舊觀念;性騷擾、職場天花板、偷拍、生子、育兒問題的種種畫面等
劇情實在是很難受。
對於理事對女性的歧視,金組長就算生氣還是要陪笑讓步。
男職員開心地廣傳女同事的偷拍,女職員發現後卻要自己承受被傷害的痛苦。
面對生子壓力,智英明明很煩惱,丈夫卻像看電影一樣輕鬆地說出那就生吧的回答。
電影中有一段是智英受邀到其他媽媽家裡聊天。
作為數學高材生的媽媽在家育兒後只能寫兒子的作業本,其他媽媽包含智英也是,明明
有念大學有自己想做的事情,卻都成了家庭主婦。
聊到時還開玩笑的說都是因為孩子啊,明明很痛苦但也只能這樣調侃自己。
不友善的環境終是人們造成的。受到欺侮時就算有管道可以求助,但現實面對到的可能
是旁人讓你受傷的眼光或言語。
就算有了育嬰假,旁人還覺得智英賺到了。<小說內容>
就算有工作坊宣導性騷擾防治,還是有人不以為然。
‧ 電影中的女性
因為是電影所以可以同時看到畫面中不同人的反應,這也補足小說先天條件的不足。
隨著時代的進步,因為接收到的教育不同,新一代的女性對女權越來越重視。
雖然奶奶還是有很深的性別刻板印象,但也還是知道智英媽媽在這個環境下受了很多傷。
智英媽媽因為小時候的經歷,所以我想他對這個議題是很敏感的,她和智英有共同的經歷
,但個性很不同。這展現在智英一家在吃飯時的聊天,在爸爸罵智英直接在家裡等嫁人的
時候,智英默默承受 是媽媽大聲斥責。
在其他情節,遇到覺得委屈的時候智英表面上都接受不反抗。
智英內心當然也明白他面臨到的那些異樣眼光或者閒言閒語有多荒謬,但是發現生病的時
候卻也把錯怪到自己身上。一句話第一次聽會很不認同,但是乖乖聽了無數次一定難免會
被影響的,甚至在某個方面會接受這種思想而不自覺,我是這麼想的。
在對比到其他女性,面對工作壓力、偷拍、為了家庭放棄工作,在聊天時展現的態度也是
調侃自己。因為他們和智英一樣沒辦法抱怨所以只能用這種悲傷的方式說出來,我覺得也
是在發出求救訊號。另一方面,能夠把在意的事情和別人分享也會讓心裡好受一點。
一直壓抑自己真的對身體不好。
‧ 電影中的男性
較多著墨於智英的爸爸、弟弟和丈夫代賢。
撇開對男女平權的想法不說,至少都對於家中女性遭遇到種種事情受到的傷害完全沒有
查覺。這可能也是韓國男性普遍的想法,
畢竟不是發生在自己身上,而且那些不公平的事情可能天天都在發生,已習慣成自然。
‧ 改變
小說只有講到智英去看醫生。
電影多了智英看醫生後的改變。
看完醫生後遇到仍不友善的環境,智英敢直接說出來表達不滿了。雖然就和生病時一樣
沒什麼感覺,但起碼知道這是不錯的行為。
這是與故事開頭的對比,也是和原著的對比。
少了小說結尾令人鬱悶的情結而多了這一段,帶給觀眾的是改變的正向力量。
智英斥責那位男同事的時候,對方感到莫名其妙,展現出是現實是就算反抗環境可能不會
馬上有改善。問題不會因為一句話、一個動作就馬上消失。
而旁邊其他媽媽同樣聽到媽蟲的歧視言論無動於衷。她們可能就算不滿也想原本的智英默
默承受、又或者已經無感,
但看到有一個人願意站出來為她們說話的時候,可能也會給予她們一些力量。
‧ 智英....
智英最後能在家庭與工作間得到平衡,心中的話還能通過自己的文章說出來。
最後畫面是小說的第一句話。
原著作者趙南柱本身就與金智英有相同的經歷,同樣家中有弟弟,同樣因為懷孕放棄工作
在家帶小孩。
在看書時我就在想這會不會也是作者透過這本書為自己說話呢?
她是金智英,也是趙南柱。
‧ 最後感到可惜的地方
女主角問丈夫:那你失去了什麼?
在電影中改變取代失去這個詞,但我還是覺得失去比較貼切智英的心情。
11/26更新
金到英(音譯)導演,如同命運般遇到金智英
節錄部分訪談內容
‧原著作者趙南柱作家曾稱讚說"這是一部比小說更進一步的電影"。
‧我思考如何在劇本中鋪陳社會議題,讓觀眾產生共鳴。最重要的是絕對不能損害原著
所具有的價值。如果小說被改編成電影,那麼該片就會不斷被拿來與小說做比較,這
是沒有辦法的命運。我的目標應該是像小說一樣,凝視方向然後根據自己的能力講述
自己所知道的故事。
‧導演說在電影中,代賢的戲份增加且個性更立體是因為她想展現出代賢成長的樣貌。
Q 僅在小說後半部登場的《媽蟲》在電影的前/後段都有。
這個設定有什麼特別的理由嗎?
A 我思考過小說講的是什麼故事,爲什麼趙南柱作家寫了附身這個設定。
我當時想這不會是"附身"或"解離症"等病,可能是文學上的象徵。
本來女生遇到相似無法說出口的情況,是不會被附身的。
到後來智英能用自己的聲音說話,我想通過這個來描繪出智英成長後向前邁進了一
步的樣子。
Q 結局很好,還有其他結局嗎?
A 在草稿裡,我寫的是復職和寫作兩個都做了。
但是最終選擇寫作的還是智英,我想她會希望自己能獨自面對結局。
雖然從意義上來說復職很好。但是從畫面上來看,一個人打字那個結尾感覺很帥。
而且我很想寫原作《82年出生的金智英》中的兩個句子((哈哈
所以我曾想過,如果是成為寫文章的人我會很好地將她融入其中。"
http://www.sisaweek.com/news/curationView.html?idxno=127341
作者: LittleWhiteZ (統神的小白z)   2019-11-25 12:36:00
寫得不錯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