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有沒有人覺得畫質太好的電影看起來很怪?

作者: bpf1980 (半瓶醋)   2019-10-25 19:04:10
雖然這個討論已經過了很多年了,但是相信這個疑惑還是很多人有
我自己雖試圖解釋,但是當時還是很多人跟我爭辯這件事
為了避免有太多誤導~最近看到這篇報導
覺得這是相關的資料,而且內文也說得比我更清楚
因此將這段文章連結貼上,希望能夠幫助更多人解惑
因為你沒關掉電視上「這個」小功能,天王巨星、賣座導演、電影大師決定出手改變電視
https://pros.is/JQFFW
你是否曾經發現過,家中的新液晶電視在看電影時會格外地……「滑順」?導致這些電影
看起來好像跟你在看《女力報到》或《戲說台灣》一樣,與你當時在戲院裡看到的感覺有
很大的差距。這都是因為液晶電視裡一個自作主張的小功能:它可能被稱作影像補償、動
態平滑、動態加速 (motion boost)、高畫質自然動態 (HD natural motion)、數位清晰
動態 (digital clearmotion)、流暢 120 赫茲 (smooth 120 Hz)、智慧畫格增補
(Intelligent frame creation) 等等……有夠混亂對吧?或者我們該用一個最淺顯易懂
的名詞稱呼它──「肥皂劇效果」(soap opera effect)。
現代的液晶電視由於螢幕更新率的提升,每秒可以顯示 60 幀以上的畫格,但是在顯示像
是每秒以 24 幀畫格拍攝的電影時,會顯得動態解析度不夠、或是有斷裂與不流暢的感覺
。有一種解決的方式,便是液晶電視透過即時運算,為每幀畫格之間插入一幀「中間格」
,這「中間格」利用了運動估計/運動補償的技術運算而成。這樣就能讓電視畫面看起來
更連續流暢,但同時對習慣看電影的觀眾來說,他們習慣的那種電影畫格「停滯感」消失
了,被電視劇畫面的「流暢感」取代了。
※ 引述《bpf1980 (半瓶醋)》之銘言:
: ※ 引述《yor73275roy (黑豬)》之銘言:
: : 有時候看電視轉到一些電影台
: : 都已經改放高畫質的電影
: : 雖然真的是超級清楚
: : 可是看起來就是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怪
: : 很清楚但很不真實
: : 反而看一些以前的電影,像教父之類的
: : 雖然有一點糊糊 但卻很自然
: : 不知道有沒有人有跟小弟一樣的感覺?
: 在推文回覆太困難了,所以另開一篇回應
: 小弟身為媒體業的工作者,在此提供解惑
: 4月19日修正~在和elfguard討論過後~修改了關於底片這邊的說法
: 另外,小弟其實是希望更多不熟悉這些知識的朋友能夠沒有壓力
: 的瞭解,所以我在解答當中,儘量排除使用專有名詞來解釋,
: 如果真的有需要用到專有名詞的情況,也會解釋這個名詞,
: 因為我個人的認知當中,文章寫出來就是要淺顯易懂,而不是賣弄
: 詞藻故弄玄虛的~所以一些有專業背景的朋友們如果覺得我使用
: 的形容太過簡單的話還請見諒
: 另外,因為我自己的工作是剪接師與編導,媒體業事實上分工很細,
: 所以我並不見得一定會非常了解攝影或是動畫等所有的影音工程,
: 目前這裡的解釋有很多是來自於平日工作時遇到的情況以及一些專業
: 人士所提供的說法,坦白說我自己並不敢保證自己全都是對的,
: 如果有人要指正我的錯誤,歡迎提出,我會回去詢問我所認識影音工
: 程專業人士,並且隨時修正我的本文。
: 這個問題其實有點小複雜
: 有幾種可能
: 1.先天性的底片的化學反應方式與電子攝影機的差異
: 首先,底片這種東西是類比的,而電子攝影機則是數位的。
: 底片的原理,是在一張焦片上頭塗數層化學藥劑,就像蛋糕一樣一層一層的,每一層藥
: 水產生化學反應的時候就會顯現出不同的顏色,當拍攝的時候,鏡頭的光跑進攝影機裡
: 頭裝好的底片,光線照到那些塗層就會起反應,所以底片本身在感光的時候,由於感光
: 是用化學反應的關係,人物的輪廓就有一種像水墨一樣醞開的感覺,而數位則是使用像
: 素一點一點的排起來的,數位好像階梯,而類比就好像斜坡,中間過渡的部份當然是底
: 片比較自然,而數位的容易比較乾淨清楚,底片好比水彩畫,人物的輪廓邊緣是醞開的
: ,數位則好比剪紙畫,人物邊緣則是像刀一樣地切開的
: 另外,根據一位業界攝影師提供給我的另一個說法(我自己並不清楚這個說法的正確性
: )由於底片本身藥水的塗層反應有高低差,如果我們用顯微鏡來看底片,看起來會凹凸
: 不平,所以底片拍攝出來的影片所顯現出來的立體感會比數位攝影機來得好,這也是為
: 什麼那位堅持使用底片拍攝的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在面對記者詢問會不會拍攝3D電影的
: 時候,曾經回應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