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小丑》你我都有可能阻止一個怪物誕生

作者: tofuocean (豆腐~~)   2019-10-17 23:44:20
小弟看的電影不多,不敢說自己有什麼好見解...
但《小丑》是我看過以後,難得有心得想與大家分享交流。
這篇只是有感而發,應該不致於透露太多劇情,但不確定每個人的底線,還是防一下好!
~*-*~*-*~*-*~*-*~*-*~*-*~*-*~*-*~*-*~*-*~*-*~*-*~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記得導演本人與專業影評都提過,這部主角雖是超級英雄電影反派「小丑」,但其實有
別於近年來流行的超級英雄電影模式,而是一部角色剖析電影,但在我看來,說是剖析「
小丑」,更像是藉「小丑」這個角色,來剖析這樣的社會。
《小丑》之所以能引發許多人的共鳴,個人認為亞瑟在每一段劇情中遭遇的事物,面對
到的每個冷嘲熱諷,都在現實社會不斷重覆上演,你我多少也都曾遇到過,經由劇情安排
,將自己代入亞瑟這個角色,當然能夠感同身受。
儘管觀眾同情亞瑟,「大多數人」仍無法認同亞瑟的行徑,畢竟這樣可憐的人其實比比
皆是,但不同的點在於,「大多數人」再怎麼苦,都會在社會及道德的規範下尋求解決方
法,而不像亞瑟接連做了錯誤的決定,一步步走向瘋狂的犯罪之途。
《小丑》之所以讓人擔心會激發社會暴力,尤其是2012年《黑暗騎士》槍擊案的受害者
及家屬們,正是因為「大多數人」雖能選擇正確道路,但只要一個亞瑟選錯,就會造成無
法挽回的悲劇。
以我的觀點,既然這是部剖析社會的電影,亞瑟在成為「怪物」的過程中遇過的每個無
名角色,高譚市府、市長、隨扈、公車上小孩的母親、地鐵三人組、脫口秀主持人、心理
治療師、亞瑟的老闆同事或鄰居,在現實社會中就可能是你或我。
電影中的高譚市顯然階級分化嚴重,上流人士過著富裕、愜意的生活,認為這都是自己
努力掙來的成果,底層魯蛇們都是自己不努力,只會怪罪政府仇視富人,管他們去死;底
層的人則是活的庸碌,再怎麼辛苦還是得煩惱明天該怎麼活下去,都自顧不暇了哪還有空
理會別人,別來煩我就好。
是不是很眼熟?現實社會好像也相去不遠...
亞瑟在殺了地鐵三人組後,仍試圖當個喜劇演員,試著找到可能是自己父親的市長,或
是與心理治療師、鄰居訴苦,不斷放出求救訊後,企圖抓住每一根浮木,為的就是關注,
但做了許多嘗試,卻發現只有殺人一事被媒體連續數天報導、影響整個社會氛圍、引發群
眾暴力,這才讓他找到存在的意義及被關注的方法,最終成了一個「怪物」。
不知大家還記得北捷殺人案否,鄭捷被槍決後,已沒什麼人再討論過這件事,記得當初
有鄭捷同學表示,鄭捷曾向他表示想做一件大事,這或許就是一種求救訊號,求的就是一
個關注,同學就是那一位無名角色,他事後也懊悔地說,當下若能多問幾句、多點關心,
或許就不會發生悲劇。
我同意《小丑》中每個被殺害的人,其實都沒那麼可惡,冷漠並沒有錯,訕笑他人雖不
厚道,卻也罪不致死,但若每個人當下多給亞瑟一點關心、同理心,非但不會被殺,就像
那位侏儒同事,或許還能預防「怪物」的誕生;現實社會中的你我若多給身邊的人一點關
心、同理心,或許也能阻止下一個鄭捷出現。
導演本人已闡述過其拍攝本意,「希望透過這樣的角色,傳達同理心的訊息,更重要的
是留給觀眾針對現在所處的世界,一個反思的空間」,有人質疑他把產生「怪物」的錯推
給這個社會,是不是這樣我不知道,但《小丑》確實提醒了我,你我都應該對身邊的人多
一點關懷,你我都可能成為阻止「怪物」誕生的無名英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