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每個人心中或許都有個「小丑」

作者: penmon1988 (腦包)   2019-10-06 01:52:30
雷文防雷資訊頁
~*-*~*-*~*-*~*-*~*-*~*-*~*-*~*-*~*-*~*-*~*-*~*-*~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是我的問題還是這個世界變得太瘋狂】
「Joker」是今年第一部看完我離開電影院時會一直回想的電影。
繼希斯萊傑把小丑的瘋狂跟暴力演的淋漓盡致後,瓦昆把小丑成魔之路前的無
奈、壓抑、崩潰、到最後找到認同感的那一刻
無處不是經由他那細膩的表情跟肢體語言呈現出病態的美感。
這不是一部動作類型的電影,而是描述「小丑」如何成為「小丑」的過程,劇中「小丑」
是社會底層的代表,一個在大時代裡試著努力過生活的小人物,透過藥物跟諮商試著控制
他的精神疾病,劇中提到「當一個精神病患最慘的是,人們總是希望你是沒病的」一句話
道出不管是劇中劇外,現今社會大環境下對精神疾病患者的不有善,然而諷刺的是身為一
個在街頭賣藝的「小丑」他的工作必須帶給大家歡樂,這裡發生本質上的矛盾,「笑」不
一定代表「快樂」,然而隱藏在笑臉後面的是獨自面對社會的歧視及冷漠,還有童年時期
被患有精神疾病母親虐待造成的陰影,小丑母親把他取名為「happy」希望他把笑容掛在
嘴邊,跟大多數家長價值觀一樣,從小到大我們被教導男生不能隨便哭,不能隨便展露自
己的情緒,久而久之我們學會隱藏自己,就像小丑經歷了各種人生最糟糕的遭遇之後不斷
壓抑自己的情緒到他在列車上被嘲諷戲弄而開了第一槍殺人之後,他釋放了.....一開始
的驚恐到後面發現自己透過這樣的宣洩得到心靈的解放,透過媒體渲染代表社會底層的他
得到社會中下階級的認同,就像即將溺死的人得到呼吸的渴望一般,他找到他存在的價值
,第一次有被認同的感覺,人們需要被認同來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就像小丑透過殺人表
達對大環境的控訴,他曾經努力活在這個社會而這個社會卻遺棄了他,「這個社會需要更
多的同理心」是這部導演想傳達給觀眾與探討的,多一點的關心,多一點的同理心,也許
就少一個「小丑」產生,也或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小丑」。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