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作者: nktaurtl (卡爾)   2019-09-02 21:34:39
前些日子在一本電影相關雜誌上看到楊導這部經典作
引起了不少興趣 就找來看了
片長差不多四小時,電影把時間推回到戒嚴及白色恐怖時期的臺灣,
一開始可能會因為一些配角的演技,抑或是長的像小學生的同學竟然很流氓,
而覺得這部片發生什麼事...
但隨著故事層層堆疊,整部片把當時的狀況描述地栩栩如生,
各方面的細節宛如集合成一種衝擊,
讓我這個連建中以前有夜間部都不知道的人感受到大環境有多麼得不一樣,
也因為導演有利用這麼長的電影訴說故事,
才能達到一個不管是背景的鋪陳,或是角色的轉變都完整呈現及交代的效果。
不得不說手電筒串起整部片很厲害,這部片英文名是A Brighter Summer Day,
小四整部片幾乎都拿著手電筒,似乎是在找那個更明亮的世界,
也在腦中起了殺人念頭後把手電筒還到原處,象徵著連尋找的想法都消逝不見,
但有趣的是,楊導自己在訪問時提及過並非有這份刻意,
只是因為當時的大多數鏡頭都在黑暗中拍攝,所以就讓小四帶著手電筒,就有光。
不過這巧合的含意還真是恰到好處。
而光在這部片也占了不小的作用及意思,
也暗示著光代表希望、更美好
小四讀夜間部,盼望插班上日間部
就好像一種再也現實不過的差別
人們會更注意於亮處勝於暗處
在殺人的那一顆鏡頭中
背景的路人和攤販比男女主角亮得許多
凸顯了他們對正發生的殺人事件的反應
放大了他們的不關心或對關心的卻步
如果我們是案發那時代的人們,看到這則新聞只會覺得少年冷血、殘忍,
但這部片好像是在告訴著我們,不是只有小四是兇手,
好像是一整個環境改變著一個人,把小四那雙握著刀的手慢慢推向小明。
它不再只是一個殺人刑事案件,不再只是新聞頭條,不再只是白紙黑字上寫得那麼簡單,
真實事件其實是
一刀刺進胸部,兩刀劃在額頭,轉身後又分別在在背部及肩膀各刺了兩刀,總共七刀
但片中並沒有如此演,而是簡單的在鏡頭外用幾刀示意,
這讓我更覺得是刻意地與真實的情形不同,
因為重要的不是他如何殺死小明,而是整個時代怎麼殺了小四。
很喜歡這部敘事的手法及舖成,給人一個新的角度去審視整件事件,
而不是看新聞那麼片面或表面
有了背後的故事,大家可能就更能理解導演想表示的事情了。
不虧是經典之作阿~
作者: winterstroll (安羅)   2019-09-03 00:41:00
推推臺灣一些正版影音平台有,而且查得到免費序號XD
作者: JayMeliorant (Jay)   2019-09-03 10:54:00
充滿男性暴力和真空。小四就是不斷試錯下的悲劇...我覺得算精彩好看 但四小時實在有夠長到很累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