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海街日記》那最美的海景

作者: allshine (欸冷)   2019-08-11 21:07:14
原文  http://bit.ly/2H0G78a
一直很喜歡日本關於「多元成家」的電影,像是《幸福湯屋》、《親愛的外人》等等因為
離婚或私生而重組的家庭,每部電影都有著極大的問題和衝突,再從衝突中碰撞出愛的火
光,總是能讓人覺得療癒。是枝裕和拍過的每一部電影,包含了大大小小的家庭問題和有
著各種情結的成員互動,再從中延伸出日本的社會問題。關於家庭題材的電影我通常都會
買單,但不知道為何看過這麼多是枝裕和獲得好評的電影卻總是覺得無感,直到我回頭看
了《海街日記》。
(以下有雷)
為何偏偏是這一部打動了我,我想大概是因為電影中有太多漂亮的「美景」吧。先從大自
然的美景說起,《海街》背景設定在鎌倉,是一個三面環山、一面向海的小城鎮,少了大
城市的步調與喧囂,多了山海一線的美景,一切看起來是那麼的舒服。而這些美景同時聯
繫著這一家人的情感狀態:在綻放的櫻花隧道騎著車的情竇初開、在遇到困難時都會在海
邊找到解答,還有連幸和鈴兩人釋放情緒的秘密基地,明明在不同地方卻是那麼相像,兩
個美景也默默的連繫著這對姐妹。
是枝裕和的電影中當然少不了親情的美景,只是在他的電影中,要看到很純粹的溫馨是有
點難,他的畫面和故事中總是會帶有那麼一點殘酷的味道。一開始鈴決定到鎌倉與姐妹同
住,姐妹重聚的畫面很美,只是背後隱含著鈴被養母虧待的處境,也代表鈴被迫選擇遠離
了屬於他回憶的地方。姐妹們常常在一起吃飯、做梅酒、討論家務等等,尤其是那場後院
的煙火大會(這幕在《小偷家族》也又再出現一次),這些聚在一起的畫面總是很美,只
是電影中出現各種狀況都在提醒著我們這家人遲早會各自離開這個家,每想到會走到這一
步,心情上總是讓人有點惆悵。
關於四姐妹的畫面建立起《海街》可看度最高的美景。在日本電影中看到沒有男生的家庭
是很少見的,四個女生在他們戲稱是女生宿舍的地方一起生活,看似長幼有序的照顧妹妹
和尊重姐姐,其實是相互扶持著彼此。他們知道彼此的生活習慣、知道對方舉動背後的涵
義、知道自己在家扮演什麼樣的角色,讓這個家庭和諧的運作著。年長的幸和佳乃他們冷
靜面對感情上遇到的困難,年幼的千佳和鈴則是成熟的處理關於爸爸的回憶,在很多地方
都能看到他們獨當一面,就算沒有男人也可以過的很好。尤其是姐帶母職的幸,護理人員
的職業代表著他照顧人的天性,同時也是母職的象徵(電影中很多單親媽媽都是當護理人
員),當生母提出要賣掉房子時,幸出現最大的反彈,而佳乃對幸看似情緒性的指控,說
他是為了向生母證明自己有能力可以扛下這個家,指出了幸內心最脆弱也最讓人不捨的那
一面:他擔心老是被男人騙的佳乃,他還得照顧剛住進來的鈴,他是這個女生宿舍無可取
代的舍監,在被生父母拋異拋棄的他們,他被迫接受母職,而後來他也放不下這責任,還
因此拒絕了一起到美國生活的邀約。沒錯,他放不下這個家。
奶奶泡的梅酒終於喝完了,象徵一個世代在這個屋子的使命結束了。幸如此辛苦的維持這
個家,但我們都知道這個家一定會有分離的時候,可能是房屋太老舊需要拆遷,可能是妹
妹們都嫁了出去,可能是大家為了工作都到了東京去生活。但電影沒有說出這些現實,而
是停留在一個最美好的畫面,最後四個人走在海灘上談笑,我想他們四個人就算各自到了
遠方,心也永遠屬於這片海吧,希望一切都能像Lily Franky飾演的咖啡店老闆說的那句
話一樣:「美麗的事物依舊美麗,真讓人開心。」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