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評] 米開朗基羅:無盡之詩

作者: EHHE (可麗露.瑪德蓮)   2019-07-07 01:16:58
[永恆好評]
[米開朗基羅:無盡之詩 (Michelangelo-Endless)]
句子成形的同時,想到一件事。我對於片子的評價分類,其實都是觀影後的感受。
但是很多東西是會在日後慢慢發酵的。時常會反芻。
也或者是日後有機會選片的時候、在電視上相遇的時候,
一定會願意,且想再看的。
所以不確定這樣的評價,
對於還沒看電影以及其他觀影者來說公不公平。
但話說回來,我也都是看完的當下紀錄。
從英文片名可以看到這部片子的重點"Endless" ,
某方面來說我認為它的中譯很可以和前陣子梵谷的片名對調——通往永恆之門。
先說結論,如果對這片子有興趣的人,請務必要進影院觀賞,
它會將我們這些對米開朗基羅不熟的人帶入一個文藝復興大師
令人讚嘆、驚嘆,用藝術震撼感官與人心的同時又用上其他種藝術的手法,
如鏡頭、如光影、如配樂——
我到現在還記得隨著光影流轉和鏡頭變化下,
配上陣陣如軍的音樂呈上藝術的令人讚嘆。
有些片子可以在小螢幕觀賞而不減損其經典,
在大螢幕上只是放大並更加攫住觀者的感官和心神。
不過有些電影不在大螢幕上看太可惜了。
尤其在藝術認知幾乎為零的我身上。
電影用最好的方式帶觀影者逛了一圈米開朗基羅的經典之作,
且是親臨其境也不可能看見的。
(觀光客那麼多,
有的又是教堂穹頂畫就算到現場我才不相信有人會帶望遠鏡去看)
片子短短的,但是滿「靜」的,片子用了四種敘事角度,
得以在飽覽眼福和窺見作者內心的同時,
並不會覺得空虛或過於冗長。
開場是作者自敘。也就是米開朗基羅的自白。
從他的衣著打扮和所在空間,可見這個有天分又堅毅的藝術家,
對自身的自信、對藝術高度的要求——
要完美無瑕,純淨無垢。
以及藝者多數會面臨到的,與內心的拉扯——
我做得到,一定要呈現給世人這樣的驚世之作,
太美好了,誰我也不想讓看見,教宗也不行,
還能更臻完美,卻已力不從心,
掛心的計畫如此多,被諸多因素追趕逼迫的焦慮......
影集《麥地奇家族》(Medici: Masters of Florence)S1
即表現家族的野心、遠見與佛羅倫斯的共生共榮。
第一季裡,當家的老父親知道自己看不見聖母百花大教堂的完工,
但基於諸多考量,他做了。
當時身為年輕人接班人的男主角柯西莫本身就醉心藝術,
為這樣的事感到焦灼不安。
有些偉大,要用世代來成就。且會成就世代。
此時仍不被主流同夥接受的藝術家多那太羅,
卻被當家的柯西莫相中。
知名的少年大衛像被藝術家和柯西莫視為當時藝術頂峰的表現之一,
卻為多人不解。
多那太羅的學生,後來成為米開朗基羅的老師。
米開朗基羅也進入麥地奇家族在佛羅倫斯設立的學校專心學習。
米開朗基羅年少自信,自信來自於對自己才華的自知與掌握。
有些藝術面世時就令人驚嘆臣服,有些需要時間的沉澱。他的作品,兩者皆有。
第二條敘事線是他當時的好友,也是一位藝評人。
敘說這位藝術家的生平。
第三條敘事線,則是當時場景的重現。
第四條敘事線,如上所述,用另一種藝術的方式,
讓這些永恆而偉大的藝術,
能以更加深入細微的方式被我們這些俗世的人細細觀看。
從主角的表現方式,和他選擇的題材以及表現方式,
在在都能體現他選擇的「硬碰硬」,米開朗基羅以為,
故事和生命已在材料裡(比如大理石)所以他只是「解放」。
而他選擇與達文西和拉斐爾的較勁,
另一種創作方式:(他相對不擅長但一樣要求自己表現完美水準的)繪畫。
同樣堅持盡善盡美,又何嘗不是另一種「硬派」。
西方文化有一點很特別,不了解宗教的人,
一定不能理解西方的歷史、文化、美學、各種思潮和藝術的內涵。
不管是在什麼時代。
《麥奇地家族》S1裡,不管宗教再怎樣荒唐,
但仍享有無上的地位、名聲與治權。
掌權者們時時以自己的方式試圖與宗教對話,
百姓們的表現更是直接:
誰誰誰是為了榮耀神!
誰誰誰冒犯了神才招來災禍(所以尊崇或反對當權者)
無神論者和信仰者皆有其痛苦。
米開朗基羅當然信服宗教,
但他仍有與之相關的焦慮不安,作品和其人在電影裡都有此呈現。
就像米開朗基羅焦慮的事情之一,有些偉大,是需要世代來成就的。
藝術家年少力壯時尚可盡情發揮天賦完成驚世美作,世代流傳。
而當身體與心靈隨著生命的流逝而無法達成自己的要求,
並有了更多的詰問時,有時候,
很多簡單或問題還是只能試圖用生命自我回答,
就像藝術家對石頭千錘百鍊,細細雕磨,
或是咬著牙以一己之力完成偉大之事。
以自己磨礫自己,而不一定有答案和盡頭。
然而藝術已經留下,永恆已經定格。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