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負雷]《樂獄》壞孩子也能學音樂

作者: benbenson12 (binbin)   2019-05-19 22:08:15
~*-*~*-*~*-*~*-*~*-*~*-*~*-*~*-*~*-*~*-*~*-*~*-*~
1.影片名稱 : 樂獄
2.觀影時間 : 5/14
3.觀影地點 : 信義威秀
4.觀影方式 : 試片
圖文好讀版:http://loory.tw/bad-boy-symphony/
~*-*~*-*~*-*~*-*~*-*~*-*~*-*~*-*~*-*~*-*~*-*~*-*~
《樂獄》是一部台灣動作劇情電影,由孫啟明執導,林哲熹、紀言愷、程媛媛、范少勳主
演,劇情講述在少年監獄新二院裡,一名曾逃獄失敗的少年犯雷宇威和幾位獄中兄弟,為
爭取假釋的機會加入院方招生的古典樂團,代表新二院參加音樂大賽。究竟這群原本時常
鬧事、對音樂一竅不通的少年,能否克服萬難、跌破眾人眼鏡挺進決賽,取得假釋的機會
重獲新生?
經過《艋舺》、《陣頭》、《寒單》這種以「熱血」、「兄弟」與「義氣」為主軸,並融
入在地樣貌或傳統文化的台灣電影,這次《樂獄》再次以相似的故事類型出發,並結合監
獄與古典樂團這兩個八竿子打不著的元素,有別於過去單純只有幫派的打打殺殺,做出一
次獨特且創新的不同嘗試。
因此就我個人而言,原本很期待《樂獄》能透過音樂的設定,在少年監獄這個複雜的舞台
,稍微沖淡裡頭雙方陣營鬥毆與嗆聲的劇情篇幅,但最終《樂獄》不但沒有跳脫傳統8+9
式的故事類型、角色塑造得相當單調刻板,更重演許多國片一直以來都無法修正的錯誤和
通病。
我完全明白導演想把電影做好的心情,也看得出故事大方向與其傳達的中心思想,說實話
《樂獄》的主題架構也還真的不錯,不再只是單純「學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而是補了
一句:「那壞孩子為什麼不能學音樂?」之後,更向外延伸至:「因為找到想要努力達成
的目標,使得這些被社會遺棄的孩子,重新獲得自信與活著的動力。」這種正向勵志的故
事調性,但就因如此,《樂獄》幾個橋段設計與其中幾位演員脫離現實的表演方式,完全
破壞了這手極具發展潛力的好牌。
《樂獄》是源自桃園少年輔育院管樂團在2016年拿下「全國學生音樂比賽」管樂合奏特優
的真實故事,片尾也大大打著「真實故事改編」的字幕,但根據我個人對目前矯正方式的
認識與了解,加上電影上映後「犯罪矯正協會」的聲明,都大大顯示《樂獄》以角色被獄
中長官欺壓來製造他們面臨的困難,並加深整體戲劇張力的「創作手段」,已經完全不符
合現實,反倒讓《樂獄》這部講述「任何人都不應該被貼上標籤」的電影,成為製造誤解
與對立的元凶。
然而更可惜的,就算扣除這些故事設計所造成的外部效應,《樂獄》也無法被稱為一部優
秀的電影,其中最大的缺陷就是整體劇情面實在過於粗糙。除了故事不夠細膩連貫、角色
心境轉變太過突然之外,許多橋段安排也相當刻意且缺乏潤飾,這不僅讓電影變得有些廉
價,更連帶放大幾位演員本來就不是非常精準的演技,想要無視都非常困難。
不可否認《樂獄》的故事核心確實具有相當程度的意義,給予那些不被他人看好的底層人
物有更多向外發展的可能,片尾在演出之後的那段RAP也是想傳達他們不受外界觀點束縛
的態度,但這就是《樂獄》的最大問題,不論是聽到晉級消息而興奮地敲擊餐桌、為了增
加主角雷宇威的立體感而安排的幾段和解與愛情戲,這些原本可能會有不錯效果的想法,
到最後呈現出來卻十分尷尬突兀。
只有短短94分鐘的片長,《樂獄》卻有著自己也無法掌握的野心,就好像劇本從中被抽掉
幾頁一樣,什麼都想要來一點,卻什麼都不專精。此外,導演明明可以把篇幅花在眾人在
練習過程中逐漸找到歸屬感與自身價值,卻硬要讓自己陷入教室被砸、找新的場地,樂器
被砸、想辦法修復的死胡同,結果就只是為了給整部片只會瞪大雙眼的阿鬼,這位幾乎可
以刪除的角色,在片尾一個不知道為什麼突然就迷途知返的傻眼時刻,想要幫忙護航都很
難。
總而言之,雖然《樂獄》的整體架構四平八穩,故事核心也還算明確,但全片劇情走向老
套單調,收尾也收得有些潦草,大量新生代演員只有林哲熹一人還勉強及格,如此成果確
實讓人感到失望。在這本來就相對低迷的國片市場,要如何重新獲得觀眾的信心,或許是
目前創作者最需要思考的問題。
BTW我很喜歡片尾由閻奕格和TANK演唱的《無罪之罪》,歌曲還滿符合電影的整體調性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