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國片尷尬是演員口條?還是編劇台詞的問題?

作者: timsb (雨停)   2019-04-09 20:50:41
前文43
本身是相關行業從業人員
關於這點我個人有整理出幾點看法
不過這是目前短淺的小心得
可能會隨著時間改變也不一定
而且也只是個人觀點,不代表什麼絕對的理論
1. 文化
文化這塊又分成兩個部分
首先是我們看戲的文化
台灣因為經歷過20年的影視創作蕭條期,加上大量引進外國戲劇電影,台灣人目前已經很
習慣外國戲劇的表演方式,比如日劇就是很外顯你就算聽不懂也知道主角的意思、韓劇就
是浪漫唯美、美國就是重口粗獷、中國就是字字珠璣掉書袋,台灣本土還沒有一套自己的
模式,這跟另外一點要講的有關
再來就是台灣本土的文化,台灣文化很多樣性,而且南北差距極大、城鄉差距也極大,這
不是戰南北,而是單純討論這種現象
目前影劇圈主要還是集中在台北,台北人寫的自溺的劇本其他鄉鎮市區覺得很假掰,拍鄉
土文化又不夠有味道,這其實需要時間讓導演編劇們多多摸索,而且必須要做更多的功課
才會拍得好
2. 調性
其實跟第1點的第1段很接近
台灣電影、電視劇的調性拿捏目前還沒有這麼精準,所以所謂的「出戲」跟這個環節有很
大關係
你有沒有常常看完台灣戲劇都不知道他到底想表達什麼,主要就是跟調性方向有關係,因
為創作者試圖在一個作品加入太多元素、想講的太多,但是沒有強而有力的一個主幹、一
個大觀點去支撐本片,所以你會覺得怎麼這邊一點、那邊一點的
舉例,網飛的《泰坦》滿多人看過的,給好評的人也不少,不過也有人會覺得中間有一點
鬆散,但是因為他有一個夠強夠力的大方向支撐,然後從頭到尾都堅持黑暗陰沈的調性,
所以觀眾還是會覺得是一部有水準的戲劇
又比如《愛的麵包魂》(沒有詆毀的意思,單純討論)其實在拍成電影前是一部很溫馨感
人的小品劇本,但是當它被變成長片的時候,觀點跟主題不夠支撐相對龐大的劇情,加上
分不清楚導演到底是想說鄉愁、愛情還是國家觀,所以整體看起來就會主題不明
《大佛普拉斯》在一開始也只是一部小作品,後來有資金挹注後才能拍成長片,而黃導的
觀點就有力量很多,他也不說別的,全片就是圍繞在貧富、權利,所以觀眾看完之後還是
會不停回想電影丟出的問題,因此口碑較好
3.市場
這點其實有點現實啦...
本土市場夠大,才足夠撐起一個產業,目前台灣電影或戲劇其實還無法構成一個工業體系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先天市場限制
不是要說要大家只能看國片什麼的
一個產業要能夠成熟,必然要經過很長一段發展才能夠達成,但是市場不夠就沒辦法,工
作人員跟演員也不是不吃不喝就可以過活,還很擔心因為不小心票房不好就會整個產業爛
掉,整個電影產業很像營養不良的孩子,根本撐不到量產就餓死在途中
以日本舉例,雖然他們人口本來就比較多,但是他們為了保護本土影視產業,對於進口的
影劇限制很嚴苛,可能我們這邊復仇者聯盟早就進二輪了,他們才剛要上映而已
台灣電影也沒有那麼容易進軍外國市場,比如中國就要先「電檢」、先思想檢查,而國外
影展列強環伺,早就發展成熟的那些國家的片子已經瓜分好既有位置,加上報獎也需要成
本,我們只能打打機遇戰偶爾驚喜拿到一些曝光機會而已
綜合以上這些
再舉個例子
《讓子彈飛》可能有些人覺得很莫名其妙的一支片,但是在台灣也有非常多人讚不絕口,
坦白說,就算裡面大咖演員口條超棒,但他的劇本跟對白真的超級不寫實也超級讓人出戲
,甚至刻意讓你覺得到底在公三小,但是你會覺得這部片很無聊嗎?不會的話,那是因為
他在以上三點都做的非常到位
首先是文化,姜文的文學、政治底 深厚,加上中國本身特有的政治氛圍,所以片中暗潮
洶湧的感覺很刺激;接著是調性,從一開場馬拉火車就讓人覺得很超現實,甚至荒謬,這
幫全片建立了一種基調,所以接下來發生各種光怪陸離的現象都可以得到觀眾的認可,因
為你在看片的時候會認同那樣的世界觀就是會發生那種怪事、講那種怪話,直到你看完,
才會在回家路上想說,好像套用在現實也行...;最後市場...就不多說了,這片的票房光

中國本土就讓姜文瞬間變土豪了...
好像說太多了
我覺得演員固然也有努力的空間,不過電影這種東西也不是兩三個人就弄得起來的,其他
部分更需要趕快努力,把環境建構好,自然會有更多優秀的創作者,也就會有更多好看的
作品出現!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