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雷] 幸福綠皮書

作者: flj20 (食影維生)   2019-03-05 20:11:33
文章來源:https://fjr0829.blogspot.com/2019/03/blog-post.html
《幸福綠皮書》- 從刻板與隔閡,到隨興與潤飾的成長之旅
導演:彼得法拉利
演員:維果莫天森、馬赫夏拉阿里、琳達卡德琳妮
從金球獎一路到奧斯卡,《幸福綠皮書》(Green Book)可以說是嘗遍各種勝利的甜果,單
單從真實事件取材的豐厚文本素材、種族文化議題上的建構,到精湛的選角,基本上就已
經預約了奧斯卡與金球獎的入圍門票,而最終能否得獎這件事情,完全就是投票機制累積
出的共識,因此就我看來,各個入圍奧斯卡的作品並無優劣之分,反倒更反映出來的叫做
時下的喜好與主流價值,而從去年到今年算是備受喜愛的《幸福綠皮書》,究竟為何總能
在獎項中脫穎而出呢?
首先,《幸福綠皮書》從文本的取材與設定上,就已經佔盡了得獎片的要素,正如同首段
提及的種族文化議題,對照到過去的幾屆奧斯卡來看,從《自由之心》(12 Years a
Slave)、《逐夢大道》(Selma)、《逃出絕命鎮》(Get Out)、《月光下的藍色男孩》
(Moonlight),到這次的《幸福綠皮書》與《黑色黨徒》(BlacKkKlansman),其實不難看
出在美國主流價值與議題的取向上,總會給予種族議題一席之地。
但本片從文本的取材到塑造成形,使觀眾接受到了一種「沒有過度激情渲染、卻依舊得以
撼動人心」的感受,或許,從題材本身所塑造的突兀感,就已經讓觀眾感受到莫名地有吸
引力,再加上維果莫天森與馬赫夏拉阿里這對選角上的成功,造就許多出乎意料的火花,
比方從行為舉止像極刻板印象黑人的義裔白人特助,對比於高雅如白人貴族的黑人鋼琴手
,就足以創造出許多創造衝突的面向與彈性,但本片的成功,最關鍵的還是運用了具有種
族議題卻少有爭議的題材,將一趟演奏之旅的成長洗禮,昇華成一種和諧與共榮的友愛與
歸屬感,凸顯出種族大融合的美國價值。
接著,若純粹切到劇情層面來看,《幸福綠皮書》就是一部從刻板與隔閡,到隨興與潤飾
的成長之旅,而在節奏與張力的處理上,算是可圈可點,但在鋪陳這趟成長之旅的過程中
,卻顯得平庸與套路,許多能夠更純粹地使情感展現的部分,卻被情節堆疊的流水帳以及
各種顯而易見的狀況劇給淹沒,因此,在跟選角上的成功綜合加總下來的結果,就是使得
本片少了渲染力來展現種族議題上的矛盾力道,但依舊可以透過兩位主角優秀的演技,給
予觀眾足夠的情感展現,總結來說,是演員的表現使得劇情有回歸水平的展現,若選角部
分的策略失敗,或許《幸福綠皮書》就根本不會在美國以外的地區有所耳聞。
另外,本片的另一個重點就是「Green Book」本身的指向意義,當初美國在60年代出版的
這本綠皮書,記載著美國各地的「黑人友善」場所,但這本綠皮書的作用,在劇情中幾乎
僅止於提示與象徵,畢竟,從維果莫天森的隨興與坦蕩,對照到馬赫夏拉阿里的高雅與潤
飾,總得要有套路上的碰撞,才能夠凸顯出區分種族的現實與荒謬,因此,綠皮書貫串本
片的意義,不在於內部記載的細節,而是那些沒有被記載的友善之處,都在這趟演出之旅
中一一尋獲,不論是過往忽略的擦肩,還是近在眼前的友情,都在讓觀眾感受到角色成長
後,達到此類型電影的滿足感與價值,我想,這才是得以說服投票者給予獎項殊榮的關鍵
推力。
最後,我本身是在年假期間,帶著一家人進戲院觀賞本片,整部片的氣氛與節奏感,是相
當適合各年齡層來觀賞,同時,也可以在關賞的過程中,細細品味本片特有的衝突感,從
種族、膚色、階級、性格到談吐的用字遣詞,無處不是戲,或許看完本片的當下,對於炸
雞與酒精會有些許的渴求,但我們無法否認的是,《幸福綠皮書》所給予的價值與滿足感
,絕不亞於一頓動人暖心的年夜飯。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